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先锋基金财富号”)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详细分析了基金投资的一些操作思路和新的认识(详见财富号2月21日文章)。以大量数据和事实证明,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来讲,放在一个较长的投资期内,比如30年,基民们是如何较轻松实现年化8%—10%的收益。 那么,怎样使自己平均投资收益达到10%—12%呢? 其实,这已经非常难了,如果你能一直保持平均每年12%以上的水平,那么30年后,你的资产将会变为30倍(100万变3000万)。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一个神奇的基金投资方法: —— “脉冲式投资法” 脉冲投资法是近几年在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投资策略。在国外,各大金融机构通常用这种方法,为高端家庭定制财富管理计划,收益显著。由于国内可供配置的金融产品不多、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经验不足,为便于理解和演示,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整和简化。 1.适用对象:主要是针对家庭客户,有稳定的现金收入,并进行资产配置投资。简单来讲,50%资金投入股票类基金;25%资金投入债券基金;25%投入现金类理财产品。当然,还有一部分家庭会投入保险类产品,但主要是健康类,不建议投资分红产品。 2.投资规则: (1)以七年(也可以是五年或十年)为一个投资周期。 (2)首先,确定自己的可投资金额,这个很重要。这个投资金额,不是你现在可支配资产总额,而是要以你未来7年内,预计获得的可支配收入为限。比如你每个月收入节存1000元,七年就是84000元,由于你未来几年的工资收入会有递增,比如能存到10万,这就是你目前确定的投资金额。 (3)将你目前可投入金额做为A类资产,投资股票型基金;每月节存的钱做为B类资产,投资债券基金或现金理财产品,一方面是家庭资产配置,另一方面,可临时用于A类资产周转。 (4)期初,将A类资产一次买入股票型基金(可以分散买3-5只产品),并以此为基准值。每个月底,当资产净值上涨到30%以上,卖出10%,投入B类资产;上涨到60%以上,再卖出20%;以此类推,涨90%,卖出30%。。。 (5)当资产净值较上一次操作时的资产下跌了15%,则借用B类资产的40%,追加投资A类资产,并重新此为基准值。 (6)7年到期后,重新进行资产分配,开始第二轮投资。比如,7年后你有A类资产50万,B类资产30万,共80万,但你未来七年预期可节存资产只有30万,那么你重新确定的A类资产金额最好为55万左右。 3.注意事项: (1)严格按月底净值做为操作依据。比如,这个月15号净值已经上涨30%以上,但你不必做任何操作,因为到了月底,有可能会降到20%,但也有可能会涨到50%。记住,你是做长期投资而不是投机。 (2)只在下跌操作时,重新调整基准值,上涨时不用调整基准值。 案例演示: 情形设计:小明目前有10万元(A类资产),准备买入股票基金;同时,每个月工资收入除去日常支出处,还可存1000元(B类资产)。 投资标的:客观起见,不便于拿某个具体的基金产品举例。因此,我们以沪深300ETF二级市场价格作为基金产品净值进行演示,投资周期为七年。 操作方式:每个月底,进行一次涨跌幅判断,如满足上述条件,进行相应的投资操作。为便于计算,B类资产在投资期间的理财收益忽略不计。 收益计算:每次以总资产须扣除当时B类资产累计金额后,按年化进行收益率计算。比如,2年半以后,总资产为18万,需扣除B类资产3万元(30个月*1000元),按2.5年的年化进行收益计算,即(15/10)^(1/2.5)-1=17.6%。 根据上述假设,投资收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1.300ETF产品七年内上涨70%,年化收益率7.88%,这个收益率还算不错。 2.A类资产七年内上涨97%,年化收益率10.17%,基本达到了7年翻倍。 3.虽然10%多已经很优秀了,但还是不到12%呀,其实你没注意到: (1)上述案例只是拿沪深300指数基金做为标的,但实际上,你投资的股票型基金,通常会跑赢大盘2%—3%,行情好的时候,会在5%—15%。这样下来,你的年化收益率是稳稳的保持在12%以上。 (2)如果你的B类资产不只是存在银行做理财,而是拿出40%—60%买一些债券型基金(年收益在6%—8%左右),你的这个收益还会更高。 总结: 1.买股票一定不如买股票型基金。不要再怀疑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行业进行非常成熟和完善,投资风险的把控是非常专业的,这是第一层风险过滤,使你的收益率达到8%左右; 2.长期投资其实就是在帮克服短期波动和投机心理的影响,这是第二层风险过滤,使你的收益率提升到10%左右; 3. 脉冲投资法,就是根据市场波动进行主动调整,不是简单的持仓或空仓,而是要一直保持仓位(维护你的投资组合的生命力),高峰时适当减仓,低谷时适当增仓,这是第三层风险过滤,使你的收益率再上一个台阶到12%左右,轻松战胜80%的基金产品! 本文的观点、分析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先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不得对本专栏内容或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