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临终知情的材料

 居鲁思 2020-03-10

        有个著名的例子,极大地推动了肿瘤科医生实行“告知疗法”。

        一位中年病患,确诊为肺癌中晚期,由于家人和医生的善意隐瞒。在住院5-6天后,该患者就精神崩溃了,仅仅11天就去世了。通过病情分析,该患者并非死于肿瘤,真正的凶手是精神的垮塌。在他住院期间,由于深深的猜疑,导致他整夜无法入睡,患者和家属在猜测与回避中拉锯着,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和痛苦。最终因为不了解真实病情,该患者在无尽的猜测中从恐惧到精神崩溃最终离世。

        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周翾一直致力于儿童临终关怀服务的提供。她的服务对象是那些医学无法治愈的孩子及其家庭,帮助他们提高孩子的生命质量,为患儿家庭提供支持,包括痛苦和不安症状的处理、对孩子的短期护理以及让家属得以喘息,帮助他们面对死亡和丧亲之痛。

        这是一个宣判无法治疗的儿童,他已经时日不多,病魔折磨得他瘦骨嶙峋,且心思敏感。他被送到周翾设立的安宁病房,意味着即将接受生命最后的道别。 

        此刻的他全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当然也回避与他讨论死亡的话题。直到死去,患儿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在临死时,该患儿仍积极要求治疗,并认为是父母因为费用的关系,主动放弃了对他的治疗。一位年过花甲的父亲,老农民,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居住的地方。他操劳一生抚养两个女儿考上大学,老伴在多年前也因为癌症离世。长时间来,他都是坚强、勇敢、有担当的父亲,是家庭的脊梁。后来由于癌症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令他在患病后长期与女儿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他的暴躁和痛苦,令女儿不知所措。 

        最终在社区临终关怀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与孩子们过了人生唯一的一次生日,并进行了难得的心灵沟通。他告诉女儿:“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可以给你带来平静。” 

         在生日后不久,志愿者收到他女儿的信,上面写着:“父亲离开的那一刻脸上仍带着微笑,我们知道受病痛折磨的他感受到了幸福。”

         “抗癌漫画家”丁一酱原本是一名电气工程师,癌症悄无生息地入住他的身体,让这位忙碌的中年丈夫、爸爸、儿子陷入了无尽绝望。但他并没有被疾病压制太久,便重拾了自己的多年爱好——画漫画。

        他把自己与癌症共生的日子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给了许多经历痛苦的人以勇气。因此,他找到了抗癌以外的生活坐标。他还可以给人带来力量与宽慰,给人以指引,那么他的生活就是有意义的。这也是他即便病痛发展得非常严重,依然保持《丁神经和肿瘤君》更新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