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老照片】--3993--七十年代末的广州生活,绿树成荫盘福路,传统美食烧腊店

 泊木沐 2020-03-11

【广州街头的烧腊店,排队购买美食的人们。】广式烧腊的历史悠久,烧腊店遍布广州的大街小巷。早在唐宋年间,广州厨师就将本地腌制方法与国外流入的灌肠制法相结合,创作出了中外闻名的广式腊味。烧腊属于传统粤菜,主要包括烧鹅、腊肉、叉烧等等。

【广州越秀区纸行路路口,正在出售蔬菜的小贩。】纸行街全长不足五百米,为古时西亚客商的贸易经营地(部分)。此地曾经纸行林立,纸业经营非常出名。民国十一年(1932年),纸行街扩建并改称纸行路。昔日的老街光景已不在,现无与纸相关的生意。

【广州越秀区惠福路,雨中的行人。】惠福路临近北京路,分东路、西路两段。宋朝年间,此地部分路段称大市街。民国八年(1919年),此地经改扩建,成为主要商业街道。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广州曾经被划分成二十八个区,其中就有惠福区。

【广州北京路,永汉五金交电商店门前。】宋朝淳祐四年(1244年),今北京路中部成为商业区,名为双门底。民国九年(1920年),拆城墙建新路,此地改为永汉路。六十年代中期,永汉路正式改称北京路。原永汉五金交电商店的建筑,今为北京路商业铺面。

【广州越秀区盘福路两边,根深叶茂的老榕树。】盘福路所在地原为西北城墙,该路全长近八百米。清朝时期,此地有个叫盘福里的小巷;城墙拆除后,将此地建成盘福北路;五十年代,改为盘福路。种植榕树在广州有着悠久的历史,现拥有百岁古榕树二千根。

【广州东风西路,放学的东风二路小学学生。】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现东风西路小学正式创办,时称保国民小学;后改为市立小学。五十年代中期,更名北区第一小学;六十年代,先后改为德宣西路小学、东风二路小学。八十年代初,改称东风西路小学。

【广州中山路地区,骑楼建筑。】唐宋年间,惠爱街已是繁华的古城东西轴线;清朝时期,广东都司、布政司等机构均驻扎于该街。四十年代后期,惠爱街改名中山路,自东向西划为一路至八路。民国七年(1918年),广州发展骑楼;十年间,建成骑楼街数十公里。

【广州越秀区应元路路口,泰山糖烟酒商店。】清朝初期,尚可喜(平南王)之子尚之信,在越秀山地区建造了应元宫,后毁于战火;清朝同治年间,在此修建了应元书院。五十年代初期,此地区修建了今应元路。图中泰山糖烟酒商店,现改为了泰山酒廊。

【广州越秀区沿江路地区,商店前的行人。】该路位置在珠江北岸,全长近三千米。鸦片战争后,此地曾有八旗兵水师营驻扎;故名八旗大马路。五十年代,这里修成正式道路;因历史悠久、位置优越,故商铺林立。《广州老照片,1978年。摄影:大卫·格莱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