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安石艺术再创造《梅花》,七言律诗集句一气呵成

 milano1895 2020-03-10

众所周知,王安石最为出名的梅花诗是那首五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寥寥数笔大赞梅花凌寒绽放的高洁,言及自身处于艰难险阻中,仍然能够坚持操守的品格。

王安石艺术再创造《梅花》,七言律诗集句一气呵成

北宋宰相王安石

历数王安石的那些梅花诗,或托物言志,或排遣孤单,或与友同游等等,其中这首《梅花》堪称精彩绝伦,浑然天成: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写出了豪门富贵宅院中的一树梅花,花开花落无人赏识,幸得有暖暖春风的怜惜,一年一度归来探望。诗人心中大抵有些惆怅无奈,不过依然心怀感激春风的到来。诗意浅显易懂,言语自然朴实,丝毫不见任何雕琢的痕迹。

王安石艺术再创造《梅花》,七言律诗集句一气呵成

假若你常读诗词储量丰富,定然会发现这是一首集句诗,诗中四句皆来自前人的古诗词当中,这便是在宋代发展成熟的集句诗,而王安石本人据说是律诗集句的鼻祖哦~

集句诗:诗词领域中的一朵大奇葩

集句自古有之,拿到今天来说,就是艺术加工再创造。如果忽略网络上各种文字改头换面、生搬硬套之类等洗稿行为带来的糟粕,单就文学艺术而言可以成为一种优秀的创作形式。

譬如毛泽东同志的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可不正是引用了诗鬼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诗义截然不同,可算作是古文今用,艺术再创造的典范,且比原作更加广为流传呢!

王安石艺术再创造《梅花》,七言律诗集句一气呵成

譬如苏轼的那一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明明是在写春日百花凋零的凄凉,自我安慰天涯很快就会长满芳草,春天再度归来。流传至今却演变成了“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的网络用语,世人大多忘记了原来的意思,精华与糟粕,各人心中自有定论。

古代的集句诗要求:在现有的诗歌当中提取诗句,构思巧妙结合成篇,创作出的诗文要求有崭新的意义,并且符合诗词格律,要求浑然天成、无拼凑雕琢之气!此前已有丰富的前人诗歌遗产作为底蕴,所以宋代文豪多有创作,众人争相效仿,成为一时流行,百花绽放。

王安石艺术再创造《梅花》,七言律诗集句一气呵成

宋代集句诗校注出版

解析王安石《梅花》的再创造过程

《梅花》的四种情绪

第一句取蒋维翰《春女怨》中“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王安石将少女的心中愁闷孤独引发的“怨气”,作为自己的梅花诗开篇伤感无奈的基调。

第二句取严惮《惜花》中“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王安石提取的是一个问句,纠结中的可惜与迷茫交错而生的“怜惜”,化作顾影自怜的惆怅,孤芳自赏的落寞。

王安石艺术再创造《梅花》,七言律诗集句一气呵成

为谁零落为谁开?

第三句取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中的诗句:“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王安石提取的是轻易折断柳枝非是惜花人,有春风为伴的杨柳心中自由无限“感激”之心,油然而生的希望之情。

第四句取宋初瞻光茂妻的《寄远》:“争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王安石取诗中妇人心中所想,“盼望”丈夫可以像春色一样一年回来一次的急切心情,化为己用,盼望之余静静“等待”

王安石艺术再创造《梅花》,七言律诗集句一气呵成

王安石创新性地结合了“怨气”、“怜惜”、“感激”、“等待”四种内心的情绪,奇思妙想,珠联璧合,正应了那句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引用原作的四首诗原意都不在梅花,偏生结合在一起让我仿若看见了,清高无尘的梅花与春风作伴的情景,赋予了大自然人类的情绪,四季轮回更加灵动了。

艺术再创造的意义所在

宋叶大庆《考古质疑》提到关于集句诗:

“浑然天成,初无牵强之态,往往有胜如本诗者。”

其意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要用心创作,做到状物抒怀、一气呵成的境界,那便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与“旧曲谱新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人的艺术再创造,不单单是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宋代以后的元朝戏曲盛行,集句诗在各种各样的戏本上大放异彩,如汤显祖的《牡丹亭》、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存在大量集句诗,以至于反复吟唱,回味悠长。皆是因为所创作之集句诗宛若天成,一切情感尽付诗中。

王安石艺术再创造《梅花》,七言律诗集句一气呵成

古人的艺术再创造,不限于诗词,还有书法、绘画等涵盖诸多艺术。

譬如北宋文豪苏轼,多有艺术再创造之举。他自成一家的书法风格,早年自王羲之,后融入颜真卿、杨凝式等人的风格,融汇贯通后成为“宋四家”。苏轼在宋词的基础上改革词体,倡导以诗为词,诗词一体,命名“苏词”,把宋词推向了高峰,成为与诗并重的一种体裁。苏轼还常常化用白居易的诗句,谁又能否认这不是艺术再创造呢?

后记

王安石艺术再创造《梅花》,七言律诗集句一气呵成

时至今日,艺术再创造的做法仍然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集句诗体裁的形成,只是千年历史中二次创作的一叶扁舟罢了。基于前人宝贵的经验财富加以创作,使之成为符合今时今日情形的想法以及行为做法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传承底蕴正在逐渐流失,正待今人群策群力,加以研究创作,令经典得以永流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有机会更进一步的!

你可有发现其他有趣的艺术在创造典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不见解,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