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西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中,要说名气虽大的应是林总领导的115师,平型关一战打出八路军的威望,也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夜之间,林总成为全国知名的抗日名将,115师共有两个主力旅,一个由红一军团改变的343旅,另一个就是由徐海东领导的红十五军团改编的344旅。 作为344旅的旅长徐海东,那可是红军时期我军一位优秀将领,他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创建者之一,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地区后,他与吴焕先组建新的红25军在鄂豫皖坚持斗争达两年之久,后来领导红二十五军参加长征,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 可惜吴焕先长征途中牺牲,让我军失去一位名将,抗战爆发后,徐海东领导344旅官兵开赴抗日战场,在町店战斗中曾取得歼灭日军近千人的辉煌战果,可是战后不久就病倒在战场上,被送到后方修养,旅长职务由他人担任。建国后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 第二任旅长杨得志,他17岁参加红军,红军时期曾率领红一团与敌军三个师的兵力血战三昼夜,坚守阵地毫不退缩,战后荣获红星三级勋章,这是一名军人至高荣誉,长征时在强渡大渡河时又立下大功,抗战初期他担任343旅685团长,徐海东旅长去延安休养时,344旅开始由师部管理,不久就将杨得志调到344旅担任旅长,1939年杨得志调任冀鲁豫支队支队长,离开了344旅,建国后别授予上将军衔。 第三任旅长韩先楚,韩先楚可是红二十五军的老兵了,他17岁参加游击队,当年吴焕先组建新二十五军时,韩先楚跟着游击队接受改编,刚参加红军就当上了副连长,后来长征中的独树镇战斗中,他一马当先,拿起大刀与敌人血战,勇猛的军人形象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他一战成名,到达陕北后他升任团长,抗战初期,韩先楚担任688团团长,从1939初担任344旅旅长,领兵打了不少胜仗,成为八路军的优秀将领,建国后授予上将军衔。 最后一任旅长刘震,55年授衔时,红二十五军走出两位上将,一位是韩先楚,一位就是刘震将军,两人还都成为老上级徐海东的继任,1940年初,韩先楚调任新三旅旅长,刘震成为344旅的最后一任旅长,1940年6月,344旅改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第四旅,刘震担任四旅旅长,后来第四旅改编为新四军四师十旅,刘震也由八路军成为新四军的将领,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