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史上最仁义的皇帝,死后全国百姓披麻戴孝,敌国为其建衣冠冢

 疯癫史鉴 2020-03-10

古人常说,人死留名,雁过留声。从古至今,大部分人都渴望青史留名,得到后人的认可和敬仰。比如康熙这个清朝历史上有名的圣君,谥号中就有很多溢美之词。比如,恭、孝、仁等。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经常出现。不过,真正担得起仁字的皇帝,却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是沽名钓誉之徒。

很多人认为,在我国历史上,最仁义的皇帝就是宋仁宗赵祯,他死后全国百姓披麻戴孝,敌国为其建衣冠冢。赵祯去世于公元1063年4月30日,老百姓得知这一噩耗后嚎啕大哭。这种悲痛的情绪,在京城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按照《宋史》的说法,宋仁宗去世时,京城百姓除了哀悼之外,还焚烧了大量的纸钱。浓浓的黑雾弥漫了整个京城,似乎要把太阳都挡住。有一个官员去四川办事,结果发现山村里的妇女,全都披麻戴孝为宋仁宗哀悼,看起来特别的悲伤。辽道宗耶律洪基得知此事后,当着宋朝使者的面,嗷嗷的哭了起来。

此后,辽道宗耶律洪基特别下令,让人为宋仁宗建立了一个衣冠冢,后来的辽国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从历史关系来看,宋朝和辽国可以说是一对老冤家,两国经常发生矛盾冲突。那么,宋仁宗为何能让辽道宗如此另眼相看呢?宋仁宗为人宽厚,执政以后一直在严格约束自己,从来都不会滥用权力。

有一次,宋仁宗在皇宫里散步,他回头看了几下,匆匆忙忙的跑回寝宫,让嫔妃给自己倒了一杯水解渴。妃子递过水杯后,疑惑不解的问道,您身边那么多随从,为何不让他们取水呢?宋仁宗回答说,他之前回头看的时候,发现手下随从没有携带水壶,如果直接向他们要水的话,可能会导致某些随从受罚。

也就是说,宋仁宗宁可自己麻烦一点,也不随便处罚身边的下人。这种宽厚的性格,在宋仁宗的政策中,也经常体现出来。因此,宋仁宗执政时期,国内的经济和科技,一直都在高速发展。宋仁宗的宽厚,不仅惠及国内百姓,而且还得到了辽国人的认可。宋仁宗画像传到辽国时,辽道宗曾感慨说,如果我生在宋朝的话,顶多在宋仁宗身边做一个随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