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罩演变史

 长乐宫主人 2020-03-11

口罩是基本的卫生用品。它可以阻止脏空气被吸入人体。但是也有人并不是出于卫生带口罩,而是因为口罩遮面,帅气无敌。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就是中国。

13世纪初,口罩只出现于中国宫廷。侍者为防止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这就是最原始的口罩。

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十七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

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域。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

20世纪初,口罩首次成为大众生活必备品。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夺走了约5000万人的生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御病毒。

西班牙流感期间西雅图的列车

1897年,德国人美得奇介绍给大家一种用纱布包口鼻以防止细菌侵入的方法。

以后,又有人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衣领上。用时一翻过来罩住口鼻就可以了。可是,这种口罩一直要用手按住,极不方便。后来又有人想出了用带子系在耳上,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口罩。

2003年,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一场"非典"几乎令口罩一度脱销,各大药店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抢购口罩。

2009年,在继2004年的"禽流感"之后,"甲型H1N1流感"让口罩大军再一次出现在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镜头前。

2013年PM2.5空气危害概念的出现,引发公众对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视,使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雾霾天气期间甚为畅销。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关注度的提升,口罩的要求也不断的增加。那么市面上的口罩到底哪些是真的有用的呢?

材质

纯棉口罩虽然质地柔软,但是因为贴合性不好,对于雾霾的防治效果甚微。

防霾口罩多用无纺布材质制作,PP无纺布的好处在于PP无纺布是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触感绵柔,不产生纤维屑,强韧耐用,丝软柔滑。

改良后的口罩材质,能够有效拦截颗粒物,能够根据脸型的变化调整面料走向,更好贴合面部

透气性能

透气性对口罩来说十分重要。没有呼吸阀的口罩往往呼吸起来十分费劲,给肺部造成呼吸压力。长期佩戴这种口罩不但不能有效防护外部空气污染,还会导致呼吸部位潮湿,滋生细菌。

有呼吸阀的口罩能轻松放走水汽潮热,保证面部干爽清洁,有效防止细菌滋生。

建议在挑选口罩时要挑选带有呼吸阀的口罩。

密闭性

密闭性对于口罩来说也至关重要。口罩罩于面部就是为了阻挡空气中的有害物。面部的不同,材质的可伸缩都可能影响口罩的密闭性。

相对于胶粘可能存在有毒气体的危害,工艺压痕的缝合更加安全。工艺压痕,防止外部缝隙进风不密闭。

精细压痕工艺,材料随意弯折。根据脸型进行微调整,严密不漏缝。

从口罩联想到的……

  

  报纸上说:今天的香港人相互见面,不再握手,改为拱手,怕握手传染非典型肺炎病毒。见面分手道别语,也已换了一句新的,不再习惯说“有空一起饮茶”,而是拱着手说:“祝你有个靓肺”。靓肺当然是要靠保护的,口罩便首当其冲,扮演起重要角色。

  除了在校期间到工厂实习以及毕业后在工厂工作的三个月里,口罩是和工作服劳保鞋手套安全帽同为工作必需佩带品外,我是从不戴口罩的。感冒没戴过,冬天(在东北)没有戴过,沙尘暴天气没戴过,探望得甲肝的朋友,也没有戴过,…… 但是今天,SARS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迅猛势态,让我不得不再次带上久违了口罩!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的安全和健康。

  SARS的到来,注定口罩成为今年最靓丽的一道风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大街上、商场超市内、校园里、公车中、…… 目前,口罩已经成为了北京市民的必需,不带口罩已经属于衣冠不整了。为此,我也开始留心它来了。

  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口罩。当时居住在古代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信仰梭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他们顶礼膜拜——象征光明的火(是不是金庸小说里的明教?),并认为由身体排出的一切都是不清洁的。因此,在对火膜拜时,除了全身遮裹之外,还必须戴上口罩以遮掩嘴和鼻子,以免不洁的气息触及“圣火“而违犯教规。后来,戴口罩的习惯也随着伊朗的拜火教在南北朝时传入我国。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口罩功能认识的深化,我们的祖先也认识到口罩对卫生和预防疾病的传染具有重要的作用。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著《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我国元代皇帝在进食时,为了避免献食者的气息触及食物使自己染病,令献食的侍臣必须“皆用绢巾掩口鼻,使其气息不致触及食物。”这里使用的“绢巾”便是我国口罩的雏形。 1895年,德国病理学家研究证明,病人伤口的感染同空气传染有关,他认为人们在谈话时唾沫会带病菌从而导致伤口感染,经他建议,当时的医生、护士戴上了一种用纱布缝制的能遮掩住口鼻的罩具,可减少手术时伤口的感染渠道。从此,口罩也成了医护人员的标志之一。戴口罩防病菌的思想正式推向了全世界。

  或许都是罩类的缘故吧!口罩在我脑海里的第一映像是胸罩。或许是我色了点,但两者的确有很多共同点。两者都是为了对身体的保护;都需要带子的辅助;都是罩在人体某些突起处;都要选择合适的自己;佩带时间都不宜过长,晚上睡觉最好都摘下;用后都可以变废为宝:胸罩带做的头箍已经风靡全球了,或许是口罩时尚流行的晚,或许是我脑瓜木,目前我只知道可以用来做抹布,…… 形状也有相似的,有些口罩是罩杯形状。这个到底是借鉴胸罩的技术还是胸罩模仿口罩的设计我无从考起,若是前者,借鉴者或是个天才,天才就是这样——在平常中发掘真知,一日把玩爱人的胸罩,灵感突发……;或是个变态,为长期满足自己阴暗的心理,名正言顺地变态,拿只胸罩从中间一剪,堂而皇之抛头露面,美其名曰:武装到牙齿!

  带口罩的好处相信大家都知道,有利必有弊,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的,在我们享受安全的同时,同时需要付出:不能自由呼吸新鲜的空气,时间长了能使自身免疫力下降,鼻子不爽、耳朵不爽、嘴巴也不爽!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滑稽场面,一些人把口罩只罩在口上,留出黑洞洞的两只鼻孔,以和外界新鲜空气保持联系,这和戴有洞的安全套一样,除了心理安慰,什么作用也起不了。当然也有不戴口罩的,就象有些男人不愿戴安全套,有些女人不喜欢戴胸罩一样,他们是自由的爱好者,昂或个性的代表者~~ 大家都戴上口罩,难免要要比较一番,看见他人没有戴,心里觉得得意,“嘿嘿~ 我就戴了,SARS来了也有人顶着!”没戴的人也得意,“这帮怕死到家了都,要是该是你得,就算是把防毒面具背上也白扯!~”看见MM不免浮想联翩,到底长的有多漂亮?…… 平时得不到锻炼的大脑借机高速运转,活动筋骨!~~ SARS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可以促使我们锻炼。

  事物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胸罩可以从保护形体演化到时尚的装饰品,口罩也能,谁也没有想到,本来用以预防疾病的口罩,竟然成了年轻人标榜个性的装饰品。现今的口罩完全改变了以往素面朝天的“白板”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带有各种活泼的卡通图案、美女图案、抽象图案或者标有个性文字的五彩口罩。时下流行的可爱的卡通形象如史努比、Kitty猫、流氓兔,或者是日本漫画中的美少女都纷纷出现在口罩上,再配上橙红、淡黄、粉蓝等靓丽的色彩,不仅可以御寒,还能够让自己更酷、更可爱,自然就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新宠。越来越多的卡通口罩、个性口罩、特色口罩比如情侣口罩流行街上。

  说到情侣口罩,就不得不谈谈伟大的爱情。几千年来,对爱情的向往似乎已成为人类的本能之一,曾经的“只羡鸳鸯不羡仙”,“生命呈可贵,爱情价更高”,……。让我想到的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可在非典横行可能危及健康和生命的今天,那些用情侣口罩所表现出的对恋人、爱人的关爱,真的让人感叹爱情的至高和伟大。而另一个方面,我们也看到了时尚犹如一剂强心针,对情侣身心所起到的健康推进作用。可见时尚的魅力是SARS这些流行小字辈无法望其项背的!~

  时尚通过无声的语言传播向上的信息:物欲的社会并未埋没人性!目前,口罩正是这种语言的表达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