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装箱运输在粮食物流中的应用01

 赵瑞营 2020-03-11
    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已经大体稳定在4.5亿—5亿吨的水平(1998—2001年的粮食总产量见表1),商品粮约占其中的25%—30%;全国有粮库6万多个,库存粮食2.5多亿吨;粮食加工企业近2.1万家,年生产能力1.88亿吨。由于近几年连续对农业生产进行结构性调整,我国的粮、棉、油生产已经逐渐表现出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趋势,粮食的品种和质量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粮食流通总体上表现出量大、点多、面广、生化特性强的特点。而我国的粮食流通工作仍停留在低水平发展阶段,流通效率低、流通成本高,很难与这一发展趋势相适应。因此,建立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粮食发展的必然要求。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在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服务的整个过程中的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它包含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加工和信息应用,是一条完整环节链。粮食物流在全社会物流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仅粮食运输和货物周转量在全国各类物资运量中就名列前茅。粮食运输是粮食物流中的关键环节,它关系着粮食物流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而粮食集装箱运输就是这一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一、粮食集装箱运输在发达国家的发展

  在粮食集装箱运输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加拿大走在世界的前列。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运输学院院长Barry prentice首先运用现代物流学理论提出了粮食集装箱运输理论,通过对集装箱运粮与一般运粮的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来研究集装箱运粮的优越性和使用范围,并提出建立包、散、集装箱共存互补的粮食运输系统。澳大利亚的Champ博士也指出:随着各国国有粮食流通体系逐步公司化,现代运输体系的设备逐步更新,小批量运输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对用特殊的设备防止混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集装箱运输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粮食物流系统将会实现各种形式的自动化和集装箱单元化。

  加拿大从1975年开始研究粮食的集装箱运输,近几年其国内粮食的集装箱运输有了较快的发展,全国已有5%的粮食通过集装箱装运出口,主要品种是豆类、油菜籽和啤酒大麦等。根据预测,由于储运条件的不断改善,粮食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将更为明显,到2025年,加拿大粮食集装箱运输占粮食总运量的比重将是现在的两倍。而在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粮食生产国,粮食除了以四散方式,即散装、散运、散储、散卸流通外,也已经出现了粮食的集装箱运输,并且集装箱运输粮食的物流量正在迅速增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