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院体画为画坛主流,不仅接续了北宋时期山水画对优美意境的追求,亦有了构图上的新变化,南院四家常以截景式构图来表达南方的秀美山水,并多写贵族庭院、实景美苑。《绘事微言》曾谓松年以巧妙构思赢得“万绿从中一点红”的画科考题。 刘松年(约1155-1218),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荣祖,因居清波门(亦称暗门),人号刘清波,又称“暗门刘”。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南宋四大家”之一。他擅画人物、山水,兼工界画、道释、走兽。画师张训礼,名声盖师,书学米芾。题材多园林小景,亦有爱国题材,如《便桥见虏图》等。画风清丽严谨,笔精墨妙,着色妍丽典雅。山水师法李唐,变其雄健为典雅,远承董源、巨然。 此山水画上部描绘数座青绿山峰,如剑插烛立,以细劲笔法勾勒山形石态,杂点厾苔,远山赭石渲染,山峰略以石青罩染,渐隐至画幅石青底色,加以山腰处勾勒的缥缈云气,显得崇山高峻、气荒幽深。 山下为浩荡水域,亦以细笔勾勒水纹、铺色渲染而出。一座楼阁依水而建,隔着水域斜对相望,以青绿坡石、松柏丹树相掩映,水中一栏桥迂回连接阁楼,近处亭台内台栏处有一主仆凭栏望水而座。整幅画作殿宇描绘细致,树有攒针、夹叶染色、色勾诸法,山石勾勒概括、青绿粲然。可谓用色丰富精妍,用笔丰富娴熟,景物生动有姿,意境高远缥缈,画风严谨不苟、凝稳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