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硬币不少人下意识想到了 梅花五角、一元硬币或者纪念币。 硬币在人民币历史上以辅助币存在 既能充当货币流通,也能当工艺品收藏。 在历年来的硬币发行中 出现过不少特色硬币品类 只是退市了,现在甚少在市面上流通。 而最近引起我注意的 是中国早期发行的铜质纪念币。 这些黄铜硬币,竟然卖得比黄金还贵!随便一枚就上万块!简直是不可思议, 所以不是所有的硬币都有收藏价值 最明显的是 材质的变化是影响着硬币的收藏价值 最开始黄铜硬币是作为出口创汇的一种方式 专供出口国外,不在国内流通 在铸造方面严格执行了金银币的要求 配套金银币发行, 这些铜质纪念币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行的 目前我们看到藏友收藏的黄铜纪念币, 大部分是海外回流的,非常珍贵 很多人也不知道如何收藏这种硬币。 不过后来发现国内市场庞大, 也在国内发行了一些黄铜硬币。 我们使用的梅花五角 和荷花五角其实也是黄铜合金硬币, 但却不是黄铜硬币, 能称为黄铜硬币的就是 发行于长城币中的一角、贰角和五角 长城角币▼ 长城币是我国发行的第二套流通硬币 随着老三花硬币的价值飙升, 也再次激起了长城币的收藏热潮 黄铜硬币也算是硬币领域里的极品了 无论是工艺,还是材质都十分精美 不过好景不长,也就发行了几年时间。 从1980年开始发行,一直到1985年, 共发行了六个年份的流通硬币, 公开发布5个品种,最后一个没有对外流通。 1980冬奥会铜质纪念币4枚 1980年的年初发行, 与盐湖城冬奥会金银纪念币配套 一套四枚,面值1元,发行量仅3万套 分为普通版与加厚版, 一套加厚版价格在2万元左右 男子现代冬季两项▼ 女子花样滑冰▼ 女子速度滑冰 男子降滑▼ 1980年中国奥委会铜质纪念币4枚 1980年6月与中奥金银币配套发行,一套四枚,面值1元。同样有普通版和加厚版,发行量总计约在42500套。 图案分别是 古代蹴鞠、摔跤、赛马、射箭▼ 这套铜币设计空间感强、题材鲜明,图案高古典雅,颜值超高,而且最为称赞的一点是:这套纪念币,面值相同,但直径却大小不一,有32、28、23毫米3种规格,这是近年来发行的纪念币无法比拟的。 摆在一起是这样的▼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铜币1枚 这套世界杯铜币也是与金银纪念币配套, 一套一枚,面值1元, 发行大约在4万套左右, 不过这铜币有两种版别, 是由于上海与沈阳两大造币厂联合铸造, 两厂在原模设计与雕刻上有所差异, 所以导致出现上海版和沈阳版两种版别。 1983年、1984年、1985年熊猫铜币
每年一枚,面值1元。 1983、1984年这两年的发行量在3万枚左右 1985年的未公开发行, 仅作为央行的国家礼品使用,铸造量极少 据说只有10多枚,珍贵得很 是早期众多铜质纪念币中,最难收集的。 新中国早期铜质纪念币是中国现代钱币史上难得的藏品,文化内涵有、题材、图案生动有趣,颜值没得说,该有的它都具备,只是目前黄铜硬币还是比较稀少,存世量极少,色泽金灿,设计精美,导致黄铜硬币收藏价值水涨楼高,在钱币收藏中也是颇具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