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股市百年走势

 岚夕归读 2020-03-10
南之麓2008年的解说:
一、美股走势规律性极强
 基本规律是:自1854年以来,大体呈现箱形整理——持续上升——箱形整理——持续上升总体规律,每次箱形整理时间12-16年,每次持续涨升时间10-18年.

二、美股几大幅下跌次数寥寥
 纵观多年每股走势历史,跌幅在50%以上次数仅5次,分别是1854年到60年代初期、
1929年到1932年、1937年到1942年、1972-1974年、1997-2008年,且除了1929-1932年跌幅达到85%余外,其余跌幅均不超过60%。
三、每股涨升的历史就是美国成长为超级大国的历史
 美股历史最低约9点(1860年),最高近15000点,近150年间上涨1660倍,年均涨升5.06%,貌似不起眼的5%增长,却成就了全球最大经济体。

四、美股的主体是大盘股而不是小盘股
 历史上而言,能够存活较长时间的公司,90%是大公司,虽然不少小公司成长为了大公司,如微软等,但多数小公司烟消云散,最近的历史就是本世纪初的.com、.net倒闭潮,虽然多数大盘股也在湮没在股市历史中,如存活150年之久的投资银行雷曼08年也破产了,但历史的事实是,支撑美国股市的主体恰似大盘股而不是小盘股。
 五、美股的长寿公司特征明显
 考察美国股市,每个历史阶段均有对应于经济成长和变革的热点,远的如著名的铁路建设,近的如网络科技等,均在股市受到极大追捧,但尘归尘,土归土,沉淀下来的长寿公司却特征单一:
无需过多固定性资产(所谓的轻资产)的服务性、消费型公司如银行、投资银行、快速消费品等活的最长,破产的雷曼也不是其银行服务业务破产,破的只是过高的杠杆经营。
     六、对中国股市的启示
 中国股市18年的历史,和美国股市比较,无疑还是走在长征路的起点上,借鉴美国股市,未来的A股趋势可望呈现如下特征:
 (1)中国股市成长空间巨大。股改后的中国股市,终于能够真实反映中国经济的成长,如果可以肯定未来中国的繁荣,则当前的大盘2000点或许仍只是起点。
 (2)投资大盘成长型价值股是获得超额收益的满意途径。经济繁荣时期的大盘股是高杠杆的标的,紧缩时期的大盘成长价值股,是经济的稳定器,投资大盘成长型价值股,是长期获得超额收益的满意途径。
 (3)中国的银行服务业成长空间无限。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银行业、投资银行业成长空间大致为GDP成长的1.5-2倍,当前的中国银行业股价特别是中小银行股价或许已经是沙滩上的大贝壳。(关于中国中小银行业,鄙人可能另外撰文)。
 (4)中国的医药制造和保健服务业值得期待。人口结构的迅速老化,使得中国的医药制造和保健服务业将成为继银行服务业后的另一值得期待的投资标的。




从美国股市历史看中国股市大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