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喜童大夫 | 孩子脾虚易生湿,怎么办?

 为什么73 2020-03-11

三四月天,什么多?湿气!不管是岭南地区乍冷还寒时的回南天,还是江浙一带梅子黄时的梅雨,空气中都充满着扰人的湿气。

何为中医讲的湿?

湿,在中医属于六邪之一,所谓六邪,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范围内,这六种物质叫做六气。但是,当出现异常增长导致疾病发生时,这六种物质便成了致病原因,也就变成了六邪。


而湿是六邪中最为特殊的物质,它既是致病原因(外湿),又是病理产物(内湿)。

【外湿】:所谓的致病原因,也就是自然界的湿气,可成为导致人体生病的原因。因为湿气会通过接触人体的各种方式影响人体机能,让人出现疲倦乏力,身体困重,口淡胃口不好,大便溏烂等不适。


【内湿】:所谓的病理产物,也就是人体自身产生的湿,人体机能低下时会导致出现废物的堆积。简单一点讲,就是人的脾胃功能减弱,导致其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水湿运化不健,就容易水湿积聚,导致人体出现湿阻中焦的情况,如疲倦乏力,胃口不好,甚至会出现恶心干呕等症状。


外湿和内湿并不能也没有必要明确地去界定,因为两者治病原因的本质是一致的,那就是脾胃的虚弱。对于小孩子来说,脾胃虚弱是生理现象,所谓的“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是小孩子的生理特点,因此,小孩子容易食积,容易生湿。

家长们无需焦虑紧张,平常心待之即可。但说的平常心是指不要焦虑的心态,不是放任自流的态度,所谓的“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

▌家长提问

问:那家长能怎么样判断孩子有湿滞问题?

李大夫:舌苔偏厚,大便溏烂,胃口不好就可以考虑有湿。

问:大人和孩子在湿滞表现上会有区别吗?

李大夫:没有太大的区别。

问:如家长对孩子内湿问题放任不管的话,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李大夫:小孩子脾胃会越来越差,生长发育也会较差,各种问题会找上门来。

湿哒哒天气,要怎样祛湿?

祛“外湿”

外湿引动内湿的情况非常常见。因此一到回南天或梅雨季节,不少妈妈们总会各出奇招,尽量地将室内出水的地板、流汗的墙壁擦干。下面也分享一些我觉得蛮管用的方法:

地板:

 
可以用热水甚至是滚烫的水拖地,这样蒸发得快,但是蒸发得再快也不如拧或吸干,所以综合起来就是热水拖地、拖把要尽量拧干,并用干燥布擦干。

衣物:
 
衣物一定要烘干,尤其是贴身衣物,否则小朋友有时候会出现腹股沟湿疹,肛门湿疹或者是红屁股等。可建议选择衣物烘干机,如果没有烘干机,那么小内裤就用电吹风吹干就好,如果大件衣物就铺在床上用电热毯烘干。

祛“内湿”

指的就是人体内。体内的干燥不是真的去烘干,而是指脾胃健运,能够运化水湿,不至于积水成饮、积湿成痰。内环境的干燥首先要健脾,其次就是渗湿或者利湿。
小孩子的内湿,很多时候和脾虚积食有关,可以用一些消食导滞健脾的汤水,比如谷芽麦芽白术之类。另外,下面给大家提供全家人都适合吃的中医食疗方。

日常“健脾胃”食疗方:
 
小米淮山粥:小米、淮山适量,熬成粥。不需要加红枣,因为红枣滋腻,对于脾胃健运的人来说是好东西,对于脾胃不好的人,尤其是在广东这样潮湿的地方来说,那就是脾胃甜蜜的负担。

五谷豆浆:薏米、炒扁豆、红豆、黑豆、芝麻、核桃、芡实、莲子、腰豆,随机选择,打成豆浆,也是健脾补肾的好食物。注意,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人就不要吃了。

▲李喜童大夫推荐儿童健脾祛湿食疗方
明医简介

李姝淳(李喜童) 大夫

【儿科疑难杂症、女性亚健康调理】

多年跟诊岭南儿科名医罗笑容教授。潜心精研内科及儿童常见病,如小儿脾胃失和,积食等导致的发育不良、形体消瘦、湿疹、发热、久咳等,总结出对付“小儿病五大招”;对月经不调、痛经、亚健康等中医调理也颇有心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