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在逻辑谬误里(杜课907期)

 陆增辉 2020-03-11


文 / 杜课

1

话题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逻辑列为7门基础学科中的第二门,仅次于数学,足可见其重要性。遗憾的是,逻辑学在中国没有得到重视,很多中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人们常常依靠最原始的习惯来思考,逻辑谬误无处不在。

学者宋怀常曾在其著作《中国人的思维危机——中国教育扼杀了中国人的思维能力》里指出了日常生活中“中国人思维的五大逻辑缺陷”:

1. 概念模糊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而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

当人们讨论某个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概念。如果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那么后面的问题讨论下去也没有意义,因为他们谈的是不同的东西。

比如,有人提到: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提出的很多条款都是笼统和模糊的,比如:美国应该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什么叫“应该”?什么叫“更多”?什么叫“管理人才”?怎么样算“培养”?每一项都是模糊的,双方都难以执行,“应该”做的事情,不做也可以呀。

2. 不懂集合概念

中国人的集体观念比较强,这就产生一个普遍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往往是批评个人就等于批评集体;批判集体就等于批评集体里的每一个人。

比如,我们说南方人善于做生意,这里的“南方人”是集合概念,但不代表每个南方人都善于做生意;再比如,我在这里谈到的“中国人缺乏思辨力” ,这里的“中国人”是集合概念,并不说明每个中国人都是如此。

3. 类比推理,生拉硬扯

中国人在生活中使用类比时,经常会忘记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经常把类比的结论当成了必然。过多地使用类比,说明一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不善于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论证,不用类比,他们便不知道如何去说明一个道理。

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

4. 非黑即白,二元思维 

只看到事物的相反的两面或两端,忽视了其他方面或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情况,而其他方面可能很多,中间情况也往往是最普遍的。

对待历史问题上,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比较明显,很多中国人把历史人物分成明显的好与坏两类,将好的神圣化,似乎他们是没有缺点的完人;将坏的妖魔化,似乎他们一无是处。

5.乱立靶子,错误推理

我们在与人的讨论中有时会发现这种现象:你说的话明明不是这个意思,但某人却认为你就是这个意思,然后他根据这个错误的理解对你进行批驳。

比如社会学家李银河曾多次谈到同性恋的问题,有个人在网上发评论说:“我认为,同性恋不宜提倡。”李银河从来没有说过要提倡同性恋,只是说政府和公众要正视,而不要装作看不见而已。但这位教授的逻辑是:你替同性恋说话,你就是提倡同性恋。

以上内容转载于——公众号:再建巴别塔《中国人思维的五大逻辑缺陷,BBC用一部趣味纪录片给解决了》

2


讨论题

1.本文所指的诸逻辑谬误,你的日常生活中、你目睹的案例中是否出现过?试举例说明。

2.关于常见逻辑谬误的类型,你还有哪些补充?

3.如果说逻辑谬误是中国人常见的思维缺陷,你认为它们是由什么催生和决定的?有人认为中国教育扼杀了中国人的思维能力,你是否认同?请以图书、训诫、电影或电视剧等举例说明。

4.如果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如何进行逻辑思维锻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