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重视认知教育

 zsnicel 2020-03-11
从现在开始认知教育系列,比较枯燥,希望大家能够跟上。

阿斯伯格综合征没有药可用,诊断和提出康复计划建议需要医生帮忙,但是,孩子日常的康复培养,医生可管不过来。

在感统训练和认知教育方面,机构可以起一些辅助作用,不过,有限的几次课程起不到太大作用,完全把孩子丢给机构,既不明智也不负责任(经济上也造成负担)。

笔者讲过多次,阿斯孩子主要靠家庭培养,给孩子最大帮助的是家长。

孩子生活在家庭里,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培养,这种沉浸式的培养最有效,如果孩子的跟随能力还不够,家长也可以采取桌面游戏和地面游戏的形式培养孩子,除了投入一定的时间,其它成本都不高。如果心态好,这个培养过程还可以是快乐的,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促进。

在《为毛毛虫插上天使翅膀——“阿斯”父母心理建设及子女教育指南》一书中,笔者讲过,家长培育孩子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感——自我意识——自理、学习能力——社交能力。

这其中,安全感是第一位的,主要靠建立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建立亲子之间高度的理解和信任。父母一定要学会爱孩子,要下决心当好孩子的引路人,这在之前讲过很多了,不重复了。最后强调一句,家长的愤怒、焦虑、逃避是有害的,不当的养育方式会放大孩子的问题,噩运是我们的不理智行为招来的。

回到正题,安全感建立之后,依次是自我意识——自理、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培养,这三点归结到一起都是属于能力培养,这些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认知教育。

据笔者观察,孩子的很多暴躁、恐惧、停滞、不配合、麻木,看似障碍,归根到底还是孩子不懂,他不懂得事物的概念和关联、不懂得事情和活动的规矩、不懂得他人的感受、不懂得说出自己的需求。

这里要厘清一下,虽然表面看起来都是什么都“不懂”,孤独症孩子与智力障碍孩子是有本质不同的。智力障碍孩子的“不懂”是功能性缺失,孤独症孩子的“不懂”是暂时性迟缓,换句话说,不是孤独症孩子“不懂”,是你没有教给他。智力障碍孩子教不会,孤独症孩子如果方法对了,可以教会。

孤独症孩子的成长特性决定,他们有很多知识盲点要补。笔者孩子长大后,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个,我小时候不知道是这么回事”,现在他也还是有很多事情不知道,比如最近跟他聊起感情的事,他说看到一个关于渣男的视频,里面提到“脚踏两条船”,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就是不专一、同时和两个女孩保持亲密关系的意思,同类的词还有“出轨”“劈腿”等。他大笑,“是这么回事,还挺形象的。”

从小到大,这些知识盲点,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误会。现在回想,笔者孩子小时候的很多情绪失控,都是因为存在知识盲点,无法与他人同步和联接。比如,他两岁时,坐在院子里与同龄孩子玩树叶,孩子们都很会玩,一会儿把树叶当扇子扇,一会儿又当菜炒,笔者孩子目瞪口呆,完全跟不上节奏,突然暴怒起来,把别的小孩子的树叶抢过来撕烂,从此背上了坏名声,被院子里的家长和小孩子们孤立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大人站在已知世界里,认为一切都很简单,孩子应当理解一切。事情没那么简单,世界对孩子来说是未知的。在想当然的情况下,家长们最常做的是误解孩子,“这你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孩子不被理解,还要挨打挨骂,亲子关系能好得了吗。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成长通道就被堵上了,这是很多家庭面临的问题。

前面讲过,孤独症孩子的成长特性决定了他们有很多知识盲点要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太多东西要教,只能采取篮子甲乙丙丁的方式来处理,放过一些不太急切的,先教当务之急的。但是,不急切的不代表不重要,必须在日后全部补上。笔者孩子也是如此,虽然他已经上了大学,学业上笔者教不了他了,但是在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礼仪修养上,从来没有放松,认知教育一直在推进。

所谓的家庭培养,或者说家长要做的,其实不难,就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建立学习能力、最终建立社交能力和技巧,都些都是靠认知教育。

总的来说,培育孩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谓的“终生不愈”,需要用“终生学习”来打破。

有家长与笔者谈起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孩子都是在两岁左右出现问题?

笔者思考了很久,最后发现,问题也是出在认知上。

我们来看一下大脑结构图


在大脑的结构中,负责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能力的是枕叶、颞叶和顶叶,负责认知包括(语言、思维)的是额叶。

枕叶、颞叶和顶叶位于大脑的后半球,发育较早,有些在胎儿期就已发育好。这三个分区负责的是人类从远古进化就已形成的古老能力,是先天的、条件反射的。同时,它们也是不可逆的,听障、视障一般是无法康复的。

额叶位于大脑的前半球,发育较晚,它负责的认知能力是后天形成的,受后天成长环境和培养方式影响很大。

据科学研究,额叶在孩子两岁开始发挥更有效的功能(这也是语言的形成和暴发期)。额叶的发育将持续到五岁左右(西方作诊断结论一般在五岁,是否和这个有关),特别是前额叶突触的形成将持续很多年,一直将持续到青少年甚至成人之后。

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了。在两岁之前,特别是婴儿阶段,孩子大脑发挥作用的主要是后半球,是先天就具备的(条件反射)能力。到了两岁左右,前半球开始发挥作用,而不知什么原因,孤独症孩子卡在了这个环节,造成前半球发育迟缓,一系列的问题开始了。

好在,孩子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只要处在外部刺激不断的环境里,孩子的大脑神经突触联结就会不断加强。

这个刺激从哪里来,就从认知教育来。今天先讲到这里,关于认知教育,后面一点点来展开。

记住:“终生不愈”的魔咒,用“终生学习”来打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