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彩色玻璃邂逅绘画,我仿佛看到了治愈之光!

 木易斋 2020-03-10

作为宗教文化与艺术审美结合产生的瑰宝,彩绘玻璃在中世纪时期和战后均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

教堂的彩绘玻璃通过光与空间营造神圣氛围的手法为近现代艺术家带来了许多灵感……

当教堂的彩绘玻璃遇到平面设计,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彩绘玻璃,是什么?

彩绘玻璃(stained glass)是中世纪最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既可以由彩色玻璃切割、镶嵌、拼合,也可以在表面用特殊的颜料绘制,再经过低温烧制而成。

在其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它几乎专门用于教堂等宗教建筑的窗户,现代彩绘玻璃艺术作品还包括三维结构和雕塑

作为一种材料,彩绘玻璃是通过添加金属盐或绘画颜料而着色的玻璃;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和手工艺,则涉及到图案拼接的设计:切割的玻璃片经由工形铅条粘连镶嵌,拼接成图案。

在西欧,彩绘玻璃是中世纪留存至今的主要绘画艺术形式之一。在这篇文章里,“彩绘玻璃(stained glass)”特指教堂彩绘玻璃。

彩绘玻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拜占庭时期

公元7世纪,彩绘玻璃花窗开始被用来装饰修道院和其他宗教建筑

公元8世纪, 除了教堂保留的彩绘玻璃镶嵌之外, 欧洲的彩绘玻璃工艺几乎销声匿迹。

11世纪后,以高大的彩绘玻璃窗为特征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发源于法国,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在欧洲各国扎根。

随着生产技术渐渐进步,彩绘玻璃很快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不断成熟,于12、13世纪进入经典时期,14、15世纪到达巅峰,留下了诸多辉煌灿烂的作品。

彩绘玻璃都应用在哪?

作为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特征之一,彩绘玻璃与哥特式建筑结构形式相得益彰

哥特式教堂结构主要有三个特点:使用肋架券、飞券和尖券,因此哥特式教堂整体显得高大且纤细。

由于有了飞檐和扶壁的支撑,教堂从此不再需要厚重的墙和柱,因而彩绘玻璃窗高大垂直、精致繁复且遍布墙壁的彩绘玻璃窗成为了可能。

彩窗通常有两种形式:高大拱形的柳叶刀窗户和圆形玫瑰窗。彩绘玻璃被描述为“照明墙面装饰”、“光的绘画”。由于玻璃生产的技术限制,彩绘玻璃的制作手段通常是采用拼接镶嵌的方法,破碎中形成统一。

另一方面,教堂彩绘玻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传教布道,作为“文盲的圣经”,它背负着宗教性的多重功能。

为了方便阅读,彩绘玻璃在内容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即是叙事性。其次,宗教神学在彩绘玻璃中最强烈的体现就是:对光的追求

在中世纪美学、科学与神学思想相结合的背景下,教堂追求用彩绘玻璃塑造出神圣的宗教氛围的效果。


新时代,新创造!

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等,教堂数量逐渐达到饱和,新教堂修建的需求日渐减少,彩绘玻璃艺术逐渐被其他形式的绘画艺术取代,在18世纪几近衰亡,使用率不断下降。

这种低迷的情况在19世纪得以改变。

法、英、德都对彩绘玻璃进行了一定的复兴,多为教堂修复所推动,虽风格各有不同,也有些许创新,但依然多为对中世纪的模仿。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风格、工艺品运动风靡一时,彩绘玻璃在制造工艺上获取极大突破:约翰·拉·法吉(John La Farge)发明并注册的Opalescent Glass(混色玻璃)、蒂芙尼(Louis Comfort Tiffany)的Favrile glass(法夫赖尔玻璃,又译为虹彩玻璃)、平板玻璃的创新发展等。

战后彩绘玻璃艺术家峰起,捷克、德国尤其领先。

还有一批抽象派画家如马蒂斯、也在彩绘玻璃领域延伸了绘画之美。这些都使彩绘玻璃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

与绘画的碰撞!

一切艺术形式都有其产生的语境,绝非孤立,且充满偶然与巧合。

如果说中世纪时期彩绘玻璃作为主要绘画形式之一走在艺术前端,那么文艺复兴以后的彩绘玻璃则是在被各种兴起的绘画形式、风格所影响着,彩绘玻璃本身就是绘画的一种特殊形式,他们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共通性,在这种关系的交融中,迸发了无限的灵感启发。

看待事物的眼光应是历史的、辩证的,唯有在历史和风格的流变中才能一窥彩绘玻璃的艺术生命力、也唯有通过关注它与别的艺术形式之差异才能发现其价值。

永恒的主题:光与崇高

近现代对于彩绘玻璃的创新纷繁复杂,此处仅以德国战后(20世纪中后期)彩绘玻璃艺术家群体为例,作为现代化彩绘玻璃艺术家的代表。

当技术突破了各种尺幅、功能和颜色的限制后,彩绘玻璃中某种表现手法的扬弃就成为了探究的重点。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艺术家都保留甚至强化了铅条的存在感,并且十分一致地选择了黑色的铅条作为分割,这种手法被艺术家在实践中所选择并保留,这表明在光的强化下,线条的张力被艺术家所意识到了。

这一点在绘画上颇为重要:以德国艺术家Johannes Schreiter为例,不论是用线条的粗细变化与节奏来强调秩序感的打破,还是以刚硬的线条勾勒色块以加强趋势,线条都是其画面构成的主要力学因素,而黑色则更显张力。

在其他色彩极为通透光亮的时候,唯有黑色的线条使光芒具有形状、从而具有意义,同时在强与柔的力学对比中使光线的崇高感得以展现。

△Johannes Schreiter为Sankt Margareta创作的彩绘玻璃

△Johannes Schreiter为米绍新教教堂创作的彩绘玻璃

同时,材质也是彩绘玻璃区分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键——玻璃显色均匀,色块整体统一,并且玻璃自身具有不同厚度,能够被观者所感知,因而视觉层次更加丰富,这是任何其他绘画形式难以达到的。

另一方面,由于明确结实的线条使每一个色块具有清晰的形状,构图中的色块更具张力和冲击,在光线的加强下,巨大的尺幅往往使人心生崇高。这一点在色域主义中也能略见一二。

△Wilhelm Buschulte的彩绘玻璃

不论是哥特式教堂还是现代教堂的彩绘玻璃窗,都以宏大的尺幅向上的趋势为特征。

以传统哥特式为例,不论是尖拱的柳叶刀型窗户还是垂直式的条幅,都将视线向上延伸,构成了一种民众向上仰望企盼神明降临与光芒从高处降落的互动性,强化了崇高感。近现代彩绘玻璃艺术则使窗户保持巨大的尺幅,与观者形成鲜明的力量对比。

彩绘玻璃窗有一个很鲜明的的艺术特点:重复性。从繁复的装饰图案中可以一窥,哥特式独特的仪式感是通过数量上、形式上的重复与放大实现的。

在艺术家的作品里,这种重复性中又加入了变化,意味着秩序与打破的辩证关系,不但保持了艺术的形式感,还在数量达到一定高度时,使崇高感得以强化,甚至有时更有意外的戏剧性效果,比如安迪沃霍尔的许多系列作品

△Johannes Schreiter用重复的心电图表示一个人的生命

△Brian Clarke的彩绘玻璃作品


辩证的视角:空间的湖面

绘画常因为其创作的过程而被看做充满时间概念的作品、永远尚未完成的艺术,带有时间维度的一些特点;而彩绘玻璃从制作到成型的过程则是固态的、确定的,更具空间纬度的作品。

光透过彩绘玻璃在空间中将色彩定格,观者的视线不仅聚焦于二维的玻璃平面,也关注于三维空间中的彩色光线。彩绘玻璃带来了空间上的审美体验,富有公共装置的艺术特征。

英国公共艺术家Tom Fruin便利用了玻璃、观者和光线的互动关系在布鲁克林大桥公园设计了一座玻璃屋Kolonihavehus,将“内”与“外”倒置,使彩绘玻璃的观看方式被赋予新的解读。

玻璃与铅条这二者又是这件装置中另一种有趣的关系:透光的部分将观者引入多维的空间感受;而黑色铅条是毫不透光的、一维的,这样的相对关系出现在同一平面使彩绘玻璃的空间表现力更加丰富。

△Tom Fruin等设计的玻璃屋

彩绘玻璃被强调成了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将光线引入、塑造了它所赋予的空间;同时在其表面凝聚着实时变动的光色,就像是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湖面,绵延不止,流光溢彩,这样的观点倒与相对、虚实的空间观念所契合。

这一点,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美学也有所体现。

空间的塑造由光线产生,彩绘玻璃本身随着不断的应用和解读被赋予了光的象征,彩绘玻璃在空间中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其自身就蕴含着无穷的可能、引发无尽的想象

这种丰富的可能性是它不断被艺术家引入更多不同的场所中的关键,也是彩绘玻璃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写在最后

中世纪的人们通过宗教,探寻不可理解、无法思考之事,通过艺术架起了桥梁,因为其终极关怀超越现实的指向使其艺术形式独具张力

哥特式艺术的魅力无法离开中世纪晚期这一语境,理性曙光尚未出现的黎明。

现在,尽管宗教观念已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但彩绘玻璃窗用独特的方式把物质层面的艺术品与精神层面的追求相结合,成为凝固的信仰

如果说技术和绘画语言是艺术的厚度,那么精神力量必然是其高度,这两者的高度统一正是艺术所应追求的目标。

现代艺术家在形式上的不断尝试和实验,在新的语境中探索彩绘玻璃艺术的生命力,其实是对于媒介和材料的反观和超越

彩绘玻璃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艺术,这既是说每件彩绘玻璃作品因其独特而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表达了其因形式背后无可复制的思想而保有持久的生命力。

作为一种成熟的艺术语言,彩绘玻璃的生命力应当在同其他艺术语言的融会贯通、相互启发和冲突对立中寻找。

同时,面对一种艺术形式,最好的态度是理解,并在超越与回归的辩证中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1.任祖娴.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价值流传与赏析——以彩绘玻璃花窗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10):28-29.

2.朱娅.论歌特式教堂的玻璃艺术[J].国外建材科技,2007(03):130-132.

3.周志.从彩绘玻璃看哥特式艺术的审美特征[J].装饰,2009(11):32-39.

4.马丁·坎普主编,于军珉译,《牛津西方艺术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版,第127页。

5.祁璟. 传统玻璃镶嵌画的艺术形式在现代装饰画中的审美价值及运用[D].四川美术学院,2018.

6.周志,张夫也.论哥特式教堂彩绘镶嵌玻璃窗艺术产生之原因[J].装饰,2005(12):16-17.

7.徐文君. 自然光的运用及启示[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编辑 | 三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