分享

为什么说书法创作是一种抒情表现的需要?

 紫薇院 2020-03-10

书法的创作也可以说是抒发心情的一种表现,创作书法是有一定激情的,没有激情就没有激越的心境,你象王義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怀素的《自叙帖》,当时他们创作时的心情是何等的激荡,"朱楼矯首隘八荒,绿酒一举累百觞,洗我堆阜峥嵘之胸次,写为淋漓放纵之词章"(陆游《醉后草书歌诗戏作》),"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有了这样的心境心情,才催生出那意想不到的,激荡鲜活的传世佳作。


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艺术哲学家。只有当他能从哲学、美学高度去把握书法的真旨时,他才会在书法学习、书法创作、书法研究等方面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所以,从书写者角度上看,既然书写者把书写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创作过程,是表现与抒发、情感与意趣的呈现过程,对于枯燥的千篇一律的画线也自然而然感到不满足。作者对间架空间的美具有一种敏感,这种敏感一定会反射到线条方面来。而要造成线条美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则又需要方法的支持。于是,笔法作为一种艺术技巧,而不仅仅是书写方法而言,便理所当然地引起书法家们的趋之若骛。抒情与表现,自然是一种抽象的要求。

而抒情写意如何更妥贴地落实到线条形象上,转换成为线条的情与意而不是其他什么,这便是书法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对这种目标在任何一个层次上的追求,都有赖于表面上的线条美形态的技巧把握与深层的线条美内涵的哲学领悟。而书法最终提供的还是表面上可视的形象,故对美的形态即技巧的研究便应运而生。

有了线条美的要求,就有了达到这种美的方法研究。其中最基础的当然是技法研究,技法中最低层次的则是执笔法的规定。

所以我认为书法创作是一种激情,也是抒情表现的需要。



 4评论

为什么创作书法是抒情的需要?

书法艺术作品的抒情性,是最能体现书法艺术的表现特点,表达作者的内心所想,情感的表露。线条的的圆转形式就是心境起伏的状态。点画的布白生机盎然,是有生命力的,

古典作品的成功,皆通过瑧熟的艺术表现语言,即笔墨的风格特征,书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强烈的表现力,达到情怀的释放。

每个书者都有的体会,当书写完成一篇作品,畅和的心境有陶醉,验证了书写的作品一则有姿态韵致味道,一番情感寓书墨之中,这就是吸引力,具有感情融入书墨。

清人刘熙载对书法的理解,书法如一个人的学问,能够看到一个书者的才华,知其风雅,知其风骨,知其风流,也能够了解其志向,以及志趣,因此感情的主体是人,因而书写的笔墨体现的是人的心理轨迹,亦乃心电图,是内心世界,精神风貌。


因而表现的书者对身外空间的了。认知和感受,也必然融进书者所生活着的时代气息。所为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清人尚气,说明书法的时代特征、形式变化永远不会枯竭,永葆艺术青春。

作为一个书者,生活在现代发达时代,理应把书墨精神,与时代紧密联系起来,不可隔离开这个时代,应书写这个时代,现在书墨尚节奏,尚真实,摒弃虚妄,让j精神世界,更加有真正的意义,空虚的精神,不是书墨的精神,达及虚以致静,更有沉稳有序,书写出自己的灵感。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美丽。

书如其人,抒发情感,写书,达情,生命力的书墨符号。才是书法魅力内涵所在。

 评论

书法上了境界,玩的就是文化情怀。不带真感情的书法作品,打动不了人。


透过一幅书法作品,可以看出书写者其时的心境心情;透过同一书家的多幅作品,可以总结领悟出作者的风格,风格的背后就是性格情怀。比如苏轼的书法,不卑不戾,清高文人也。比如黄庭坚,长枪大戟,是个直肠烈性人。再比如王羲之,行云流水,极具风雅,贵族绅士无疑了。


书画与诗歌,都是文化艺术的载体,是古代文人可以寄托情感、直舒胸臆的地方。爱诗之人以诗言志,爱书之人以书寄情抒怀,这既是风雅的逸趣,同时也是惬意的消遣。抱庸看古人字,尤其偏爱手札手信,就是因为“展览”体有太多的表演成分、做作之态,不如手札书信自然真挚,带有更多的原滋原味的个人情感。


书法作品背后蕴藏着的情感,是书法风格、书法气韵甚至是书法境界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书者性格情怀的艺术诠释。书法艺术,无欲方得有为,但无情则无以成书。笔墨所至,游目骋怀,好作品就应该是作者心志的抒发、真情的流露。


抱庸浅谈。

 5评论

谢谢邀请!

恕不敢苟同!

书法创作特别是在当下,是书者通过所学的知识,在章法筆法墨法及留白等各专业的角度去完善一件作品,在专业评论家的眼里,这样的作是符合他们的审美的,甚至这些作品大多数时候也是符合大眾审美的。

但谈到这样的作品能如何抒情,相对于手札来说会弱一些,因为在我们想通过书写来抒发感情的时候,首先浮现脑海的是书写的内容,其次才是作品的形式,什么体,大至是什么样的面貌,这些东西较强的设计感会阻碍作者真情的流露。

甚至一些所谓名家在讲课时,不仅需要写一句古诗看一眼,对于形式而言,还需要打小稿,以安排布局,有何抒情可言!所以,说市面上没有真正的书家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失了书法作品的灵魂。

我还是觉得手札的杼情强一些,见字如面嘛!




 1评论

谢谢你的邀请,也谢谢提问。书法创作应该说是多层次要求的。

比如古代的碑版墓志这些应制创作,就是奉命创作书法。

你不能说写《九成宫》就是因为抒情,也不能说《多宝塔》也是抒情作品。

书法作品里面的抒情是一个比例问题。有些作品,抒情成分很多,有些作品的抒情成分要稍微少一些。


例如,同样是应制碑版书法,李邕的《李思训墓碑》的书法作品,抒情的成分就多一些,而颜真卿《中兴颂》这样的作品,抒情成分就没有那样明显。

这与创造作品的书法家对内容的处理有关系。

前面我们说的是“应制”,也就是给别人写,别人要求你写。

这样,创作这一类的书法作品,往往要克制自己的抒情性的。

但是,也因个人而异。例如,宋徽宗在古代书画作品上写题跋,那叫一个尽兴而归了。

像宋徽宗有这个样的特殊地位,又有超人的艺术才华,他不抒情,都枉了杰出的艺术才华了。


但是,同样喜欢在古代书画作品是题字的乾隆皇帝,好像没有那样抒情,起码看不出他的抒情特色了来。

所以,对于书法抒情问题,我们还是打开自己的眼界,这样更容易弄清楚究竟什么是书法抒情了。

除了应制书法,一般我们写字,没有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的。

古人认为书法是“诗之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除了写文章,练书法等于是写文章的继续或者另一种形式。

这个“余”不是余外,而是增加超额的意思。


也就是说,写文章也包括写书法了。所以,古代书法家非常重视“有闲”而不闲的书法。

所以,书法也是他们抒情的最好方式了。

我们往往在这些书法作品中,更难感受到书法家个人情感的起伏和变化。也更能感觉到书法的艺术魅力。

而且,书法家的思想情感更多会借助于没有任何限制自由,会更充分地表达出内心世界的多姿多彩。


从王羲之到颜真卿,从颜真卿到苏东坡,再到徐渭、傅山、董其昌、王铎、郑板桥、金农,无不一脉相承地自觉以抒发内心的诉求为书法的使命。

当然,书法要有法。有法的基础就是要以汉字为本体,以书法的基础规律为基础,而不是随意泼墨。

书法家必须获得扎实的书法技法训练和搞层次的文化修为,才能书法出自己的豪情,寄托无限的壮志。

 2评论

书法就是抒情歌,言志诗,色彩画,更是交响乐。

 评论

书法艺术既是造型的艺术也是抒情的艺术,或者说是通过书写汉字点画创造结构及章法造型来实现抒情达意的艺术。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充分调动各种能动性功能,最终实现情感从生发、发展、高潮直至平息整个过程的完美抒发,犹如一首乐曲一样。所以说书法能够实现酣畅淋漓的抒情表现。

 评论

出于对毛泽东主席诗词的喜爱,书写时总希望能尽量地用笔自然流畅字儿舒展大方,使作品更能表达毛主席诗词的磅礴大气和自己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所以每每一首词写了数遍,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