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一楠闲话增广贤文 首页上一页5

 昵称503199 2020-03-11

冯一楠闲话增广贤文 首页上一页5下一页末页 页码: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02-24 16:21 @忠诚博学勇毅奉献 2015-02-23 19:38:14 @冯一楠 ----------------------------- 很赞的图 谢谢分享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02-24 16:23 @小升Ts 2015-02-23 11:17:45 在新浪微博上发现了一位命理研究的老师,名字是易用堂堂主王易用,冯老师有时间的话看看他说的怎么样? ----------------------------- 我不评价他人,喜欢命理的话可以上我的微博昂昂之声看 会有很多不同行业的明家做客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那里以后会有传统文化对于命理解读。也欢迎你来探讨。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02-24 16:26 @王守仁转世 2015-02-22 22:37:10 请先生教我如何对待女色。鄙人明知是祸水但也欲罢不能。 ----------------------------- 如果说红颜是祸水 那人类如何延续? 正心 正信 自然能得 正觉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02-24 22:33 @郁闷无限lalala 2015-02-24 19:47:58 楼主节日好!新开了微博,那以后发文更新是以微博为主,还是微博天涯同步? ----------------------------- 天涯主要是长篇著作 如水浒 增广贤文 以后的西游等等 微博主要是短篇 如过几天发的诸葛亮《诫子书》 另外也联系了一些朋友和前辈 会把他们对于人生 事业 爱情 家庭 修行 等各方面比较短的感悟发上去。微博相对来说不受一个帖子主题的限制 可以各种短篇 两边内容不同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02-24 23:11 正如我们一路聊来看到的,中国的文化不止是强调个人的创造力,在传统人情社会中,团结的精神从来就被看得很重。为此增广贤文的作者采编了这句:“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 ;一人一条心,无钱堪买针。”这句话通俗易懂,小子自然也不需为解而解,不过倒是有个相关案例供担任公司领导职位和管理岗的朋友参考。 小子在年轻时曾经参与过一个朋友的创业,这个朋友当时年近四十,他在此之前的人生极为不得志,认识他的人都挺为他可惜,觉得这样一个人事业起不来真是遗憾,终于因为一次机缘巧合,他得到了一笔财富,于是雄心勃勃的想要创业。在当时的广州,他搭建了一个很优秀的团队,因为这个人在得志之前,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有能力,而且对人也非常真诚,所以他快速聚拢了一个出色的团队,不少优秀的人才都愿意为他出力,而当时年轻的小子正是爱情事业全线溃败,满是不甘,决定重返一线试图搬回面子的时候,所以在仔细对比了当时收到的几个offer后,觉得虽然他的公司资金实力不强,但是团队构成非常优秀,各个位置都是经验丰富并在各自领域做出过成绩的人,而销售团队也是有自己渠道的老销售。所以觉得潜力很大,加上私交不错,于是当时也加盟了这个公司。 但是不到三个月,这个团队就开始分裂,我第一个提出辞职,而后他团队的人纷纷离开了他。 原因何在? 一个团队,当然需要领袖,蛇无头不行,然而一个合理运行的公司和企业,团结不应该仅仅是普通员工之间,更重要的是公司领导层和基层员工在一定程度的统一。这个朋友最大的败笔就是人生财富开始有了起色后,不断的强调自己很强,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不时否决跟随他创业的人的合理提议,而且在创业初期,就不时的运用不知道哪里学来的团队制衡手段,刻意在公司制造不同派别,以便于自己控制。 结果当然是非常遗憾的,他的团队散架,大好的前景变成一场空。这也就是小子在这里要提这个案例的目的,当前市面上有一些管理的书籍片面强调了术的运用,而忽视了一个创业团队最重要的东西。 刘备为什么能够在初期聚拢关张赵这样的一流人才,以及孙乾简雍这样不错的人才,还有糜竺这样的富豪愿意相助? 就算不说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刘邦为什么在初期能够得到萧何这帮人的帮助? 这是所有打算创业的或者是自己创业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管理者需要真正思考的问题。 真正的人才,考虑的不仅仅是工资,工资当然重要,但还有一些重要的东西。 回到增广贤文这句“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 ;一人一条心,无钱堪买针。”这也就是一个团队有时候1+1大于2 有时候小于2的答案。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02-27 18:57 正如很多前贤的感慨和大家都能感受到的,人生,是很短暂的,一个人,抛开没有纪事的幼年阶段,被动学习的儿童和少年阶段,退休的老年阶段,真正能够绽开生命之花的时间,可以说少之又少。 所以增广贤文说得很好:“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加上古人的生命很短,而且由于要成家立业、买房买地或者是考取功名,所以往往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背负的是最沉重的压力。生下来就有富或者有贵,再或者富贵双全的人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富贵皆不占的。 也正因为如此,学习,读书也就显得尤其重要,古代的前贤和先哲们把自己的毕生经验总结成文字或口诀,正是希望让后人不用重复走弯路的时间,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的人生真谛,活在当下,明白自己,能够享受到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的生命点滴。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往往与美好的愿望会有出入,世界有真就有假,人活在世上,在智慧开启之前,往往追求的是假的,忽视了真的。 所以就有了痛苦。 痛苦的根源之一,在于追求的得不到,回过头来,发现真的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来不及了。 于是就没有了存在感,进而有了寂寞和孤独。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贤文的路人作者才特意强调了“岂可教人枉度春。” 诸君,修行也好,事业也好,或者其他什么重要的事情也好。 如果这件事情告诉您,先把这件事情做好,再来好好生活,那本身就是错的。黄莺和鲜花都害怕春光老去,何况与人呢? 我年幼的时候,总希望什么都做好了,再来好好生活,结果错过了人生中的很多美好才发现,原来根本不可能什么都做好了,因为生命不止,什么都做好,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往良性发展,人也会进步。 人生的轨迹,不是静止的一个点,而是动的三维坐标系上的一条轨迹。 也正是因为如此,贤文接下来说,“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虽然真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但真假之间,是不能够含糊的。 尽管我们会说,我们的文化会说,甚至小子也会说,方法,道路,没有高下之别,但总要明白,我们的文化讲究尊重他人,讲究与他人和谐共处。 假的只要不伤天害理,我们一般习惯不去评价和拆穿,坏了人家的衣食饭碗,但不是等同于说假的和真的就一样。 这里各行各业,各种学术,甚至我们每天遇到的人,相交的朋友都是如此。 是真是假,这就需要自己内心的那双慧眼,自己去鉴别了。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03-01 20:30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面,刘备在面临曹操百万大军的追剿时,带着老百姓一路逃亡,坚决不放弃拥戴他的百姓,且抛开历史真相如何不谈,这反应了怎样的一个人生哲理呢? 增广贤文的路人作者写道:“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有客上门,主人却不理人,不招呼一下,这个主人很可能是傻瓜和痴人。为什么这样讲呢? 传统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在人情社会当中,最难得的就是得人,何况是他人主动登门? 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但是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相互利用,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网,而说得功利一点是利用,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看自己的本心。 人和人之间,互相成就和帮助也是可以的,为什么就一定要看成是相互利用呢? 得人心者得天下,刘备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正是因为他懂得并抓住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在颠沛流离的几十年怎么打也打不死,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却比小强的生命力还强,在被打得落花流水的过程中,慢慢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当然,我们的文化是辨证的,一方面我们强调互相成就和帮助,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人,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有势利眼的。 三角形,是最稳固的结构,埃及的古金字塔,当然不是放两个木乃伊那么简单,金字塔的结构,昭示了自然的规律和道理。 过去的人类社会也一样,如果在过去人人都能够有一双慧眼识别风尘中的真英雄,那古代世界就会乱了套。 刘邦比项羽强在哪里? 他自己就讲得很明白,懂得识人用人,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而项羽呢?显然不懂这个道理,一个范增都用不好。 所以有塔尖,就有塔底,古代的社会才平衡,自然的资源一定的情况下,金字塔结构才能满足社会的资源分配。 当然,我们今天的社会不同,是社会主义新社会了,大家要为共同富裕而奋斗,过去的这些东西大家自觉批判,佛说的众生平等,其实也是追求世界大同。 那么在传统社会和过去的社会正是存在着势利眼,不是人人都有一双慧眼,所以路人作者紧跟着就说了一句在传统中国社会妇孺皆知的话:“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一句话,说透了当时的封建社会,也看透了旧时的人生,所以热闹,面子,说到底,都是假象。无非贫富强弱而已,也正是因为很多人看不破这个道理,古时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无谓的应酬上面。 以为关系是靠喝酒和热闹走出来的。 却不知,如同书到用时方恨少一样,真的遇到事时,能够帮助自己的有多少人呢? 这才有了相识遍天下,知交无一人的感叹。 也正因为如此,真正的情义,也才如此可贵和值得珍惜。 为什么百善孝为先? 因为父母不计回报,养大一个孩子,多少钱不说,心血付出多少? 都说养儿防老,但是很多人其实不啃老,不败坏祖宗家业就不错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的让老有所依的呢? 所以孝,在传统中国人是头等大事,这件事做不好,就算事业再成功,一辈子别人背后戳脊梁骨不说,自己心也是不安的。 说到这里,路人作者又顺带说了:“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很多人做事,怕别人说,因此畏手畏脚,尤其怕别人说自己坏话,搞得自己的生活很辛苦,一辈子都是在活给别人看。 其实就算你做得再好,背后照样有人说你坏话,因为人有嫉妒心嘛,不是你做得好了,就没人说你了。 照样有人说。 说到底,生活是自己的,就好比刷朋友圈,刷刷好玩也就罢了,小子每天也刷,但是如果每天刷的目的是刷给别人看,还美其名曰分享。 那说白了,是自己没有存在感,需要别人看到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已。 人,不少都是有功利心的,尤其是在旧社会,没钱,没利,有几个人会真心对你好呢? 所以路人作者采编得很好,叫:“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和今天的新社会不一样,过去社会是有钱就真,没钱就假,过去社会是很势利的,不信就看看过去的酒席和应酬场合上面,是有权有势的人大家争相交谈得多,还是无钱无势的人受人待见。 如果酒桌上面有二三流的交际花,那这种情况往往就表现得更明显。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可以有两种角度解释。 一种角度就是有钱有势的人说的话,什么都是真的,没钱,咱就在旁边老老实实吃饭,因为说什么都是假的。 另外一种角度就是从功利心来解释,因为人的动机,在过去社会往往都是有功利目的的,没钱,说什么真东西呢? 这样一说来,貌似人生很消极。 如果这样看,那又低估了我们的文化,有阴必有阳嘛,有阴暗面,怎么会没有阳光的地方呢?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03-01 20:45 紧跟着,路人作者就说了很关键的一句话:“闹里有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人活一辈子,或者说赚钱赚大半辈子,总得明白,自己赚钱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助人,还是为了做事,还是为了证明自己,不管是哪个目的,总得明白自己赚钱的意义和目的何在,不然就一辈子是钱的奴隶。 财富自由,在社会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时也,运也,我们大多数人,即便很努力了,受诸多因素所限,也未必能够做到财富自由。 那怎么办? 一辈子苦逼的被钱奴役? 这就需要诸君,寻找自己的答案了。 闹里有钱,静处安生,没有拿起,就谈放下的人,只是懦夫。人生如果说是一场经历,那其实就是不断拿起和放下的过程。 没有动,谈何静? 不是动不好,不是静不好,关键是如何动,如何静? 人生短短数十载,如同前文所说,岂可叫人生虚度? 而大浪淘沙,人生只是恒河当中一粒沙,对比宇宙这个恒河,对比很多比我们强的人,我们又太过渺小了。 如何安身? 人生就好像风雨一样,忽然而来,忽然而去,而且其实我们很多人的生命,只是微尘一般。 那到底什么,才该是我们这一生,该去追寻的东西? 作者紧跟着又感叹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人,谁能够不老不死呢? 那么,在短短的一生之中,我们该做什么,该怎样去度过? [http:///]整理,全文地址:http:///tieku/r_29769_5.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