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岁男孩连续2次骗警察,真相让人心疼

 艾格儿Egger 2020-03-11

作者:罗云霞

图片:pexels

来源: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上海一名8岁左右的男孩,连续两天在超市内闲逛,而且一待就是一整天。超市员工担心孩子出事,于是选择了报警。

可当民警询问小男孩父亲的名字时,小男孩竟说:「我爸叫司马光。」民警半信半疑,他却振振有词:「我们老家的都姓司马。」民警立即去查证,结果查无此人。
不仅如此,小男孩还谎报家庭住址,当民警送他到「家」后,对方家长却称根本不认识小男孩,民警又一次被耍了。
无奈之下,民警只得把孩子带回派出所,通过耐心沟通,小男孩终于说出了实情:爸爸根本不叫司马光,自己就是因为不想上学,又怕爸爸妈妈责备,所以才躲在超市里瞎逛。
不少网友感慨:
「孩子这么小就学会撒谎,还脸不红心不跳,长大了还得了?」
「连警察都敢骗,真该暴打一顿!」
的确,撒谎是大多数家长心中的一根刺,因为「撒谎」一词,早已被我们赋予了太多糟糕、不好的味道,甚至有着很浓的道德羞耻感。
可孩子撒谎,真的就是道德品质败坏吗?
儿童教育专家曾说,孩子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对应的心理原理。
孩子任何一种不良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未被看见的需求在呐喊:每一个喜欢撒谎的孩子,都有一个不被人发现的渴求。
 1 
孩子说谎背后,是你所看不到的无助
《少年说》中,一个初一的男生,在台上对老师和同学们喊话,说自己要改掉「撒谎」的毛病。
曾经,他听别人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为了让别人觉得他很独立,就到处哭穷;当听到老师说勤俭节约是好习惯时,他就天天吃同学的剩饭……
可是,当谎言被戳穿了之后,他换来的却是同学的讨厌与疏离。这次,他终于喊出了心声:他根本不想撒谎,只是想让大家注意他、喜欢他。
教育心理学认为:孩子撒谎,很大程度是源自于内心的无助和困惑。
很多时候,我们急于去批评教育孩子。那些教育的话孩子听到了,孩子想表达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一个做心理咨询的朋友,曾接待过这么一对母子。
母亲声泪俱下地控诉儿子的「罪行」:逃课、打架、成绩差,最关键的是撒谎成性,从孩子嘴里永远听不到一句真话。
可当朋友单独与孩子沟通时,却发现另有隐情。
男孩说,妈妈工作忙很少关心他,爸爸脾气暴躁,只要发现他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他痛打一顿,还因为他与妈妈吵架,摔门而去,几天不见人影……
听到孩子这么说,朋友感到莫名的心酸,紧紧地拥抱了一下这个男孩。
没有爱撒谎的小孩,只有没有准备好去理解孩子的父母。这样冷酷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内心的压抑无处躲藏,只能寻找别的发泄口。
而撒谎叛逆,就是孩子情绪发泄的出口,也是潜意识与家庭对抗,他不过是想获得父母的温情与关注而已。
李松蔚老师曾说:「每一句谎言的背后都有它的诉求,谎言是假话,但诉求是真的。」
孩子永远是这个世上最需要被关注的物种,他们渴望被专注地宠爱,被长久地呵护。
所以,当孩子撒谎的时候,我们先不要忙着去责怪孩子变坏了,而是要放下大人的成见去听一听谎言背后的需求。
孩子说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不作为、不关心、不理解。
 2 
孩子撒谎,不一定是坏事
《川川家长会》中,关于孩子撒谎,有位嘉宾提到了一个心理学名词——滑坡定律,即很多家长普遍有一种「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的意识。
换句话说,就是认为孩子今天撒谎了,以后品格就有问题了。
可事实呢?
专注研究孩子撒谎20年,来自多伦多大学的发展心理团队发现:
2岁孩子中,已有30%会撒谎;
到了3岁,撒谎率达到50%;
4岁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撒谎了。
也就是说,撒谎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所以,对于小孩子来说,撒谎和品格并不完全对等。从另一个角度想,撒谎是孩子大脑高度发展的一个表现。
一位网友曾分享过小时候撒谎的经历:
上小学时,父亲规定他不能看电视。有次,他偷看了,在父亲进门前赶紧关了,当父亲问他有没有看电视时,他本能地回答「没有」。可父亲发现电视机是热的,于是狠狠揍了他一顿。
 
接下来他学乖了,掐着时间看,尽量留出足够的时间让电视机降温,但父亲还是发现了,因为电视频道不是昨天关闭时的那个,于是又是一通教训。
 
最后他彻底学会了反侦察能力,在看电视之前先给客厅拍张照片,包括遥控器摆放的位置、电视频道等细节他都特别留心,以便恢复原状……
 
看到这,不得不承认,这个撒谎的孩子思维真的很缜密啊。
其实,撒谎的孩子都很聪明,但聪明不能用于撒谎,关键还在于父母的引导。
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严苛的惩罚不一定能帮助孩子诚实,相反,很可能把孩子逼得去说更多的谎言,让我们和孩子的心渐行渐远。
一个成熟的家长,要在心理上理解与接纳孩子,在行为上给孩子示范和引导,才能让孩子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诚实守信。
 3 
当孩子说谎时,我们如何做?
有位作家曾说:撒谎,就像孩子灵魂中的一次感冒,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能放任自流。
那么,孩子撒谎,我们该如何引导呢?

学龄前孩子的谎言,不必戳穿

有次,陪闺蜜去幼儿园接孩子,她4岁的儿子正与小伙伴们聊天:「我会功夫,我一个人能打100个人你信不信?」另一个孩子也不示弱:「我的爸爸才厉害呢,他是超级英雄,能带我上月球去玩呢。」
我与闺蜜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些孩子也太会「吹牛」了吧!
《儿童行为心理学》一书中认为:「学龄前会撒谎的孩子,是因为没有明确的道德观、是非观,在孩子的世界里认为自己舒服、高兴就是对的。」
年幼的孩子,分不清虚幻和现实,他们常常把自己想象、渴望的事情,当做真实发生的事情来对待。
面对那个脑洞大开,满嘴跑火车的小人儿,父母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一句「你不要说谎」来批评孩子,这样只会打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孩子多一些允许与倾听

澳大利亚记者伊恩在《天生会撒谎》里说:「如果7岁以后的孩子依然爱说谎,说明他的内心深感不安与恐惧。」
孩子撒谎,很大程度上是内心的恐惧在驱使他用谎话来保护自己。
撒谎自己身体不舒服,可能只是怕去幼儿园;
推了自己的弟弟或妹妹不承认,可能是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爱;
考试没考好,模仿家长的笔迹签字,可能是因为害怕被家长责骂。
每个爱说谎的孩子背后,其实都站着一个允许度极低的父母。左一个不同意,右一个不允许,正是在与父母一次次的互动过程中,孩子逐渐得出了一个认知——坦诚地表达需求、讲真话,肯定会「被责罚」的。
只有当孩子觉得被理解、被接纳且是安全的,他才能表达真实的想法,不再说谎。

孩子撒谎,鼓励比惩罚更有效

《家有儿女》里有一集,因为父母答应刘星得到第一名就奖励一个MP3,于是刘星拿了小雪的作文冒充得到了第一名的奖状。
后来刘星因为内心的愧疚,承认了错误,并跟老师说明了情况,把奖状还了回去。
本以为会被暴打一顿,结果父母知道后,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因为他勇于承认错误,奖励了他一个MP3,并告诉他,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亲子之间,最重要的不是父母用自己高高在上的权柄压制和管教孩子,而是紧紧拉住父母与孩子之间那条名叫「爱与鼓励」的线。
当孩子犯错时,那句「我爱你」往往胜过一切。
在爱与鼓励里长大的孩子,在面对问题时,他才不会退缩,更不会违心地撒谎。

END -

* 作者简介:本文转载于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3000万孩子的故事大全 ,爸妈的育儿宝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