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诗级激荡之后,是历史大底,还是逃生门?

 goldolive 2020-03-10

(图源:青驿网@王居,版权所有)

1

我们进入股市,本来只是想赚个零花钱的,结果隔三差五就要见证下历史。

昨晚的美股,真是让人开眼界了。

根据美股的规则,熔断方式为:

指数下跌7%,第一次熔断,暂停交易15分钟;

指数下跌13%,第二次熔断,再次暂停交易15分钟;

指数下跌20%,当天交易结束。

自美国股市熔断制度推出以来,历史上仅触发过一次,就是1997年10月27日,道琼斯指数暴跌7.18%,引发熔断。

昨晚21:30开盘后,美国3大指数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二次熔断。

经历了史诗级的暴跌之后,暂停交易15分钟后,3大指数触底回升,没想到在尾盘时刻再次因为恐慌情绪而下探,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为-7.29%。

不过这次没再触发熔断规则,因为第二次的熔断线是更深的-13%。

今天上午开盘前,明哥就在反复思考对策,无论是对标纳斯达克100指数的纳指ETF(513100),还是A股的股票,后市会如何走?

在昨天的文章《石油大国互掐,全球巨震!股民何去何从?》里,我们探讨了导致欧洲、中东资本市场巨震,以及美股期货熔断的2个原因。

一是石油的价格战;二是CovID-19的疫情。

但是,我们的看法,跟大多数深陷恐慌情绪中的投资者不一样,他们在事后为暴跌找理由,我们却在思考常识。

第一: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燃料,石油价格下跌,对于石油净进口国家而言,生产资料成本下降,应该是有利于经济的。

第二:我们复盘下海外疫情的进展后发现,虽然一开始中文媒体圈在恐慌,但是事态都很快转向了。

一开始,新加坡佛系抗疫时,政坛负责人李显龙就不鼓励民众佩戴口罩;后来,韩国大邱因为教会集会的原因感染人数暴增,但是也绝不封城;再到日本,居然随意就将钻石公主号上的无症状乘客,放回家了。

但是,现在回头看,这3个国家的疫情都控制住了。根本原因在哪里?

还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那句话:80%的CovID-19病毒患者可以自愈。

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不发生医疗资源的挤兑,以及医护环境下的交叉重度感染,这个病毒的致死率,确实不如普通流感。

要知道的是,我国每年因为季节性流感而死亡的病症是8.8万人,美国2019年是1.6万人左右。

所以,疫情在2周-1月的时间内,在全球得到基本控制,是大概率事件。

对我们做投资的人而言,则要思考,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到底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海外疫情的发展和控制进度,并不涉及到各国社会治理、言论自由保障、上市公司经营、居民消费信心等方面,并没有从根本上重创一个经济体股市的估值体系。

所以,我们依然不改对于美国经济和股市的看好态度。

影响国内A股走势的决定性变量,不在于外围环境,而在于自身的内因。

2

每次美国发生股市下跌,或者小型金融危机的时刻,国内总是有很多媒体和专业人士,跳出来大放厥词,从美联储降息再无空间,到上市公司滥发企业债回购股票,再谈到美国社会撕裂,仿佛美国资本市场崩盘早就在他们意料之中,人家股市从2008年一路上涨到2020年春,是假牛市一样。

这些嘴炮型专家、分析师,从来不敢分析美国的政治体制、自由市场经济的土壤、严刑峻法的资本市场、开放创新的文化。

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资本市场来说,这些才是影响根本的底层力量,而不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说回美国股市的第二次熔断行情。

假如真的如某些人所说,这次暴跌,反映了美国长久以来滥发货币、放宽流动性、刺激经济的套路开始破产,那万一以后美国股市在优秀上市公司的带领下,继续创下了新高,又能够说明什么呢?

那些人早就会忘记自己放过的厥词。

3

今天,「国泰:纳指ETF(513100)」的涨幅为+4.76%,可昨天晚上,美股纳斯达克100指数的跌幅可是-6.83%。

于是,有读者在「知识星球」上提问,为何纳指ETF,不跟着纳斯达克100指数的走势,而会反过来?

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表现。

中国资本市场是交易日的[09:30-11:30, 13:00-15:00]交易,而美国股市开盘时间是交易日的北京时间21:30,二者时间不一致。但是即使在美国股市没有开盘的时候,欧洲可能开盘了,美国的股指期货市场也开盘了。

交易「国泰:纳指ETF(513100)」的投资者,并不会盯着前一个交易日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涨跌幅度来作为锚,而是会根据欧洲股市、美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来预判后一个交易日,纳斯达克100指数的走势。

以昨天白天为例。美国虽然没开盘,但是欧洲各国资本市场暴跌,纳指期货熔断,傻子都知道,北京时间的当天晚上,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可能会熔断,所以要根据这个预期,来交易「国泰:纳指ETF(513100)」,大跌幅度达到-6.73%,毫无意外。

同样,虽然北京时间的昨晚,美股熔断过,但是从今天白天的纳指期货走势来判断,期货已经上涨了+4%以上,这预示今晚美股将暴涨,所以,「国泰:纳指ETF(513100)」的价格就会提前反映,收盘大涨了+4.76%。

从长期来说,「国泰:纳指ETF(513100)」作为跟踪于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的ETF品种,净值是严格和后者的成分股,保持一致的。

记住:投资的关键,在于预期差异。

4

所以,美国股市经历了史诗级的激荡之后,目前的点位是历史性的大底黄金坑的概率非常大。

说完了美股,再来看A股,也同样是历史底部吗?

今天两市成交量再次突破万亿,半导体50(512760)ETF以涨幅7.91%领涨市场,下跌的只有纺织服装、医疗保健、农林牧渔、石油、医疗等少数板块。盘中突破了3000点,但是收盘时,离3000点还有一步之遥。

不出意外,明天发起48次冲锋,攻击3000点高地。

但是,明哥的态度,还和以前一样,并不乐观。

国内股市在3月底4月初,有可能迎来一波风险。

原因有两点。

第一、疫情首先在国内发生,对经济本身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股市不跌反涨,并且强于海外股市,其原因无非是市场预期央行要降息,要通过各种手段,往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来对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负面影响。

如果疫情要结束了呢?一个硬币的两面。

假如疫情得到控制,短期通胀现象回落,我们对流动性继续宽松的预期,要把时间推后。虽然海外疫情还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是迟早会被控制住。

政策利好兑现完毕之后,市场将如何演进?我们可以参考下2003年SARS被消灭后,股市的走势。

2003年5月09日,北京宣布医务人员的非典感染比例已呈明显下降趋势; 

2003年5月29日,北京非典首现零记录;

2003年6月01日,卫生部宣布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撤消;

2003年6月14日,WHO解除对河北、内蒙古、山西、天津的旅游警告; 

2003年6月15日,我国内陆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转确诊病例数均为零的纪录;

2003年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抗击非典的过程结束。

但是反过来看股市,上证指数从6月份开始猛烈的回调,从1578点一路跌至11月的1307点。

现在的宏观环境,和2003年比,经济增速已经下降,居民负债杠杆高企,基建刺激计划边际效用越来越小,国民财富已经被房地产绑架。

第二、基于流动性宽松基础而出现的水牛市,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经不起业绩和经济基本面的证伪。

从2019年年报披露完成,到2020年一季报披露的中间空窗期,是水牛市出现和发展的绝佳窗口期。

但是,等到一季报出现,丑媳妇就要见公婆了。

无论是食品饮料行业、家用电器、房地产、旅游、航空、半导体、智能手机,基本都是同比2019年一季度,业绩要同步下滑的,并且幅度不小。

大牛市存在的基础,就地动山摇了。

我们不能说,只要降息,只要往资本市场里放水,无论业绩多么差的公司,股票都要涨吧?那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所以,对A股这段时间的走势,不可盲目乐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