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词帝”李煜错杀忠贞大将, 致使南唐无力抵抗迅速灭国

 江山携手 2020-03-11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被誉为“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
当时他做这首词时,是怀着什么样悲戚的心情来写的?既有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又有目下悲惨境遇的哀愁。是啊,作为一个亡国之君,除了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还能做些什么呢?
公元975年,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李煜,还有皇后小周后,他们一同被俘入北宋汴京,开始了寄人篱下的囚禁生活。
宋太祖去世后,宋太宗继位。皇帝换了,但李煜的苦日子并没有丝毫的改变,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各种打击接踵而至。
宋太宗久仰周后国色天香的艳名,暗地打起主意来。这一年元宵节小周后循例随各命妇入宫恭贺,谁知这是羊入虎口。一去数日不回, 直至正月将尽方回,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都明白。李煜痛不欲生,但也无可奈何,谁让你是亡国之君呢?
原来小周后一伙在团拜完以后,别人都如期所归,唯独小周后被宋太宗留在了宫中。见到日思夜想的美人,宋太宗岂能放过,当天就宠幸了她。第一次宠幸就让太宗心花怒放,宠幸结束后走起路来都屁颠屁颠的,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在回味香艳时刻时,太宗皇帝又突发奇想——他心想,自己吃独食,没有什么意思,好东西要大家分享才行。于是再次宠幸小周后时,特招宫廷画工,进行现场写生,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名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就此诞生了。后来还有人在画上题诗确证:“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李煜被戴了绿帽子,已经感到够窝囊的了;看到这幅画以后,就像扯掉了遮羞布,脸不是红了,而是绿了。于是在无限的悲愤中写下了这首千古词作。
其实,我们如果对李煜进行一个全面评价的话,他是一个才华绝代的词人,但真不是当帝王的料。之所以有今天这个结果,也可以说是他咎由自取。
因为当年宋太祖使了一个离间计,他很听话、很配合,决然的杀掉了对于南唐来说,是扶大厦之将倾的大将林仁肇。由于自断手足,才落到今天这个境地。每每想起此事来,李煜总是后悔不迭。那么,他当年是如何中了宋太祖的离间计的呢?让我们回到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
林仁肇生性刚强坚毅,武艺高强,而且身材魁梧,身上刺有虎形纹身,人称林虎子。 公元956年,后周军攻打南唐中主李璟的淮南,唐中主任命林仁肇为将军。
周军在正阳搭建浮桥,扼住南唐援军的前进路线。林仁肇亲自率领一千死士,用船载着薪柴牧草,乘风放火,欲焚毁浮桥。不料,风向转变,烧到自己头上,趁唐军混乱之际,周军大将张永德抓住有利战机,一举进攻,唐军大败。
被人追着打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关键时刻,林仁肇挺身而出,单马殿后,并将张永德射来的箭矢全部挡开。张永德大惊道:“敌军有能人啊,不可轻敌。”便不再追击。从此周军记住了林仁肇这个名字。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几乎同时,公元961年,南唐也发生君王更替,李煜继位称帝
这时南北双方的对峙,由过去的后周PK南唐替换成了大宋PK南唐
当时赵匡胤要平定青州节度使李重进的叛乱,所以,顾不上南边,并且大宋在淮南各州的兵力十分分散,也很薄弱。大将林仁肇看到这个局面,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向李煜献策:“淮南兵力很弱,宋国又连年用兵,先后平定西蜀、荆湖、岭南,千里奔波,士卒劳累,这正是可乘之机。陛下只要给臣数万兵马,臣就能夺取淮南。”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计策。但李煜只想偏安于一隅,不想招惹大宋,没有同意。林仁肇看穿了君王的心思,又进一步建言到:“臣发兵之日,主上就先将臣下家眷拘押入狱,如果胜利凯旋则国家受益;万一兵败,主上可称臣下谋反,杀掉全家向宋廷谢罪。这样朝廷一点都不用负责任了。”就是这样的忠心,这么残酷的想法,但偏安一偶的李煜却无动于衷。所以,此议只好就此作罢。
赵匡胤剿灭了李重进以后,开始腾出手来考虑江南的事情了。南唐和大宋相比,虽然整体显得有些弱小,但有林仁肇这员猛将的阻挡,心里终归有些胆怯。正面交锋肯定损失惨重,那么可否用旁计?赵匡胤的眉头一皱,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来。
赵匡胤派人秘密潜入林府,偷得林仁肇的画像,拿回汴京之后,挂在一间新落成的豪宅中。南唐王爷李从善,他是李煜的弟弟,目下在开封当人质。赵匡胤派一位和他私交不错的大臣,在豪宅中接见了他。大臣指着仁肇的画像说:“不知道王爷可否认识此人?这就是你们的大将军林仁肇,他想归降我大宋,先派人送来自己的画像作为信物。”
看到李从善确认是林仁肇之后,又指着这新落成的宅院说道:“这是我们皇上赏赐给林仁肇的府邸,以表彰他的忠心。”李从善平日和这位官员交情不错,自然信以为真,心里合计到“这还了得,皇帝身边还有这么一个危险的卧底!”于是立即派使者回去向君王进行了禀报。李煜一听大怒,惊疑不定之际下令赐毒酒给林仁肇。林仁肇无法为自己辩白,含冤而死。
去掉了拦路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宋朝大军向南开进,这时李煜还抱着一丝幻想,两次派遣徐铉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太祖则回答了他一句千古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回答完毕,大军继续开进,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南唐迅速灭亡李煜则做了大宋的俘虏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确是不堪回首,明月依旧,故国不存。
李煜在绝望之际,发挥词人的多愁善感,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但是细想一下,向东流的春水,真的能载得动他的这些愁吗?
参考资料: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南唐书》宋·陆游
《宋史》元·脱脱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