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时候去银行特别是中囯邮政储蓄银行存钱或办理业务,他们拼命叫你买各种理财产品?

 风之语tvtxdoyq 2020-03-11

从题主的描述来看说明当地的邮储银行的员工在工作积极性上远比其他银行要高,这有可能是管理及考核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于为什么,我可以说一些其他答者未涉及的原因。

历史原因

邮政储蓄银行在成立之前是邮政公司下属部门叫邮政储汇局,它是成立于1986年,负责吸收公众存款、汇款和保险业务。而成立储汇局并非是为了弥补邮政的亏损,而是邮政局自清朝以来就在全国建立了通兑的网络,新中国成立后也继续承担全国居民的小额资金往来职能。上了年纪的朋友都清楚90年代前后我们与亲人的资金往来靠的不是银行卡而是邮政汇款。也正因为如此,在人民银行的部署下当时的邮电部开展了代理银行业务,开始办理居民个人存款业务。将吸收来的个人存款交付给人民银行,由人民银行付息给邮电局,再支付给储户。在这中间邮电局将获取一小部分的息差作为运营成本。而这一块成本随着全国银行金融业的发展,到2015年前后就结束了。正因为这个躺赚的业务结束了,客观上引发了邮政储蓄的业务发展转型。

邮储银行个人业务的发展转型

随着银行业的飞速发展,原来具有网络优势的邮政储蓄在互联网时代变得不再领先,四大行不断下沉网点(我们在2010左右感受最明显,四大行新开的网点特别多,后来又萎缩了)和商业银行的大发展,个人金融这一块竞争异常激烈。同时人行结束对邮政储蓄存款利息补贴,采取与商业银行一致市场化运营。两个因素直接导致邮政储蓄要大力发展个人金融的代理业务,即理财、保险和基金业务。有朋友会问银行不是靠贷款利息差来赚钱,干嘛费力搞个人理财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业务呢?这其实是对银行业务结构不了解。其他银行先不说,邮储银行在成立之初,为了按照谨慎经营的指导思路,并没有放开贷款业务和对公业务(具体原因没有,不做细说)。因此个人零售业务成为支撑邮储银行和邮政生存的最重要支柱。那为什么分红型保险又会成为主推,大家为什么对此又特别多投诉呢?

客群和业务能力是双刃剑

邮政储蓄的历史发展注定它是接触中国基层民众最广最深的银行。我们对邮政储蓄的印象也是这么多年来积累形成的:可靠、稳定、实在!用邮政的话来说就是与大众相伴。所以,选择邮储银行的客户几乎都是走南闯北、勤勤恳恳务工、务农和经商的民众。他们信任邮政,邮政的服务网络足够便捷,并且这些储户都是大行们所排斥(我记当年最早把5万元以下的储户赶到ATM机的就是四大行)。与此同时刚成立的邮储银行(特别是原邮政网点),其金融从业人员在银行理财技能方面受业务结构限制与传统大行、股份制银行比要弱不少。所以在保险公司大力发展短期分红保险业务时,他们选择了无风险且有类似于储蓄功能的保险产品(这是猜的),而且他们在销售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参差不齐的能力问题(这是他们的管理问题,在此不做评价)。

而是邮储在推银保产品(即允许在银行销售的保险)时违规多和投诉多,我觉得不一定是最之辈。我们只要在百度搜存款变保险,每个银行都有一大堆新闻,这是当年银保产品火爆时期(而这又与当年的地产行业和已经被下马的保监会项主席有关)行业普遍的现象。但邮储又有特别之处,就是前面我所说邮储的客群是真正的普罗大众!他们接触的金融产品甚少,由前面的答题者提供的信息就可以验证:几乎都是不看合同、不看产品内容、完全信任银行工作人员的口头介绍、由始至终都认为自己办的是存款。所以矛盾就比其他行的客户更明显。

快2020年了,不能再当金融小白了

在其位谋其政,银行的理财经理拿银行工资就得按照其管理者的要求开展工作。我们作为消费者则可以选择接受与否,因此我们应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按照最新的资管新规指导意见:卖者尽责、买者自负,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虽然近些年金融市场出现不少乱像,很多投资者都交了学费,并且不是小贵,而是很贵!希望大家要具备一些基础的金融理财知识,同时一定要遵照风险承受能力去选产品,当面对可能的损失已经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产品时,建议回避。

最后,希望朋友看完别骂,因为这些只是我曾经看到的、经历过的和感受过的。与你感受到的不同是正常,我也承认有些情况了解到的也只是一个侧面非全部。只是希望对大家看待这个问题能有多一个视角。

感谢您的阅读!

若觉得还算有趣就点个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