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林业应知应会的造林知识(二)

 huajiang0954 2020-03-10

主要造纸树种适生条件及栽种技术

 1

松树

一、适宜的气候及土壤:

松树对陆生环境适应性极强。它们可以忍受-60'C的低温或50C的高温,能在裸露的矿质土壤、砂土、火山灰、钙质土、石灰岩土及由灰化土到红壤的各类土壤中生长,耐干旱、贫瘠,喜阳光,因此是著名的先锋树种。

1、马尾松:

马尾松产于我国秦岭、淮河流域以南,东起沿海低山丘陵和台湾,西至川西大相岭以东,南达华南南部;马尾松适生于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在年平均温度13--22C以下,年降水量800亳米以上地区才能生长良好,能耐-18C 的短时低温。

马尾松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干旱瘠薄的土壤,它在粘土、沙土、石砾土、山脊和阳坡薄土上以及岩石裸露的石缝里都能生长。它怕水涝,更不耐盐碱,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PH 值4.5- -6.5 的山地生长最好,但在钙质土和石灰岩风化的土壤上往往生长不良。

2、湿地松:

湿地松原产于北美东南部亚热带低海拔潮湿地带的滨海平原,引入我国已有40

多年历史。现在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湿地松喜温暖湿润多雨的海洋性气

候,但亦能忍受40'C的高温和零下17C的严寒。

湿地松对土壤要求不严,除含碳酸盐的土壤外都能适应,适生于酸性红壤,亦适宜中性黄褐土,我国南部的丘陵红壤地、低洼沼泽地以及华东沿海海岸造林均可,而以PH5-5.5的酸性土壤最为适宜。

3、火炬松:

火炬松原产地美国东南部低山区,是松属中比较耐荫的树种,喜温暖,湿润的

气候,但较湿地松耐寒;在原产地年降水量为660- -1460 毫米,年平均温度11.1-

20.4'C,绝对最低温度- 16.9C,无霜期180天以上。

火炬松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干旱瘠薄的土壤,在粘土、石砾含量60%左右的石砾土以及岩石裸露,土层较为浅薄的丘陵岗地上都能生长,怕水淹,更不耐盐碱,

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PH 值4.5- -6.5 的山地生长良好。

二、栽种技术:

松树裸根苗造林目前主要采用大穴植苗,穴大60x60x50厘米或者50x50>40厘

米,容器苗造林的整地规格通常可适当降低:密度为2x2米至2x3米(即111-167

株/亩),马尾松还可用2*1.5米的密度,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种技术,栽植深度在20厘米以上。

2

杨树

一、适宜的气候及土壤:

杨树在我国分布很广,从我国北端的黑龙江省到最南端的海南省,从新疆、西

藏和青海的西部高原到东海之滨,但主产于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杨树品种繁多,在各种微酸性、盐碱地上都有适生品种:而对于中南地区的各类潮土,则适合南方型黑杨的生长,并且最好要求土壤有效层厚度在1米以上,地下水位1.5~2米;土壤有效层厚度80~100厘米,地下水位1米左右的为中等立地条件:土壤有效层厚度在40厘米以下,地下水位长期在50厘米以上,如无排水条

件,则不宜栽植杨树。

二、栽种技术:

杨树的栽种技术较为灵活,培养大径材一般采用“三大- -深'栽植技术,即要大

穴(60*60*50cm)、大苗(地径>2.5cm,苗高>4m)、 大株行距和深栽,密度多用

6x6米或5x5米(即18-27株/亩);而培养中小径材现在一般直接采用无根苗的钢钎

打孔造林技术,密度多用2x4米至3x4米(即56-83株/亩)。栽植深度都要求>70cm。

3

桤木

一、适宜的气候与土壤:

桤木分布于我国的陕西、甘肃、西南地区,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水湿,适生

于年平均气温15--18C、年降雨量900- 1400亳升的丘陵山地,多分布于河滩及溪

沟两旁,在土壤和空气湿度大的地方生长好。在土质较干燥的荒山、荒地亦能生长。

桤木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对沙岩、石灰岩发育的酸性黄壞、紫色沙页岩发

育的酸性、中性和微碱性紫色土壤、四纪红壤上的板页岩地均能适应,在土层深厚

肥沃、湿润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二、栽种技术:

桤木造林时间适宜在落叶后萌动前的12月至翌年1月份,最迟不超过2月中旬;

造林方法目前大多采用大穴植苗造林技术,穴状整地,穴大50x50x40厘米,密度可用2x2米至2x1.5米(即167-222株/亩),并且大多用- -年生裸根苗造林,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种技术,栽植深度在25厘米以上。

4

桉树

一、适宜的气候与土壤:

北纬20~25度的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年平均温度18C以上,绝对

最低气温不低于-10C,年降雨量600毫米以上。

桉树在低海拔地带,除土壤流失严重,土层很薄的山地外,凡土壤疏松、透水、

透气能力强,持水性也好的酸性红壤、黄壤、砖红壤、红色土、黄色土和冲积土沙

地以及微碱性土等低海拔山地、丘陵、平原、台地均能正常生长,以疏松、深厚的

砂壤土生长最好。

二、栽种技术:

桉树造林主要采用植苗造林,穴状整地,穴大50X50X40厘米,造林密度在

1.5x2米至2x4米之间(即83-222株/亩),现在大多用10-15厘米高的容器苗造林。

5

苏柳

一、适宜的气候与土壤:

长江流域及华北平原凡地下水位在1.2-2.8米、没顶时间不超过30天的江河湖滩

地均可以。

二、栽种技术:

苏柳造林主要采用扦插造林,造林密度在1x3米至2x4米之间(即83-222株/亩)

6

马褂木

一、适宜的气候与土壤:

马褂木适应性广,分布区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温12-18C,能耐- - 20C的低温。

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海拔600~1900米。土壤为黄壞或黄粽壤,PH 值4.5-

5.5,马褂木生长中速,幼年耐阴,长大后喜光。喜肥沃湿润,在肥料充分、水分适宜的情况下更能发挥马褂木的速生特性。

二、栽种技术:

秋末冬初炼山,清除杂灌草,穴状整地,穴的规格是60*60>50厘米。造林密度

为株行距2.5x3.0米(即每亩88株)或株行距3.0x3.5 米。

7

龙须草

一、适宜的气候与土壤:

适生长于阳坡,但也可以生于阴坡和稀疏的槐林、枣林间。广泛分布于各种类

型的土壤,如砂土、言碱土、砾石土。生长最差的是第四纪红土红壤,最适宜生长

的为石灰岩发育的PH值为7--8.3的砂壤土和砂性土。如要获得高产,则必须种植

于土壤肥沃且土层厚的土地上。适宜的生长地势为缓坡地、陡坡地和非积平地。

二、栽种技术:

冬季前清除杂草灌木,沿等高线穴状整地,穴的规格是20x20>20厘米。5月上

旬雨后或小雨天用实生苗带土移栽。亩栽基本苗头3500至4000蔸,即株行距(0.5-

0.55) x (0.3-0.35) 米,8株/蔸。

本文仅限行业学习交流之用,版权、著作权归原载平台及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