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国功臣的夫人不好当,原配被朱元璋休掉,继室又被朱元璋杀死

 尚宫女史 2020-03-10

提到明朝的开国功臣,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中山王徐达。徐达“持重有谋,功高不伐”并且“破虏平蛮,出将入相”,是明初开国功臣中功高不矜的存在,他是朱元璋的老乡,在朱元璋回乡招募兵员的时候就报名参加了起义军,然后和朱元璋并肩作战,并最终成为朱元璋身边最得力的大将军。

当然,朱元璋也很是倚重徐达,所以徐达也一路高升,官至太傅,封魏国公。徐达有四个女儿,其中三个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其中就有朱棣的徐皇后。这四个女儿的母亲就是徐达的继室谢氏。

谢氏还是朱元璋做媒为徐达娶来的妻子,原本徐达是有夫人的,即张氏。张氏并没有生孩子,嫁给徐达没几年就被休掉了,不过并不是被徐达自己休掉的,而是被朱元璋下令休掉的。根据郑晓《今言》的记载,朱元璋曾对徐达说:“卿夫人好鞭挞人至死,此不足佐卿,朕为卿择一佳妇。”

这里的意思就是张氏是一个悍妇,发起脾气来直接就将人鞭挞致死,至于她有没有真的弄死人,弄死了几个人,他们的身份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徐达常年在外征战,张氏在家里的一言一行,徐达或许很少会干涉,所以张氏脾气暴躁了一些也是有可能的。

总之,朱元璋很不喜欢这个张氏,认为这样的夫人根本配不上徐达,更不可能辅佐徐达,成为好的贤内助,所以他自作主张将张氏休掉,而为徐达另外寻了一门亲事。

朱元璋做媒,将谢再兴的幼女谢氏嫁给了徐达。谢再兴至少有两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而幼女又被朱元璋嫁给了徐达。虽然提起来,感觉朱元璋和徐达是一辈人,而朱文正是下一辈人,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年龄差并不大。

朱元璋生于1328年,徐达生于1332年,而朱文正生于1336年,徐达比姐夫大了四岁,倒也正常。朱元璋因为张氏太强悍还杀过人所以为徐达休妻,但是他做主为徐达娶得继室也不是一个温柔的夫人,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在家相夫教子的夫人。

谢氏臂力惊人,常常手持重达百斤的铁器随军出征,是个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她的胆子和臂力一样惊人,说话不经大脑,不过谢氏刚开始和马皇后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根据余永麟《北窗琐语》的记载,朱元璋登基之后,徐达和谢氏进宫的时候,徐达去见朱元璋,而谢氏就去找马皇后。

见了马皇后之后,谢氏常常会向马皇后抱怨,说出“我家不如你家”的言论,这真的算是惊人之语了,敢对着皇后说出这样的话,是相当没有分寸了,不是脑子有毛病就是真的天真如三四岁的小孩子。按理说徐达那样老成持重的人,即便谢氏真的天真得很,也不可能不提醒她说话注意分寸。

谢氏抱怨得多了,马皇后心里也有了疙瘩,毕竟抱怨一次尚且算是无心之失,但是谢氏数次抱怨,那很可能就是心里真的为徐达鸣不平,难道真的觉得徐达能够和皇帝平起平坐吗?这可不是小事,况且即便徐达不这样想,但谢氏的枕边风吹得多了,难保他不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所以马皇后就对朱元璋说:“枕边之言,中山宁无动心乎?”

朱元璋多疑,自然不会不过问这件事,于是朱元璋选了一个合适的日子在内庭设宴,等徐达到了之后,朱元璋吩咐身边的太监,去给早就待命的几个勇士传话,让他们到徐达的府邸将谢氏杀了。

这边,朱元璋和徐达君臣对饮,时不时聊聊过去、聊聊朝中的事情,徐达一直不明白朱元璋宴请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但又不好开口问,只能步步小心应对,那边,朱元璋派出去的几个勇士到了徐达的府邸,什么都没说,直接将谢氏杀了。

宴会快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个太监在朱元璋耳边说了什么,朱元璋会心一笑,然后举起酒杯对徐达说:今日免你灭族之灾。徐达不知道朱元璋什么意思,但还是跪下来将杯中的酒喝了。喝完之后心里直打鼓,总觉得发生了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等到徐达回到家中,才发现谢氏被杀了,徐达心里很难受,谢氏和张氏不同,张氏嫁给他没有几年,又聚少离多,而且张氏也没有生下孩子。但是谢氏却为他生了好几个孩子,感情也算深厚,但是徐达又不能说什么,毕竟是朱元璋杀的,他又能做什么呢?

如果他喊冤,朱元璋必定不会放过徐家,朱元璋说的那句“今日免你灭族之灾”也是一种警告。所以徐达只能默默承受丧妻之痛。当然这个故事记载在《北窗琐语》中,其实算是野史,正史中关于徐达几个妻子的记载很少,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