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呐喊》的一些问题

 莫岐 2020-03-10

2、《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为什么要说“窃书窃书,读书人的事,怎么叫偷呢?”和“跌断,跌断。”?

一、孔乙己代表着相当一群旧文人。他们在文化革新的时代里,无法适应新文化,固守着旧的观点和价值观念。

唯一的站着穿长衫的人

满口之乎者也

不屑置辩,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

“窃书窃书,读书人的事,怎么叫偷呢?”和“跌断,跌断。

他维护着自己读书人的面子。

二、人的冷漠和麻木,意在抨击整个吃人的封建制度。在长期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下,封建文化、孔孟之道不只是造成孔乙己这样的悲剧人物,而且还普遍地毒害着被压迫人们,使他们陷于麻木、不觉悟的精神态度,甚至连起码的同情心也已丧失。

丁举人打断了孔乙己的腿,私设公堂,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判。


3、《药》中“'阿义可怜——疯活,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和“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的作用是什么?

一、群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封建统治者利用封建文化专制来愚化人民。惋惜地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

二、颂扬了革命者夏瑜(人物原型是秋瑾)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

4、《明天》不像《狂人日记》那样言辞激烈,没有什么跌宕起伏,连悲伤的单四嫂子自己都对宝儿的死产生了自我怀疑,明明昨天还是好好的啊,《明天》一文中鲁迅先生想表达什么样的象征意蕴?

哲学论题:世界的不可知性、不确定性

5、《一件小事》中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说“我还能裁判车夫么?”

自我审视和自我反省

6、《头发的故事》里“我”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为什么鲁迅先生要采用对话递进的方法来着这篇小说?


7、《故乡》里“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鲁迅先生认为的新的生活是什么?

没有隔膜的,没有压迫的,不需要为生存而奔波的生活。

8、《阿Q正传》中对阿Q姓名,籍贯不可考证的大量叙述对故事里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呈现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佐证阿Q是一个小人物的事实。

说明阿Q可以是你,可以是我,可以是中国的任何一个人。阿Q的性格和命运对于我们民族具有普适性。

9、《白光》中的陈士成的文人形象和孔乙己的异同在哪儿?

同:都是深受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摧残心理的文人。

异:

孔乙己是为革新的浪潮中,没有全变能力的人,被封建文化长期的影响,不能做出改变而固守旧文化,旧的价值观。

陈士成则和范进一样,醉心于科举来实现升官发财的理想,而理想一次又一次破灭使他的心理受到极大的刺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