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可能有你从未见过的上海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20-03-10

上周,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意味着上海迎来新一轮的五年规划,
疫情当前,
上海一手严控疫情,
一手抓发展,
我们离上海的新景象越来越近了。

纵观上海这些年来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气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同时为了给城市最好的发展让路,
我们也不得不跟一些事物告别,
上海的城市,
也就慢慢地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邑庙区

上世纪五十年代,
上海市的中心城区内,
还有一个以城隍庙命名的行政区——
邑庙区。


其范围位于今上海市区东南部,
以上海城隍庙为中心,
以东沿黄浦江,
南沿复兴东路,
西、北沿民国路(今人民路),
设置邑庙区。

邑庙区设立以后,
依托城隍庙附近吸引的人气,
其商业、交通、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发展水平
均处于上海市内各区的前茅。


同时这里又是上海最具有
中国传统民俗特色的一个行政区,
每逢节、上元节、端午、中秋、冬至等传统节日,
以城隍庙为中心的邑庙区
总是汇聚了大量前来进香朝拜的人流,
成为上海中心城区最热闹的一块地方。


卢湾区

卢湾得名于卢家湾。
旧时肇家浜是一条河,
浜畔有罗姓居住,
所以叫“罗家湾”。
根据谐音,
又叫做“卢家湾”。
1945年建区时,
以境内陆名“卢家湾”命名,
1950年的是时候改称卢湾区。


卢湾区位于上海市中心,
区内有历史遗迹100余处,
中共一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
周公馆、孙中山故居、郭沫若故居、
思南路上蓝天白云下
绿树掩隐着的幢幢小洋房,
每一处都是让卢湾人骄傲的地方!

它比静安多一片江景,
比黄浦多一份宁静,
比南市多一点时尚。


南市区

在上海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代号,
310102,
给他们留下这个代号的区域,
现在叫黄浦,
然而一旦有人问他们是上海哪里的,
他们却会笑着说:
我是南市的!


1959年12月,
上海调整市区行政区划,
蓬莱、邑庙两区合并为南市区,
1960年1月1日正式挂牌,
历时40年。

2000年,
黄浦、南市“撤二建一”,
将南市区黄浦江西岸地区并入黄浦区,
自此南市区从上海市行政区划中消失。


从2000年至今,
南市区三个字也已消失了好些年头,
该拆的拆,该建的建。

文庙是许多80后的记忆,
小辰光大家总喜欢
去文庙兜兜转转淘淘宝,
至80年代,
文庙成为上海著名的旧书市场的所在地,
如今也没了。


即使许多事物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但每当你穿过中华路,
即使闭上眼睛,
也能清楚每条路的脉络,
曾经它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城区,
有多到数不清的弄堂街道。


嵩山区

嵩山区面积4.1平方公里,
东至浙江南路、人民路、方浜西路、
西藏南路、肇周路、制造局路、
高雄路、江边路,
与黄浦、邑庙、蓬菜区毗邻;
西沿重庆中路、重庆南路,
与卢家湾区接壤;
南隔黄浦江与杨思区相望;
北抵延安东路,
与老闸区、新成区交界。


嵩山电影院、嵩山饭店、
嵩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国泰药房、
上海西服厂门市部、海影摄影图片社……
个个都承载了老上海人的一段记忆。



常熟区

常熟区位于上海市区西南部,
东起陕西南路、日晖路(今瑞金南路),
南沿黄浦江、龙华港,
西至兴国路、宛平路、谨记路(今宛平南路),
北抵长乐路、华山,
以常熟路得名。


1950年6月,
上海成立了常熟区人民政府和徐汇区人民政府,
1956年3月,
常熟区与徐汇区合并为徐汇区。



闸北区

2016年4月1日,
“上海闸北”门户网站发出最后一条公告,
宣布为配合闸北区、静安区
“撤二建一”工作,
该网站自2016年4月1日零时起关闭,
这意味着,
原闸北区至此正式“谢幕”,
“闸北区”从今往后
正式成为了上海的“历史名词”!


大宁灵石公园
集合了水景、花园、罗马式建筑群等各个景点,
是闸北区的一大地标,
因为上海火车站的存在,
闸北区也给了人乱哄哄的感觉,
沪北电影院、彭浦文化馆……


虽然闸北成为历史,
但是大家还是会称那片区域为老闸北。


提篮桥区

1947年,
提篮桥区设立,
范围东至大连路四平路,
西沿沙泾港,
南起黄浦江,
北临大连西路,
面积约4.6平方公里。


当年的提篮桥区政府就设在今天的舟山路455号,
尽管如今,
这里已经变成了舟山路幼儿园,
但当年的区政府办公大楼还是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近代以前,
提篮桥地区还只是黄浦江畔的一个小渔村,
租界的开辟和城市化的发展
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河道被填、道路拓宽,
远东第一监狱在此设立,
数以万计的犹太难民
也把这里视为他们的诺亚方舟。


可以说,
提篮桥地区无疑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区域。

除了这些,
历史上上海还出现过老闸区、水上区、新成区、
蓬莱区、北站区、北四川路区等,
有的人有幸亲眼见证它们的设立,
有的人却不知道上海是怎么慢慢发展来的,
更多详实信息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时间不会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发展,
我们不得不跟一些事物告别,
城市的发展需要这个城市的人的配合,
在上海人的理解和努力下,
我们的上海一定会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