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试讲稿 1
2、包身工试讲稿 4
3、别了,“不列颠尼亚”试讲稿 6
4、采薇试讲稿 7
5、大堰河──我的保姆试讲稿 9
6、短歌行试讲稿 11
7、故都的秋试讲稿 13
8、寡人之于国也试讲稿 15
9、归去来兮辞试讲稿 17
大家好,作者作者薇公众号是:学姐考编,高中语文试讲稿记录了109篇,面试逆袭、成功上岸,一直创新、从未改变。!!!!!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试讲稿
我们今天来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标题里有个地点——奥斯维辛,大家对这个地方了解吗?有没有同学通过课前的预习简单地介绍一下“奥斯维辛”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在波兰建立的一个集中营。)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短片,我们来了解一下奥斯维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放视频)
看完这段纪录片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啊?(恐怖、残忍)想必大家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那里曾经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死亡工厂,人间地狱,也为世人所熟知。
题目说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这个问题大家先不用急着思考,让我们通过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题目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想想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又是通过谁的视角写的?
写了奥斯维辛的恐怖、可怕。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用一张示意图说明。众多的参观者游客参观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遗迹,产生了恐怖可怕的感受与反应,记者罗森塔尔对这些参观者的感受与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用这种特殊的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奥斯维辛的恐怖与可怕,同时也成就了新闻史上的一篇佳作。
2.那么参观者在集中营里参观了哪些地方?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请大家从7-15段寻找答案。
从文本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地方有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实验室——纪念墙——以及绞刑室。下面我们就跟随参观者的步伐,一起来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这几个地方。同时体会一下参观者当时的感受和反应。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两张图片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臭名昭著的毒气室和焚尸炉,这些残忍的杀人工具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又何止千万,他们只是千万中的一个,正如作者所说“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参观者便感到“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那么现在大家看到的成堆的鞋子和头发都是死难者们留下来,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前面的纪录片我们也深有感触,无怪乎参观者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这两张照片便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拥挤的女牢房(一英尺=30cm,六英尺=1.8米,3英尺=90cm),有谁能想到这样小的盒子里面每个都曾塞进去5-10人。面对这些非人的折磨,参观者们“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这张图里的建筑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最臭名昭著的建筑之一——人体实验室,纳粹军医曾经在这里用各种难以想象的工具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的实验,这些实验实在令人难以启齿就连我们的参观者也“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
这两张图片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用于纪念死难者的纪念墙的一角以及部分遇难者的照片,其实照片中的死难者只是极少的一部分,那么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还有不计其数的死难者们他们没有姓名,没有照片,甚至没有任何的资料可查,那么看到这些照片怎能不引人注目,发人深思呢?
最后这两张图片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绞刑架,长长的的绞刑架下曾经有多少冤魂挣扎着,窒息而亡,看到它就连参观者也感到被窒息。
3.通过跟随参观者的脚步,我们发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和纳粹的恐怖可怕、泯灭人性,可是课文中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请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反差和对比有什么作用?
毒气室和焚尸炉→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生命不息顽强抗争
怒放→说明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即使在恶劣的情况下下仍然怒放)
作者将这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组合成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既揭露了法西斯摧残美好生命的罪行;
又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连这种地方都能开出胜利之花,正义之花,地球上还有什么邪恶不被打倒呢。
3.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4.文章开头写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这样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的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的恐怖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铭记住历史和灾难,不要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在写法上,这是以乐景衬哀情。以集中营周围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与当年暗无天日、惨绝人寰的集中营形成对比。
主旨上表达了作者对遇难者的怀念,对法西斯的控诉,对和平安宁的渴望:如果当年没有发生战争,没有杀戮,是不是在这里遇难的人现在也应该如此快乐而幸福。
回到最初的问题: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没有问题为什么还要写?
大家想一想一般新闻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什么?——一般新闻讲究“时效性”,就是要新鲜,要快、要及时,而就如我们刚才所学的那样,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为世人所熟知。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因而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可报道,所以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记者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去揭露罪恶。
小结:
大家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和平)虽然二战离我们已经越来越遥远了,可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应该以史为鉴,珍爱和平。这是这篇文章的教育意义。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2、包身工试讲稿
芦柴棒的故事(17-20)
有一位包身工,咱们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只知道她十五六岁,有一个外号叫“芦柴棒”,她为什么会叫“芦柴棒”,那是因为她瘦得像芦棒梗一样。就是这样一位女孩,当她生病时,会得到怎样的“医治”?(17-20段)
请一个同学朗读,大家一齐思考讨论下边的问题:
(1)场面描写着笔有轻重,表现有主次,芦柴棒生病挨打的场面描写表达的重点是“芦柴棒”的惨,“打杂的”凶,还是老板娘的奸????(“打杂的”凶)?
(2)分析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句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抓、摔、踢、泼三个词表现了“打杂的”凶狠。)
?小结:这一段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很好。抓、摔、踢、泼四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芦柴棒”遭遇的悲惨。短短的一段文字读来催人泪下,使人发指。这一段“点”的描写与“面”的描写相配合,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3)有一个动词是描写“芦柴棒”的,是哪一个?
明确:跳
身体没力,却能跳起来。强烈的对比使这个场面描写达到了高潮,寒风的冷,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相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悲惨。“这样的情况每个包身工都会遭遇到”“这只是常有例子的一个”:点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普遍性和包身工的可怜。
(4):作者在这里写“芦柴棒”受虐待是为了说明什么??
目的在说明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现她们受残酷的压迫。
小福子的故事(27-32段)
老师提示:选材要选有典型性的材料。27-32段是点的描写,写“小福子”受惩罚,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思考、讨论:???(1)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2)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3)小福子受到哪些人惩罚??(4)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大家可以带着这些问题朗读。
包身工在任何时候都要工作,那么在工作时又会遇到什么情况,如果说上面是借芦柴棒的事来反映的,那么这里是借谁来反映的——写“小福子”受惩罚。
A: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整好的烂纱没有装起
B: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殴打、顶皮带盘心子
C:小福子受到哪些人惩罚?——拿莫温、东洋婆、带工老板
D: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两个小时以上
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话很能表现出她们悲惨的处境。文章对小福子受罚的叙述与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点。她只因为整好了的烂纱没有装起这一点小事就遭打,“拿摩温”打她,东洋婆罚她头顶皮带盘心子,向着墙壁站立,罚了两小时,赶不出一天的活,带工老板又打她。此外还会被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惩罚。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具体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任意凌辱工人的罪行。可以看出中外剥削者凶残的面目。
结束语:
今天,通过芦柴棒和小福子的故事,我们对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产生、发展到庞大的过程,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对于这样一颗毒瘤,作者表达了极大的憎恨和愤怒的控拆。他是怎样诅咒这种罪恶制度的,包身工最后的命运会怎么样?咱们下节课再讲。
??
????
3、别了,“不列颠尼亚”试讲稿
一、导入
香港回归是什么时候?(1997.7.1)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会怎样报道这一事件?在当时,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一历史性的事件。这么多的世界级媒体和报道,结果只有一篇被选进了我们的语文课本,那它该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这篇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来重温一下那个历史性时刻。
二、点题
我们都说新闻是能让14岁的孩子都读懂的文字,那我们今天的新闻标题为什么要叫“别了不列颠尼亚”,而不是说“别了大英帝国”,“庆祝香港回归”呢?我们都说新闻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啊?——简洁、明了,客观准确,比较平实。那么我们这个题目是怎么样的啊?是不是直接表露出来的呢?不是,是含蓄的表达。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别了,不列颠尼亚”有几层意思啊?
1.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一语双关。
2.“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种统治的结束。《别了,司徒雷登》
3.体现了逐渐强大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那说到我们这篇新闻啊,它有一个特点,从标题就看出了它语言的——含蓄。(板书)
三、分析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从找出文中表达含蓄的句子,画出来,体会这种含蓄的语言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我看很多同学都找了这一句:“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这句中有一个对比,不列颠尼亚号和紫金花图案,不列颠尼亚代表过去,紫荆花代表了香港的未来,清晰地对比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在这里体现。为什么要叫做日落仪式啊?英国是日不落帝国,它统治的地区——亚洲最后一块殖民地香港回归了,所以它再也不是日不落帝国了,太阳终于要落下来了。请大家带着激动地感情来读这句话。还有同学找了这句话:“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学过历史的都知道,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1997年,“不列颠尼亚”黯然从海上离去,香港脱离英国统治,回归祖国。来的时候气势汹汹,走的时候垂头丧气,运用对比手法,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我们通过语言的赏析,来品味了这篇新闻的不同之处。新闻的语言不仅有精炼简洁,还有含蓄之美。所以不论我们学习什么文章,都要用心体会,用心鉴赏,用心去感悟语文,有一双发现真善美的眼睛。
4、采薇试讲稿
一、导入
国之大事在祭与戎,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无数的的战士因为戍边而与家人分离不得相聚,归期变得最不确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位戍边战士在归乡途中的所思所想,这位战士想了什么心情如何呢?让我们从《采薇》中寻找答案。?
整体感知
我们能不能从诗中找出一个字来体现整首诗的情感??
明确:“忧”字,全诗有以下句子出现“忧”字,“心亦忧止”“忧心孔疚”“忧心烈烈”。
分析
1.我们知道这位战士是要返乡的,我们通常认为归乡是让人快乐的、兴奋的,那么这位士兵的忧愁是什么呢??
(1)回忆之“忧”。这位战士的“忧”是源于对于以前无数次归乡延期的一次汇总,从薇菜刚刚冒出地面到薇菜长出软嫩的枝叶再到薇菜变老,每一次都希望返乡,每一次又被战事所拖延,时间长了便郁结于心,成为忧愁的一个来源。
(2)战事之“忧”。诗歌没有从正面上去描写战争的惨烈而是描写了大量的战马装备从侧面来描写战事的频繁,引出戍边的艰苦生活。
(3)景色之“忧”。当初的“杨柳依依”和如今的“雨雪霏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戍边战士看到现在的哀景,联想起自己的戍边经历,不由得产生了交织在一起的忧愁。?
2.诗歌中的战士是如何抒发自己的忧愁的呢?
诗经中最主要的手法——赋、比、兴。比、兴往往连用,在写回忆之“忧”时,作者用薇菜的生长变化来暗示归乡之期被不断的推迟。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3.通过刚刚我们的分析之后,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诗经的写法,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背诵下自己喜欢的句子。?
明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四、师生总结,布置作业?
思考,假如你是这位返乡的战士心中还会想起什么呢?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要求真情实感。
5、大堰河──我的保姆试讲稿
1.导入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2.背景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代表性作品除了这首诗之外,还有《手推车》、《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一些爱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3.理清结构层次
诗是诗人感情的载体,这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全诗13个诗段,划分层次结构,并概括每个部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第一部分(1─3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怀念
第二部分(4─8节)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眷恋
第三部分(9─11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同情
第四部分(12─13节)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献诗。——讴歌
分析
第一部分
(1)她连名字姓氏也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作名字,这说明了什么呢?——她地位低下,身份卑微。???
(2)从这三节中,我们还能知道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堰河又是一个童养媳,后来又是地主儿子的保姆,在养活地主儿子的前提下养活自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的典型。就是这样一位身世凄惨的劳动妇女,诗人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
(3)第三节描绘了一些什么样的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什么印象????
被雪压着草盖着的的坟墓、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门前的长满了青苔的石椅,全是冷色调的。这些镜头描绘了一种荒凉、寂寞的惨淡景象,暗示大堰河生前的贫困和死后的寂寞,浸透着诗人的伤痛、怀念之情。???
(4)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一种凄凉、衰败、荒寂的意境。因此,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低沉、舒缓)好,大家一起把第三节读一下。注意把握诗人的感情。
第二部分
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节。
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摸我”
(2)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勤劳、慈爱。?
(3)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勤劳、充满母亲般慈爱的大堰河向我们走过来了,她的双手轻轻的抚摩着她的乳儿,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大家睁开眼睛,谁能给我描述一下这双手?
粗糙的,有力的,比较黑,骨节粗大,很温暖。是啊,正是这双勤劳的,尽管粗糙却温暖的手,使一个贫穷的家充满温馨,使这个被地主家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母爱的补偿。这双手,就成了母爱的象征。???
作业:请同学们联想一下自己,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是怎样的?能不能描述一个细节呢?好这节课就到这里,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6、短歌行试讲稿
导入
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一个人,有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有人对他推崇备至,说他有雄才大略,这个备受争议的人就是——曹操。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曹操的一首诗歌《短歌行》,相信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大家会对曹操有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评价。
二、文体知识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题目:“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长歌和短歌,就曲调长短而言。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大家注意短歌的特点啊,了解这些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古诗。
三、读诗
下面我们来整体感知一下这首诗,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最能概括这首诗的字是哪一个字?
四、分析
好,我听到有的同学说是“忧”了。那么诗人为何而忧呢?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
先看诗的第一节:对酒当歌,他却想到了人生的长短,人生短暂,短的就像朝露。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忘。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饮杜康方可解脱。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在这里忧的是人生苦短。
诗人还忧什么呢?接着看第二节: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有两处用典。“青青”《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却用两个典故写出了求才之心的迫切。(求才不得)
我们接着来看:“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作者把明月比作贤士。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作者想这些贤士怎么样呢?“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希望贤士都来投靠他,呼应了第二节。
作者除了对人生短暂、求才不得忧之外,还忧什么?大家看最后一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作者在这里用乌鸦比喻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曹操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又以周公自比,希望天下人都能来归顺他。显然,这里作者忧的是功业未成。
五、结尾:《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是对如何招揽天下贤士的“忧”。这节课就到这里,请大家写一篇作文《我心中的曹操》,要求500字,体裁不限。
7、故都的秋试讲稿
一、导入: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自古以来,秋,总是受着文人墨客们的青睐,她们为他沉醉,为他销魂,为她写下千古名诗。在她们笔下,有悲凉的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壮丽的秋: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有清新的秋:空山新雨后,空气晚来秋。有美好的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那么郁达夫眼里是什么样的秋呢?今天我们就随着郁达夫细腻的笔触品味一下《故都的秋》
问题1:那么,下面,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能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段“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啊!)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北平的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
情感:向往,眷恋。
问题2:那么,故都的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让郁达夫如此的一往情深?(点拨:课文中有最简洁地概括故都之秋特点的句子么?)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也是本文的文眼。
清、静、悲凉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问题3:文章是如何表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呢?
(抓住五幅秋景图。这五幅画面集中在3—11自然段。)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意见的同学呢,我们用一种更优美一点,诗意一点的语言表达。
“小院秋晨”
“秋槐落蕊”
“秋蝉嘶鸣”
“闲话秋雨”
“佳日秋果”
以景显情。作者通过这五幅秋景图来表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问题4:画面中的景物描写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欣赏第一幅画:“小院秋晨”(学生齐读第三段)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是一种“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动衬静,是一种“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与凄凉的秋草,是一种“悲凉”。整个面面中的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耐人寻味。
为什么是“一椽破屋”“破壁”?这些都说明了这是“故都”,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试想,在崭新的房子里面,能够有这些悲凉、凄清的情绪吗?而且,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也是挑三拣四的,“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淡红色最下?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体现了“悲凉”。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
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那个时候,正是北方不断遭受日寇日紧一日的侵蚀的时候。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北京已经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它不再是一个盛世王朝的都城,而是在历史里颓唐了,在战乱中寂静了。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运的感悟。
小结
好,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讲到这里,请同学们下去分小组,运用自己的方法自主合作赏析后面的四幅图,下节课我们在一起探究讨论。
8、寡人之于国也试讲稿
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就宣传了他的政治主张,提倡实行王道,实行仁政,以仁义之心来爱民。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中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仁政”思想之一:反对不义的战争
对于诸侯间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面对梁惠王“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春秋战国时期,尸横遍野、民不聊生的景象时时浮现在孟子的脑海,“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残酷事实、“乱世之民不如狗”的悲惨状况,对他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融化在他的思想中。孟子反对诸侯之间不义战争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在于对天下苍生、广大黎民百姓寄予了深刻的同情,这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根本性立场。孟子认为,他置身的时代是广大人民深受“倒悬”之苦的时代,“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公孙丑上》)。所以,孟子针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二、“仁政”思想之二:关注民生,主张以民为本
接下来,在文章的中,孟子把“仁政“的实施分为“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个阶段。
1、关于“王道之始”,我们借助于两个问题来思考。
(1)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当采取了这些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呢?
明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说活着的人能得到供养,死去的人能得到安葬(有足够的木材打造棺材)。这样,百姓生而无忧,死而无憾,就是王道的开始。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
2、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道之成
三、“仁政”思想之三: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
在“王道之成”采取的措施中,前三组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保民养民,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这些主张,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孟子顺理成章地得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仁政”理想。
四、小结
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仁政”思想。这就是孟子。他心怀黎民、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正视权贵,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到百姓“妻离子散”,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邹国和鲁国的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但在重视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孟子的“仁政”思想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最终没有哪个国家没有愿意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9、归去来兮辞试讲稿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人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也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的名字是——对的,他就是陶渊明,由上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陶渊明诀别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归去来兮辞》板书)
二、知识积累?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他的诗喜欢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独特的风格。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之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辛弃疾、陆游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成了他们心中高尚的艺术境界。
三、信息筛选?
这首小赋是作于东晋义熙元年,在此之前,陶渊明刚刚就职彭泽县令,但是他仅做了八十天就辞官归隐,为什么呢?原因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的小序,找出陶渊明辞官的原因。
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三是“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四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结合全文看,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表层原因,另外三点才是根本原因。作者在序文叙述了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
四、分析探究?
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现在咱们就一起来诵读全辞,读出文章的语调、语气。1.同学们,“归去来兮”的意思是“回去吧”,在封建社会里,做官往往是士阶层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首选之路,身在仕途的陶渊明为什么却想辞官归去呢?让我们从文章中找找答案。
“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陶渊明曾有这样两句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和“池鱼”恰反映出他“心为形役”的痛苦。
从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田园将芜”“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
“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自觉、自醒。
总的心情是“悲——乐”
归去后陶渊明过着怎样的田园生活呢?能找到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
回归田园的陶渊明或闲坐室内自饮自酌,漫看庭柯;或随意园中走走停停,看云出鸟回;或聊天或弹琴或读书;或躬耕田园,或寄情山水。诗人用他淡远潇洒、自然清新的笔调为我们呈现出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
4.如果让大家在本文得到末尾再加上一段抒情,独句成段,你们会加哪一句??
归去来兮!?开头,中间,结尾的三个“归去来兮”的情感如何区别??
无奈低沉——坚定平缓——昂然高呼。
五、小结?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家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同学们,不久的将来,大家就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纷纷扰扰的世事,面对无穷无尽的诱惑,我们该何去何从?衷心祝愿大家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能积极乐观,昂然前行;活出个性、活出自由!本节课就到这儿,下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