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亏是福

 xiaoyao110 2020-03-11
 吃亏是福 
    为了一些办公用品和设施的分配,不时有人忿忿不平,感觉自己在某些方面吃亏了。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绝对平均的事情.,许多事物往往都是双刃剑,若只看到刀刃的一面,受伤的永远是自己,在物质上吃了亏的人,若是想不开再坏了自己的情绪,才真是得不偿失。如果事情已即成事实,我们何不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情,权当吃亏是福,虽然无奈,最少还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面对物质的世界,人们追求幸福的方式,往往是错的时候比较多,对的时候比较少。 
    心理学家卡乐和皮特的研究表明,只有爱情、大笔财富或者一份好工作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研究表明,一旦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如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那么每一元财富的增加对快乐本身都不再具有任何特别的意义。真正的幸福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来概括:幸福=P+(5×E)+(3×H)。这里,P代表个性,比如你的世界观、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E代表生存,包括健康状况、财务善和交友的情况。H代表更高层次的需要,比如自我评价期望、雄心和幽默感。 
    有了计算幸福指数的公式,那获得幸福的秘诀在哪里呢?审视一下属于你自己的生活,多数的时候,关于幸福的答案就在你周围的亲朋好友中。很多时候,幸福来自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并非物质生活。富贵贫贱只是人生的一种境遇,而我们要的是安与乐。只要我们的行为合乎我们的天性,完全可以不问境遇自得其乐。 
    吃亏意味着物质上的舍弃。一个人什么时候知道有所放弃,他就长大了,成熟与非成熟的界限据说是妥协,也就是愿意吃亏。人之初,所有的欲望都像地里的草一样没遮没挡地生长,因为不知天高地厚,他们希望把天上的月亮也摘下来玩,凡事不愿意吃亏,随着生活的阅历的丰富,一些人开始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的,我们只拥有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还要会出足够大的代价才能拥有。有教养的人,在得志和失意时都能表现得达观和低调。而不幸的人,得志和失意时、都可显出各自的俗气。 
    幸福意味着感觉良好,每个人体验幸福时的感觉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幸福的缘由。这意味着幸福是种情感,而情感可以重复呈现,但是不会无止。一个人如果只注重外在的得失,而忽略了个性的发展,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反到会为物所累,不能“足于已,无待于外”,也即少了我们常说的德性。反之,在物欲的世界中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注重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让自己的内部充足,是不必讲外部条件的。“君子之心坦荡荡,小人之心常戚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吃亏是福,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无奈和自我嘲解,从人的本性来说,没有人愿意吃亏的,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生活中人们的不幸在于他们缺少真实的生活,因为他们所做的事大多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在别人看来很幸福的人,往往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虽然财富可以带给人幸福感,但并不代表财富越多人越快乐;虽然社会的认可可以带来幸福感,但并不代表社会地位越高越幸福。如果吃亏中提升的是自我的认可程度,增加的是道德的满足感,或是改善了自己的人际的关系,在生活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度,谁能说这种亏吃得不值呢? 
    我们没有必要排拆物质,更没有必要把自己妆盼成圣人,可在我们争取物质的享受的时候,不能把自己精神的需求降得太低了,要始终保有一颗能吃亏,愿吃亏的心,以为自己赢得更大的自由。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劝告我们:不要盲目追求财富和权力,因为幸福的三要素是“友情”、“自由”和“思考过的生活”。让我们谨记此语,并努力过一种充满友情和自由的生活吧。

[作者:白头翁 日记本:品味人生 修改]

2006年10月24日,09:04  星期二  晴    
                                    宽容--让更加美好 
    在世界中,每个人都得生活、工作,都得接触社会与家庭。在居家过日子及烦锁的工作中,难免会发生矛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与差错。在这时,如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和同事的争斗。不能原谅自己或他人所出现的失误与差错,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增加心理上的压力和影响今后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宽容,“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懂得宽容待人的好处。    
    智慧艺术告诉我们,宽容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做人的艺术,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行为。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 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社会才显得和谐。 宽容是人类文明的唯一考核标准。“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 “治国之道,在于猛宽得中”,古人以此作为治国之道,表明宽容在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宽容,是自我思想品质的一种进步,也是自身修养,处世素质与处世方式的一种进步。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当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或解决时,你不妨用宽容去试一下,或许它能帮你实现目标,解决矛盾,化干戈为玉帛。 生活中,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把退让、迁就也当作是一种宽容,当作是与人相处的最好方法。于是,我们就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退让、迁就,把自己的地位与做人标准都放弃了,那样,我们就对别人的错误一味地迁就,导致更大的错误发生,同时,我们也就失去了主宰自己的能力 。
    这样的宽容是对别人和自己最不负责的表现,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犯罪。 宽容,生活中的一门技巧,宽容一点,我们的生活或许会更加美好。

[作者:白头翁 日记本:品味人生 修改]

2006年10月23日,15:49  星期一  晴    
                                     谚语中的人生 
  □好习惯的养成在于不受坏习惯的诱惑。(阿拉伯) 
  □要琢磨一个人说的话,不要琢磨说话的人。(阿拉伯) 
  □帮人耕地前,先讲好价。(印度) 
  □走得慢不可怕,原地不动才可怕。(印度) 
  □不要雇漂亮的用人。(印度) 
  □求教于人会显出你的无知,但你只会做5分钟的无知者。不肯求教,你将永远是无知者。(巴西) 
  □要么别鞠躬,要鞠躬就深鞠躬。(巴西) 
  □把折断的那只手藏在袖子里。(日本) 
  □最差的墨汁,也比最好的记性牢靠。(日本) 
  □你只剩两个铜板时,用一个买面包,另一个买枝百合花。(捷克) 
  □保护自己不能靠围墙,要靠朋友。(捷克) 
  □买东西时,用眼睛,不要用耳朵。(丹麦) 
  □只向能力与你相近的人征求意见。(丹麦) 
  □想要跳得高,助跑必须长。(荷兰) 
  □一点耐心,抵得上一箩筐聪明才智。(荷兰) 
  □杯子越满,你越要端得稳。(英国) 
  □辩论时,言辞要柔和,论证要有力。(英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