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中,有这么一句话: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也。 适当的夸人,即正确的运用“飞箝”之术,以此让自己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拥抱美好生活。 01 适当的夸人,带来心理认同 纵横家苏秦,师从鬼谷子,夸人之术极为高超。 在《战国策》里有这么一个例子: 苏秦去游说韩宣王,当时韩国是各诸侯国内排名第七的,也就是最弱的。而苏秦成功说服韩王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夸人。 苏秦说:韩国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韩军以一当百。韩国幅员辽阔,兵强马壮,简直太强大了。 苏秦紧接着就说:“宁为鸡首,毋为牛后。”意思是,韩国那么强,为什么非得跟在秦国屁股后呢? 韩宣王一听,深以为意,便说:寡人虽死,必不能事秦。 不得不说,苏秦打得一场巧妙精彩的心理战,取得韩王的信任,在合纵六国的事业上又向前迈进了。 02 曾在网络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 同在一间公司上班的小张和小王素来不和。 有一天,小张忍无可忍的对另一个同事小李说:“你去告诉小王,我真受不了她,请改改她的坏脾气,否则没有人会愿意理会她!” 小李:“好!我会处理此事。” 也奇怪,这以后小张每次遇到小王时,小王果然是既和气又有礼,与从前相较,简直判若两人。 小张向小李表示谢意,并且好奇的说:“你是怎么说的?竟有如此的神效。” 小李笑着说:“我跟小王说——有好多人称赞你,尤其是小张,说你又温柔又善良,脾气好,人缘佳!如此而已。” 没有诚心的夸奖,哪来的倾心相待。 同事的一句夸奖,不仅收获了赞美,也改变小王待人的态度。 王敦大将军称王衍太尉:“处众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间。”诚心夸奖,获得尊重。 适当的夸人,也许可以在不经意间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举止。 03 适当的夸人,促进双方交流 1977年,金庸与日本文化名人池田大作展开了一场对谈。 对谈伊始,金庸便以谦虚的态度对池田说道:“虽然与会长曾经谈起过的知名人士相比,我还差得很远,不是同一水平,但很高兴能够让我有机会,尽己所能地与会长进行这样一次谈话。” 池田听后忙说:“您真的太谦虚了,您的谦虚使我深感先生的‘大人之风’。这么多年来,此种‘大人之风’在先生的身上一直都得以体现 ,您所走过的每一段路均值得我们铭记。” 在两人的对谈中,池田不吝夸词,推动着两人交谈的不断展开。 欧阳修夸赞苏轼:“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大方夸赞,也成就了后世佳话。 适当的夸奖,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有利于更好地交流。 夸奖带来信任,适当的夸人,刚刚好。 04 适当的夸人,助你世事洞明 懂得适当的夸人,可以带给别人信心,让人感觉到被信任,被看见。 有时候,生活里的一些人,事,不是与生俱来的敌视,而是你实不知给予夸奖。 一句夸奖,可拉近距离,产生信任;一句夸奖,可育人无形,互通需求。 适当的夸奖,说明你懂得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懂得欣赏别人的才能,懂得揣摩人心,把握人性。 有时候,适当的夸人,会燃起别人生活的新一轮斗志,激励他们更加勤奋地拼搏;会让你自己无论在职场还是家庭,都能够做到理解人存在的被夸的需求感,更好地做到需求互通,从而获得人们的认可。同时,它也有助于你拓展生命的宽度。 赞美源于心灵,终于品德。 一个拥有美德的人,才懂得如何适当的夸人,赞美他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适当的夸人,不仅让你可以在人群中游刃有余,也可以助你守住自己心灵一隅,不为凡俗桎梏,掌握生活的主动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