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和明之间,其实还有一个王朝,其后人现居海外,并说汉语写汉字

 心灵牧场书馆 2020-03-11

中国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期间无数的王朝兴衰交迭,实际上除去周朝、汉朝,唐朝这些延续数百年的王朝,那些建立时间短暂的政权,在影响中国历史进程上其实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项羽的西楚政权,还有武则天的周朝以及王莽的新朝。

相信很多读者不知道,在元朝和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之间,其实还有一个朝代,这就是湖北人明玉珍创立的大夏国政权。

1132年,明玉珍出生在了随州,世世代代以务农为生,史书记载他“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素有大志。”明玉珍为人仗义,而且遵守信用,因此他也是乡下人们的领袖。当时的元朝,官僚贪污暴虐,百姓民不聊生,四处都发生了起义。

1351年,红巾军领袖徐寿辉起兵,而明玉珍乘机也聚集了一千多人乡兵屯扎青山,并且安营扎寨以图自保。

到了1353年,徐寿辉决定称帝,他对驻扎在乡下的明玉珍发出了招安的诏令:“来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明玉珍知道自己人马有限,再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因此率众归降徐寿辉,并且担任统兵征虏大元帅,驻守沔阳。

随着红巾军的势力越来越大,元朝廷总算清醒过来,随即派兵剿灭讨伐,明玉珍在和元朝大将哈麻突鏖战的时候,右眼睛被箭支射中失明,因此他又有了一个外号“明瞎子”。

正所谓军伤是最好的战功,很快明玉珍就升迁到奉国上将军,统兵都元帅,1357年明玉珍率领大军出发,向西北攻占了重庆,进而挺近四川,并且击溃了另外一支农民武装力量黄巾军,并且乘机占领了四川宜宾等地。成为了四川湖北等地区的龙头老大。

1360年,陈友谅杀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因此明玉珍随机也和陈友谅断绝关系,自称陇蜀王,以刘桢为参谋,立徐寿辉庙于重庆城南,四时致祭。

1362年,明玉珍正式称帝,国号大夏,以恢复汉族王朝统治为号召,建都重庆,为了抵御陈友谅,他随即和朱元璋交好,在朱元璋写给明玉珍的信中有如下内容:“予与足下实唇齿邦,愿以孙刘相吞噬为鉴。”意思是希望能够像刘备孙权那样共同抵御外患。

不过两国之间随着陈友谅的击败和元朝廷的衰落发生了改变,朱元璋的明朝势力急剧壮大,1366年明玉珍病故,在去世前,他知道自己和明朝实力的差距,因此交代臣下固守渝川地区,勿进取中原,明玉珍儿子明升即位。

当年朱元璋就派遣使节劝降,然而明升并不依从,到了1371年朱元璋便派遣汤和等人领兵出征大夏国,夏军溃败,最终迫使明升求和投降,夏军战斗力之所以这么差,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他们贪腐而导致,根据明朝户部统计,重庆和四川八万四千余户人,总共有二万三千余户被大夏官员占为了庄户。

明朝廷害怕明氏子弟在四川的势力庞大,害怕其死灰复燃,因此将大部分明玉珍族人迁移至四川,而明氏后代又有一部分人进入高丽,当时的高丽恭愍王便在都城南方寻觅一块土地,给这些夏国移民居住,从此明氏的后裔便在那里繁衍生息。

截止到如今,他们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规模的家族,难能可贵的是,明氏宗族如今依然坚持学习汉语写汉字,并且家人之间坚持用普通话交流,定期回中国祭祖,他们的精神也让人感到佩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