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不是喊口号的国家,英国崇尚科学,敢讲“最坏的预测死亡50万人” ​

 柏涂hyzvi9113s 2020-03-10

英国 321 新增43死亡5新增2人。

现在是310日凌晨3点。我正在写着这篇文章。

我从worldometer 网站上抄录的数字下面是此网站此时更新的确切数字伦敦,310日凌晨2.08 )

现在covid-19病毒已经扩散到全世界115个国家。

疫情一览表

全世界总数114,422

死亡总数:4,027

痊愈人数:64,081

目前的患者人数:46,314

中国80754 ,增加19,死亡总数3136 ,新增17现在的重症病人尚有4794人。

中国已经快走出疫情的隧道指日可待。

意大利9172 新增1797 , 死亡总数473,新增97人。死亡率达到4.96%

意大利的疫情形势已经失控挣扎中意大利总理孔特宣布全国封闭措施人们不得外出停止一切夜生活。

他说:“ 引用丘吉尔的演讲中说的话这是至暗时刻但是我们将战胜。” 

意大利给欧洲带来极大不安。

现在意大利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

南韩 7513新增35死亡总数54, 新增1人。死亡率为0.71%

南韩患者人数庞大但是死亡率一直不高这几天疫情在逐步减缓说明目前政府的防控有效不过留待继续观察。

伊朗 7161, 新增0,死亡总数237 , 新增

这个神权国家政府发布的数据看看就好。

日本 530,死亡9没有新增人数。事实说明问题日本政府的防控能力经得起考验。

新加坡 160新增10无死亡痊愈93人。

李显龙总理決策果断有效深得民心至今无人死亡防控力亚洲第一名。

台湾 45无新增死亡1无新增。在疫情大流行中数字说话台湾应对能力在亚洲是数一数二举世瞩目。

美国 708新增4死亡27新增1人。

美国现在有8宣布紧急状态。预估形势严峻及恶化患者人数会大幅增长。

美国众议院已经批准83亿美元投入疫情防控和研发疫苗等工作中去。

昨天美国股市大崩溃引发全球股市断崖式大跌。这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

德国 1224无新增死亡2无新增。

法国 1412无新增死亡30无新增。

澳大利亚 93死亡3人。( 每小时数字都在变化,我写文,却赶不上数字的变化。)

我们来看看英国的病毒防控形势。

可以和世界上的各国做一个客观的比较。

至今英国 321 新增43死亡5人。

已经完成25000多人的检测。

英国首相强生和政府首席医学官表示英国目前仍然是处于围堵和遏制第一阶段还没有到第二阶段。政府密切关注着形势将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最坏的传播高峰还在前头。

围堵阶段主要是及时诊断并追踪和隔离所有密切接触者。

如疫情进一步恶化出现广泛的社区传播则考虑转入防疫第二阶段即拖延和社会隔离阶段相关措施包括休学、休市、休工等等。

许多华人家长和留学生都很担心种种猜测在传播。

我在此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1,英国不是喊口号的国家英国也不是说大话的国家。

英国有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优良传统。

从政府到科学家对待公共卫生事件都抱着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有一整套的循证决策的科学方法和规矩讲究科学实证实事求是严谨细致会从全局思考而及时调整。

每一阶段都有具体的安排和部署落实到位。

循证决策”,这是关键词。

2,英国政府有首席科学顾问和首席医学顾问的制度他们组成一个英国顶级专家学者的团队开展具体工作。政府听取他们的建议再结合全面的形势而做出决策。

例如英国政府听从专家意见设立了各地的检测中心要求有轻症的民众不要去诊所和医院而是自我隔离打电话会派人上门检测或者送你去专门检测中心。

这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

武汉的疫情初期阶段大规模的传播就是发生在拥挤的医院里。

2,英国有强大的科研实力。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 2 月初就出台了一个研究计划拨款 2000 万英镑用于开展疫苗、药物以及流行病学研究。

近期政府又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加快研发步伐和力度。

牛津大学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众多在研究疫苗和疫情预测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一月中旬帝国理工的一个团队根据有限的海外感染人数数据较为准确地评估出了武汉的疫情。

牛津大学的传染病研究实力非常强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现已小批量生产可能 56 月份就可以进入人体试验。

此外牛津的一个团队和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团队合作共同参与瑞德西韦临床试验。

这也是为什么政府第二阶段要实施拖延术的原因之一。

根据英国太阳报报道

英国科学家们寻找一种冠状病毒疫苗正在以3500英镑/1招募24个志愿者来做人体试验。

3,英国政府和地方各级的组织能力都很强大和实在。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卫生健康部大臣说目前正在招聘300万人参与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 包括参与NHS医院工作和各地扩大的电话台服务和上门服务等等。

听到吗 - 300万人志愿者

并且马上要制定法律保护他们的利益因为他们有被感染的危险。

英国社会的自治能力很强各社区各慈善组织各行各业都动员起来。他们都有自己的套路存在着长期的传统。

而每个学校的老师都在教孩子们如何防护自己。。。

4,信息公开透明就不会造成恐慌。

此时面对残酷的疫情知情权即是生命权。

英国政府在政府网站上及时公布疫情信息并且宣传个人如何防护。

这样就有权威性一致性。

所有的媒体都在积极地和及时地报道这些信息和讲述基本的防疫知识。

所有的媒体都在反复强调注意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应该用手肘掩盖住自己的口鼻应及时处理掉手纸及时热水洗手每天消毒手机二三次。。。

如果你有最最轻微的不舒服的症状立即自我隔离在家不要外出马上打电话给111,要求检测。有人会上门来看望你的。

( 对于戴不戴口罩是你个人的选择如果自己觉得有必要就戴上。现在有愈来愈多的人戴上口罩了。)

而政府强调每天多次用肥皂用热水洗手,20-30秒。

事实证明此病毒的传播力很强会通过口沫和密切接触来传播。

病毒粘附在物体表面上可以存活几小时到一天。

这就是我们要反复洗手的原因。

英国外交部对公众说现在不要出去旅行。

5,如果围堵失败就会釆取封闭政策” - 关闭学校停止公共活动让人们在家工作禁止旅行。。。

目的就是隔离”,减少传播同时医治患者和拖延疫情扩散的时间。

拖到春末夏初,NHS医疗系统有更多的资源来接受更多的挑战。

我想这也说明现在的NHS 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接受大批量的患者包括隔离床位和医护人员设备设施等等。

昨天英国政府首席医学顾问惠蒂教授表示政策的更改可能会在未来1014天内发生。(所以我们还有几天可以做准备。)

他说人们在出现很小的轻度症状后就要求自我隔离七天。

他说现在将对所有重症监护患者以及任何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医院中的病人进行测试。

英国首相强生和惠蒂教授说老年人待在家里为好不要出去保护自己避免感染。

6,一切都是为了减少死亡率。

推迟病毒传播的高峰期。

英国政府敢说最坏的形势 - 最高峰之时可能会有五分之一的劳动力因病不能工作。

最坏的结果可能会造成50万人死亡。

政府在吓唬我们吗这是预警。

这是政府的首席医学顾问的公开预测。他说通过努力可能不会发生这样严重的数字。

但是他要我们直面现实 - 这次疫情的严重性稍微轻忽就是大批量的生命的消逝。

尤其是年老有病的人。

这是残酷和真实的现实。

敢说真话的政府和科学家才值得信赖。

政府相信民众的判断力民众也就会相信政府的谋略和决策。

民众才会纷纷去买肥皂洗手去买消毒水进行物体表面的消毒才会自觉地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

所以我们看不到英国民众的恐慌失措抢购打架等等现象。

今天晚上8点半我又去了我家附近的“Waitrose “ 超市。

正好看到超市职工在补充厕所卷纸供应不成问题。

药品也有我拿了6(3盒扑热息痛和3盒阿司匹林),付款时才得知限购每人只能买3盒。但是可以明天再来买。

各种食品供应充足没有问题。

有些物品的价格在打折正常。

这几天我会买多一些食物准备安安心心地做一个月二个月的宅女我本来就是宅女一枚习惯了也享受独处的自由和安宁有许多事情可做。

我有那么多的微信朋友和读者遍布世界各地每天都有看不完的短信和资讯所以宅家却不会孤独。

我很感动有那么多的朋友真诚地关心我对我说温暖的话精神上陪同着我。

但是我也有很担忧的事情搁在我心头放不下。

前天下午我的女婿和我聊了一下用手机

他告诉我:“我的二个同事已经受感染被隔离了。

他是肺科专家,consultant ,医学博士在伦敦的某个大医院工作。

他现在是在第一线工作他为他的那二个同事不安他也感到压力。

我很吃惊:“ 那么伦敦的医护人员也发生感染了!”

中国有3000多个医护人员受到感染26名死亡。

为什么英国的医护人员也会中招也会被感染

我想大概在几周前伦敦医院还没有高度警惕没有全身防护。病毒的潜伏期长患者不知觉医生也不知觉。。。而病毒传播已在进行中。

医生和护士都有潜在的危险受到感染。

我只能反复叮嘱他小心。

他却叮嘱我要小心从外面回来一定要好好洗手不要和人接触。

他又交代我:“ 如果我被感染上这样做。。。” 

你一定要百倍小心的!” 我说。我吓了一大跳。

天哪原来不是我有危险而是他比我更危险。

这一场大灾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机会去思考 -大到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小到我们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二个月之前谁会想到

我再也想不到这样的灾情会联系上我和我的家人突然一瞬间心里发毛颤抖起来。。。

不会发生不会发生的。。。

原来病毒离我们这么近啊。

真正的非常时期。

真切地感受到这不是一场小规模的战斗英国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正在尽最大限度的努力争取以最少的代价打赢这场战役。

最恶劣的高峰还没有来到。

作者简介

伦敦CC,来英25居住伦敦切尔西。一支笔畅写英伦趣事趣闻个人随想杂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