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百年前,博山大街曾有个道台府,楼比孙阁老家高,院比相府大!

 二哥哥2008 2020-03-10

开业宣传策划推广美食博山,电话13365330683

    因事登临表姑李僖章在博山中心路开设的银梦照相馆,迎门看见表姑堂兄李仪章所绘博山道台府院落的翻拍照片,不禁一阵唏嘘。

                        博山大街道台府(李仪章绘)
 
    据有关人士考证,图中院落是由博山蒋氏五世孙蒋友,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六世孙蒋可瞻加以完善,后来乾隆时期中书科中书蒋今长,道光时期兵部职方司主事加二级蒋天钧,大理寺评事蒋天珍等历代扩建。至“琉璃道台”李春如买下了蒋家的这个宅院后,又不断修建才具备了如图这般模样,直至上世纪末拆除。

    道台府是博山的著名建筑之一,该建筑群原坐落于大街中段,就是现在金拇指幼儿园的对面。大门坐西朝东、临街,斜对面是孙家相府(清内阁大学士孙廷铨府邸,邑人称阁老府),府后西临孝妇河,北挨双磨胡同,南至吕家胡同,是一处五进大院。有上百间房屋建筑组成的建筑群,院内有甬道、假山、古树、佛堂、花厅等建筑,可谓是一处豪宅。院中有当时颜神镇内最高的五层楼建筑,名曰“扬州阁”。
     传说清朝咸丰年间博山的李春如家族,经营料器(琉璃)有方,历经不久便腰缠万贯。后来在博山大街道台府的扬州阁,铸了十八尊银罗汉,每尊罗汉各重两千斤,名曰“没奈何”,寓意“搬不动”。后来更有了富余,李春如便以十万银两捐了一个虚职的道台,故称“琉璃道台”。
    其实清朝官员博山李春如生平大致如下:李泽长(1810——1861),博山人。字雨村,号春如,监生,候选直隶州州同,加三级诰授奉政大夫,改捐,分发四川知县,同知衔,候补道,报效永定河工,赏戴花翎,帮办天津海运代理善后事务,署顺天通、永、蓟、遵兵备道,兼管通惠河道,钦加盐运使司衔,加二级诰授通奉大夫。咸丰十年(1860年),回博山督办团练。次年二月十二日,捻军入境,配合僧格林沁抗击捻军与长子遇难阵亡,先祀大街南首外僧王庙,后奉旨崇京师昭忠祠,世袭骑都尉。
      绘图者、道台后人李仪章先生说起道台府,叹息不已。他小的时候,道台府里还屋有所居,街坊邻居其乐融融。自1958年大炼钢铁,建高炉拆砖用,院内五层建筑扬州阁便先为贡献。直至1991年,博山城区改造,大兴土木,忽视古迹保护,使得整个道台府院落荡然无存,从此销声匿迹。淄川洄村与扬州阁同样的建筑(据说与李春如家有关联)年前已获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淄川洄村古建筑
     李仪章先生年逾花甲,从小就生活在道台府大院中,他仅凭着自己的记忆便将道台府的院落结构画的面面俱到。须知李先生是个企业的保健医生,而不是画家,可他画的院落透视及比例关系恰当,较为全面的展现了院落的层次与布局。两年前一起聚餐时他说,当时绘此图的时候冥冥之中犹如神助,一气呵成。这是他对童年历史的记忆,更是他对故居的眷恋。
观图生敬意,叹息亦难免。
作者:刘建华 原文题目: 《又见“道台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