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玉分为山料,山流水料、籽料和戈壁料四种产状,早期当山料由于地质运动等原因,玉料被水流泥沙冲磨掉尖锐的棱角,由于自然加工的程度有限,尚未形成圆弧的形状时,可称作山流水。这种玉料一般距原生矿较近,棱角稍有磨圆,地质学称为“次棱角状”,一般块度较大,通常有薄的皮壳。 山流水料的产地及特点 山流水,指残积、坡积和被冰川搬运距原生矿不远的软玉矿石。在玉龙喀什河的源头,即是出产山流水的冰山脚下,这里距离出产籽料的和田市大约有280公里。在这280公里的河床中,从出山流水的那个冰山起,一直往下约18多公里的河床中,可以捡到为数不多的山流水。 和田玉山流水料的特点:开采出的位置离原生山料的位置最近,形成时间比山料稍久远。有大有小,有好有差。但他们的特征都是同一类的。 山流水的外形,一般而言无尖锐的棱角状态,表面较光滑,常带有沙滩般的水波纹面。块度稍大,常见片状。 ▲外形具有近似山料的特点,但圆滑些。 它们经受一定程度的风化、磨蚀,但程度不及籽料,故玉质也大多介于山料与籽料之间,比山料更润滑、细腻,但其内部的混浊结构还是和山料如出一辙,变化不大的。山流水一般无风化面,故其内、外质色比较一致,颜色较白,也有其他色泽。 与戈壁料的区别 很多说法认为,戈壁料是“山流水”玉料躺在戈壁滩上又被风沙吹打风化所形成的,所以按这个说法戈壁料应该属于“山流水”的一种,那么山流水与戈壁料又有什么区别呢? ▲戈壁料 先来了解下和田玉戈壁玉的特点:产出地在戈壁滩,块度较小,表面有不定向的风蚀痕迹,玉质非常细腻温润,油性极佳,并且硬度比和田籽料还要高。 ▲上图是山流水料,细看是山料尖锐的棱角都被磨过了,油润感较强。但同戈壁料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山流水有些表面光滑的已接近籽料了。 ▲戈壁料的表面 山流水是断面尚未磨净,呈纤维状的炸出感觉;而戈壁料的断面已磨砺殆净,呈现出被撞击形成的圆底凹坑,作为断痕已磨砺殆净了。 二者的表面是不一样的:山流水是断面尚未磨净,呈纤维状的炸出感觉;而戈壁料的断面已磨砺殆净,呈现出被撞击形成的圆底凹坑。 山流水是山料从矿体剥落后初经磨砺的状态,磨损还不完全;而戈壁料不但经历了完全的磨损,更经受了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的严酷考验,可说是饱经风霜了。戈壁料一般不好加工,有时候雕也没太大的意义,就这么摆着,保留大自然的雕工,就象下面这块“稳坐江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