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中午我们爷俩都准备吃饭了,进来了一位宝妈带着孩子找爷爷看病,坐下一问也不是什么大病,孩子5岁,就是反复感冒不爱好,一送去幼儿园就生病,吃了增强免疫力的产品也不管用,这次又是感冒低热,37度5,咽喉疼痛发炎、有点咳嗽。爷爷让孩子伸出舌头看了看,问母女两以前孩子感冒都吃了什么药,孩子妈妈说也就是清热解毒那些药啊,爷爷点了点头没说话,开了一个和解少阳的发散的方子,嘱咐她们吃3副之后再过来换方子。 ![]() 她们走后我问爷爷孩子发热为何不清热,而用发散的方法呢?爷爷说:你没看孩子的舌头肝脾区舌苔厚腻嘛,说明她体内的阳气没有升发起来,就是由于每次感冒都吃清热解毒的药,把阳气和病气都压住了,相当于身体里面进贼了,能消停吗,所以总闹感冒,需要用发散的方法把邪气发出去、把贼赶出去病就好了,以后也就不容易感冒了,《黄帝内经》说:“火郁发之”嘛! ![]() 3天后孩子妈妈乐呵呵地带孩子来了,症状都没了,爷爷把跟我说的道理也跟孩子母亲说了,嘱咐以后感冒不能一味清热解毒了!后来我问爷爷为什么不在开药的时候说明这些?爷爷说:“患者只有在看到了效果才会相信你的话”。后来过了一个多月孩子妈妈又来了,拎了一箱牛奶过来感谢爷爷,自从上次吃了那几服药,孩子这一个多月来能按时接送幼儿园了,一次都没感冒。 |
|
来自: 易晓沁 > 《[[草药,单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