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李平东方明珠 2020-03-11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杨浦区拥有上海中心城区最长的15.5公里的黄浦江岸线。岸线走向如同一个开口向左的“C”。在开发规划中被分为三段:南段,从秦皇岛路到定海桥;中段,从定海路到翔殷路,包括整个复兴岛及周边区域;北段,军工路沿线,从翔殷路到闸北电厂。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杨浦滨江南端,大桥以东2.7公里公共空间(杨浦大桥至杨树浦发电厂)于2019928贯通,正式向市民开放。(以上两张照片于20175月,在上海中心546观光厅拍摄)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这是继201710月杨浦大桥以西的2.8公里岸线贯通开放后,再向大桥以东延伸的2.7公里。(照片下载于网上)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最新贯通的2.7公里杨浦滨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在杨浦大桥东侧,它就是中国最大的电站辅机专业制造厂——上海电站辅机厂。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上海电站辅机厂前身为创建于1921年的慎昌洋行杨树浦路2200号工厂。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上世纪30年代它先后参加上海和外地许多重要工程建造,如外滩中国银行大楼钢结构、杭州钱塘江大桥钢结构等。19495月慎昌洋行杨树浦工厂关闭。19529月,杨树浦工厂被政府征用,1953年改为国营上海锅炉厂,1980年又分为上海锅炉厂(新建于闵行)及上海电站辅机厂(杨树浦老厂)。(照片下载于网上)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电站辅机厂分为东厂区和西厂区,靠近杨浦大桥的的是西厂区。现在,电站辅机厂西厂区的滨江与热火朝天机器轰鸣的生产年代里几乎没什么改变,厂房、吊车、码头依然如故,上海电气的Logo依然清晰存在。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巨大的工业厂房敞开着大门,双层行车的轨道梁巍然挺立。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我的同学担任过辅机厂厂长,他告诉我,当年建造杨浦大桥按设计要穿过这座厂房,但厂房关系到国家重大项目,时任副市长特地在厂里开了座谈会,毅然拍板大桥让路,偏离原设计8度。可见这座厂房的的重要性。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滨江的设计师设计的齿轮形的照明灯。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原电站辅机厂装配车间占地17000平方米,巨大的厂房给人的视觉冲击和历史体验极为震撼。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大型厂房将得到保留,作为杨浦“近代工业摇篮”的重要见证物,留住上海产业工人的乡愁(照片在浦东原上港二区工厂顶层拍摄)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据说这片开阔的厂区内的四座工厂建筑,涵盖了从近代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及当代的各个时期的建筑遗产,很有代表性。可能被选为建立上海工业博物馆地址。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这两张照片在《绿之丘》“山”顶上拍摄。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大桥的桥墩下将建设大桥公园。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这段新贯通的2.7公里的滨江,除了按照黄浦江开发统一要求,实现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三道”贯通外。这2.7公里段还进一步推动工业遗存博览带,原生景观体验带、三道交织活力带“三带”融合,呈现国际一流的滨江空间。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从这里进入江边栈道。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工厂自建码头——广宁码头。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产品可以从这里直接装上轮船。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利用保留的工业设施如龙门吊、吊车等,形成后工业码头景观。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电站辅机厂码头以及东面农场局码头仍然停泊着许多船舶。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码头一直延升到原煤气厂。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一条栈道将江边的码头连接起来。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市民游客走在栈道上不仅能欣赏黄浦江景,更能融入历史情境。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滨水岸线上一系列的高桩码头蜿蜒曲折,原地保留的桁架、吊车等工业设施依次排布,通过栈桥串联。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栈道从电站辅机厂开始,连通着国棉九厂、十厂、十二厂、电站辅机东厂、肥皂厂、杨树浦煤场、上海煤气厂……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这里已是电站辅机厂东厂区了。电站辅机厂东区和西厂区中间隔着原国棉九厂、国棉十厂,以及后来演变成的“新十棉”。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电站辅机厂东厂区早在2017年初就完成了搬迁。东厂区的沿江部分用作公共空间开发还江于民。靠近杨树浦路的部分现在仍封闭着,准备进行功能性开发。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这个被称为“共生构架”的残缺建筑原为锅炉厂(1953-1979)期间建成的一处老厂房,因规划道路而被需要拆除。设计利用道路斜切角度,对原厂房结构一半拆除、一半保留并加固的策略,形成的特殊形态和几何关系。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由于新旧门窗洞口,打开屋顶,引入阳光和绿化,加入亲子沙坑,景观造坡,使墙里墙外形成一体,既保留了老锅炉厂的空间样貌,又转化成了供市民休憩活动的开放场所,实为建筑与景观、历史与城市的共生构架。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原来厂房南立面与西立面外墙长满了爬墙虎,充满历史感的砖墙在葱郁的植物掩映下生机盎然。按照最初的方案,计划保留仓库墙壁的外表面,只需在墙壁内侧加建一面墙对其进行加固即可。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但设计人员真正进入到厂房内,把屋顶掀开,阳光洒进来以后,所有人都改变观点了。斑驳的内墙上保留着或横或竖的构筑物,老厂房几经修复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设计团队达成共识要把仓库内外两个墙面同时保存下来。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然而这并非易事。要保护墙的内外两面只能采用包钢加固,但这样一来又会破坏外墙原有的爬山虎。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经过了六个月反复讨论验证。最终决定在采用包钢加固同时将原有爬墙虎修剪成一段一段,并重新培育,就这样,新建钢结构与墙体原有钢结构融为一体,原生的爬墙虎与新培育的爬墙虎共生共存,这也是仓库取名共生构架的由来。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当年上海锅炉厂的厂房如今成了供市民休憩活动的开放场所。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现在,被彩钢板隔开的东厂区内老厂房还不少,哪里将进行怎样的改造和开发?、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从空中俯瞰“共生构架”和电站辅机厂东厂区。(照片下载自网上)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2004年,工厂曾经把东厂区1.4万平方米的老厂房交给一位台湾设计师,改造成“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老厂区内出现了玻璃建筑,还有假山、亭台、葡萄架,一度吸引了创意企业入驻,甚至还有电影摄制组在此取景。但由于种种原因,创意园区在2010年宣告关闭。

网上流传的仍然保留“慎昌”和“ge”字样的老厂房是否就在这片待开发的厂区里?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绿地中大量使用了“石笼墙”原材料就来源于老厂房被敲开的地坪,既美观增加了野趣,也非常环保。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这一湾浅水和大树应该就是为“共生构架”的造景。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共生构架”的东侧是一幢南北向的旧厂房。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漫步道从旧厂房南端穿过。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骑行道从厂房的北端穿过。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旧厂房还保持着原样。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穿过老厂房看到的内部建筑结构。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这是上海早期的钢筋混凝土无梁结构。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这是钢结构的厂房。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电站辅机厂滨江平面图。

杨浦滨江电站辅机厂旧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