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毗陵玉燕栖琼岛 ——江南才女谢钿及其家族旧影

 老鄧子 2020-03-11

1947年暮秋,一声长鸣的汽笛划过灰蒙嘈杂的海口码头,广州开来的轮船徐徐靠岸……

 温婉娴丽的江南才女谢钿,紧随他那位西装革履的盟军翻译官丈夫王启安,款款走下甲板,踏上了陌生的海南岛。

 那是一个风卷残云的季节,正值国内局势动荡巨变的前夜。曾经的豪权望族、富商巨贾、世家子弟、名门闺秀,如今已然没有了昔日的风光,他们宛如暮秋的枯枝残叶,缩挤在避难的人群里,在时代风雨的挟裏下,一路动魄惊魂,茫然失措地向南飘来......

 谢钿是一只受惊但又充满新奇的子,随王启安飞回了他的故乡。

 王启安是海南乐会(今琼海)博鳌镇孔孟岭南面村人,中山大学毕业,曾留学印度加尔各答大学,二战期间任盟军翻译官。

 回到故乡后,身心疲惫的王启安不愿再走了。当1949年全国解放,海南国共即将易帜之际,许多人又纷纷卷起行囊,去台湾、去香港或南下南洋时,他们选择留了下来。

 刚开始,王启安在民国私立海南大学“任讲师,教授英语课,属不确定院系教员”(1)谢钿则在私立海南大学附中初中部教语文。当时的海南大学位于海口市长堤路的椰子园(今属海军424医院),滨临海甸溪,毗邻海口钟楼,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民国海南大学校门

谢钿老师执教的附属中学

 在海风轻轻吹拂,椰子叶马尾松沙沙作响的椰子园里,谢钿“常着轻软质地的素色旗袍,简洁温尔的盘结发式轻轻往后一挽,略施粉黛,稍描眉睫……江南女子特有的风韵,一颦一笑间。都能引发人美好的遐想。”上课时,“她用一种优雅的坐姿和手势。清纯的眸子透出来的一丝忧郁和浪漫,让文学的美,从她的周身,从她手持课本中慢慢弥漫开来。这成了椰子园里最动人的一景,也成了学生们日后最值得追怀的往事”。(2

谢钿江苏常州观子巷旧宅

1921118日,谢钿出生于江苏常州谢氏的书香世家,据说祖源属东晋南京乌衣巷谢安一脉。她是家中长女,原名谢荷钱,上学时,父亲改名谢钿。刚满月时,在外谋生的父亲高兴赋词一阕《木兰花慢.珊儿弥月.赋怀素君》。谢钿的姑妈说:“他(谢玉岑)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能像丁玲那样”(3)。

                                                  1930年代,谢钱两家小字辈在寄园合影,抱树者为谢钿

 十岁那年,父亲赴上海谋求发展,谢钿也随母亲带弟弟和奶妈同往,侍奉父亲炊饪。

 19322月,谢钿的母亲钱素蕖分娩难产,女婴产下不久夭折。由于半生操劳,接连孕产,钱素蕖亦沉疴于床,一病不起。在万分牵挂不舍中,抛下体弱的丈夫和五个待哺的儿女,撒手离去。

 谢钿后来回忆说,母亲当年不担心她,最担心的是妹妹谢琏。“这期间母亲向我说起自己要死的话,她说:你大了,性强,能不受其辱。大弟有三姑护着,二弟有祖母照顾,三弟有奶妈带着,只有妹妹,一直由她自己照管,她要走,放心不下。又说,她死,可以看见外婆了”。(4)谢钿听母亲这番话时,年仅12岁。

由于受爱妻的突然离世而深受打击,伤情过度的父亲谢玉岑于1935421日,在常州观子巷家中溘然去世,年37岁。

 那一年谢钿15岁,谢宝树13岁,谢仲薖12岁,谢琏八岁,谢叔充六岁。

 春雨潇潇,玉树凋零。

一代词人,书画名家谢玉岑的英年早逝,令整个江南文坛为之震惊、扼腕!

上海《申报》、《时报》、《金刚钻报》 、《词学季刊》、武进《商报》等各大报刊纷纷刊发仆告,沉痛悼念。

                                           谢玉岑、张大千等江南名流在惠荫园秋褉合影(郎静山  摄影)

张大千、张善子、夏承焘、陆丹林等人自发组织“一代词人谢玉岑悼感会”,数十位名重当时的文坛名流、书画诗友、弟子门人纷纷作文赋诗、填词撰联,深表悼感怀念。灵堂里,悬挂了几十幅张大千送给谢玉岑的国画作品。章草大家王蘧常特意写了几幅书法作品,在灵堂祭烧,以表内心的悲痛与愧疚。

谢玉岑山水画

谢玉岑梅树图

谢玉岑篆书联

 先后著文挽联、题诗书画的作者有:张大千、张善子、夏承焘、徐悲鸿、王蘧常、陆丹林、白蕉、吴湖帆、郁达夫、黄宾虹、郑逸梅、谢稚柳、叶恭绰、钱仲联、郑曼青、郑午昌、钱名山、易大厂、高万吹、钱小山、程沧波、钱萼孙、谢公展、龙榆生、金松岑、顾飞等等。这些名家手笔,情深意切,感人心魄,足以连缀起半部中国近代文化史。

 后来,由张大千题签、陆丹林、谢梦鲤等人收集刊印发行《玉岑词人悼感录》。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谢钿姨夫和叔叔谢稚柳所在单位随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谢钿亦随家人来到重庆。

 谢稚柳19岁去南京谋生,一直在南京政府关务署机关当书记员,姨夫在国民政府当公务员。刚到重庆不久,28岁的谢稚柳被调到于右任先生担任院长的监察院任秘书。

18岁的谢钿与29岁的谢稚柳

 1943年,已经21岁的谢钿在重庆一家油矿局当职员,待遇不错。但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的理想是像家里的长辈一样,做一个纯净的读书人。正在这时,受过英式教育,怀揣一笔外币,踌躇满志来重庆谋求发展的海南青年王启安,出现在谢钿及照料她生活的姨夫面前。

当了解到王启安的教育背景后,曾留学美国的姨夫很高兴,两人情不自禁地用英语交谈起来。王启安“这位典型的南方青年,他的谈吐风度,他的丰富阅历,特别是他对人的责任心,给姨夫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说他能成全谢钿上大学的愿望,他能读懂谢钿的脾气,并能永久的爱着她。当他请求姨夫将谢钿嫁给他时,人情练达的姨夫略一考量,就和他当着她的面,用一场英语对话,决定了她的一生”。(5

 从此,谢钿跟随丈夫王启安,一路向南,来到了她陌生的、仿佛异国情调的海南岛。

后来,她那几个弟妹,除了大弟仍留守常州老家外,其余的也似蒲公英般飘落他乡:二弟到了福建,三弟到了浙江,妹妹到了山东。(6

自从走进椰子园,走进私立海南大学附中,谢钿开始了长达40年的教学生涯,先后在琼台师范、乐会(琼海)一中和海南侨中任教,直到1987年六十六岁时,才光荣退休。

期间,她完成了个人著作《永恒的记忆》,与王启安合著《教书育人》。

                                               《谢玉岑百年纪念集》

                                                               《谢玉岑百年纪念集》扉页 谢钿老师手泽

2018年仲春上浣,我独自在海口东湖旧肆访书,意外看见《谢玉岑百年纪念文集》夹杂在一沓故纸堆中,甫一翻开,惊喜发现扉页上有谢钿老师手泽,内页有张大千、徐悲鸿、黄苗子、胡汀鹭、方介堪等数十位江南文化名流致谢玉岑的诗词书画作品及纪念文章。

我把书上的尘埃,轻轻拭擦干净,将书捧在手中。心想,这是清雅之物,岂能埋没于俗尘,海南虽不是江南,但这岛上,也有文人、也有墨客,也需要风雅丹青……

202036日于  海口  阅古山房

附录:

民国以来,谢氏家族主要成员情况:

谢仁湛,祖父,晚清庠生。风雅好义,以诗词见长,著有《瓶轩诗钞》 、《瓶轩词钞》。

钱名山,外公,光绪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后辞官返乡,设帐授徒,著文赋诗,为江南著名诗人,有“江南大儒”美誉。著有《名山集》 、《名山诗集》 、《名山文约》。

谢玉岑,父亲,民国著名词人、著名书画家。“常州200年来三才人”之一(另二人为:黄仲则、吕绪承)。其篆隶钟鼎书法被时人誉为“可胜缶翁”,张大千认为文人画“海内当推玉岑第一”。

钱素蕖,母亲,钱名山长女,能诗善书法。

谢稚柳,叔叔,现代书画大家、古书画鉴定家。

谢月眉,姑姑,民国著名画家。

谢宝树,弟弟,江苏著名画家,张大千弟子。

晚清民初,谢家以诗砚传家,文名远播;钱家三代,秀才、举人、进士,名重江南。谢钱两家,数代联姻,丰富了江南以婚姻为纽带的文化内涵,一时传为美谈。

1920年代末,也就是谢钿出生前后,清王朝无视社会要求宪政变革的强烈呼声,盲目自大,招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这时期,谢钿太祖父、祖父相继去世,家道中落。在国事离乱,家境清贫的艰难时期,太祖母钱蕙荪毅然决定付资刊印《谢氏家集》,以完成丈夫和儿子的未竟之业,让子孙后代承继先人之德性。

钱蕙荪对侄子钱名山说:“《谢氏家集》,尔姑夫在,欲刻不果而死,仁卿兄弟又不果而死,今不刻,我又将死。世虽乱,我欲见吾书一日成,盍为我谋?尔等贫也,终不以不刻书而富矣;虽费,吾不恤矣!” 7)。她认为,我们家既贫也富,贫在物质,富在精神,不刻书也不见得会富。

离乱之际的深闺老妇人,能有此见识胆魄,实属凤毛麟角。

参考书目:

1)(苏云峰《私立海南大学》1990年台湾版)

2)(蔡葩《有多少优雅可以重现》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6月)

3)(谢建红《玉树临风—谢玉岑传》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75月)

4)(谢钿《永恒的记忆》 2012 年)

5)(蔡葩《有多少优雅可以重现》,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年出版)

6)谢伯子《谢玉岑百年纪念文集》京华出版社 20018月)

7)(钱名山《谢氏家集》跋)

岛上丹青编委:孤山梅客、梅黎山人、兰蕙子、竹子君

  ——————————————————————   岛上丹青会 第 18 期

岛上丹青,每月雅集;书画会友,同行交流。

联系人:兰蕙子  电话:13976683381

地址:海南岛海口市 解放路骑楼老街  天涯骑驴老街驿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