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连载中 ▾ 点击收听 ▾ “人生是一个含泪的微笑” 来自为你读诗 00:00 07:13 
在“无常”中,寻回生命的力量
演播:卫东
供稿:「为你读诗」文艺学堂 前两天北京下过一场雨,雨后出门散步,竟闻到了久违的植物和泥土的香气。听说南方的樱花开得正好。 熬过寒冬,熬过宅在家的日子,走在春风里。现在的感觉,真的就像诗里说得那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前种种焦虑都在渐次纾解。最近因为疫情的关系,总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可以振奋精神的作品,一起从阴霾中走出来。
编辑推荐给我一些“美国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的作品,篇幅短小,却总是不乏“峰回路转”,读来总有被妥帖治愈之感。于是我们邀请知名配音演员狄菲菲和徐涛,精选了3篇故事,将它们变成了“耳朵里的文学电影”。其中一篇故事中的主人公,也在经历“肺炎”的困扰……在纽约格林威治艺术区住着许多艺术家。两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女生——苏姗和琼斯在一座三层砖屋的顶层合租了她们的画室。
话说岁入寒冬,一位残酷无情的不速之客蹑手蹑脚地潜入了艺术区,它——就是“肺炎”。无数鲜活的生命骤然而去或病入膏肓,漂亮而纤弱的琼斯也未能幸免。 一大早,大夫给琼斯量体温并进行检查,然后悄悄地对苏姗说:“琼斯的病快没戏了,仅存的一成希望完全取决于她自己是否想扛下去。可是看上去她已经放弃了。你知道她有什么愿望或是心事吗?” “她——她一直渴望有一天去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写生。”苏姗说。 “画画?”大夫说,“真扯淡!有没有什么勾她心魂的东西?比如说,男人?” “男人?”苏姗脱口而出,“难道男人也值得……咳,不说啦!大夫,压根儿没有。” “那我只能全力以赴了。”大夫继续说,“不过我敢肯定,只要病人开始琢磨葬礼的事,那么医药的疗效至少会降低百分之五十。” 至此,你也许会在同情之余,生出几分绝望,但在后面的故事中,女画家琼斯却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被一片树叶扭转了命运。这种被誉为“欧·亨利式结尾”的戏剧性,不仅是他的作品特色,也正是人生的魅力所在——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每一秒都可能有转折发生。欧·亨利本人的经历也充满了无数次意想不到的转折。在银行工作时,他的账目上短缺了一笔款项。法院还尚未定案,他却跑到了拉丁美洲避难。待他因妻子病重再回美国时,被判处了5年徒刑,期间妻子也不幸离世。入狱后,欧·亨利因持有药剂师执照,被分配到监狱医务室,得以在工作之余创作短篇小说。1901年,他提前获释,开始专事写作,甚至与莫泊桑、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我们总能在他笔下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和那些平凡的人一样,常在命运的摆布下无从着力。然而宇宙由无数的可能,因缘和合而成。笑与泪,悲与喜,瞬间与永恒,变化与静止,正是人生的奇妙之处。生活中总有很多的“转折”。我们需要一种态度——在身处幽暗时,仍愿笃信光亮的存在。更需要一种能力——在“绝境”中寻找线索,将困境转化为机遇。就像在欧·亨利的笔下,与困顿相伴相生的,总有人性中友善、爱、互相扶持、乐于奉献等等,这些美好的一面。生命中那些“峰回路转”的际遇,一直都存在。无常的背后并不总是“失去”,也有新的“遇见”。如果你暂时无法回答,不妨一起走入「为你读诗」文艺学堂特别节目《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去探寻其中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