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点其他的。 2019年,南方某城的国际会展中心落成。据称,这将是全球第一大展馆。最高、最大、首个、第一——这些语词作为酝酿民族自豪感的利器、作为表现政绩的黄金词汇,再一次的出现。 检视网络,一篇新闻的标题这样写道:“6千名工人同时开工,xxxxx会展中心本月底亮相,堪称全球最大建筑工地。” 在这里,劳动者只是作为一个衬托而出现,数字不过是为了书写建筑物的威仪。 最大的会展中心的建成,从客观上也反映着国内会展行业的繁盛。据统计,仅2019年一年,国内各类展会举办数量便达到6000个左右。不过我也曾听说有些展会没有招满参展商,场地内一块区域空荡荡的,很难看。 从经济上来看,据说,会展行业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很可观。不仅能够带来场租费、展位搭建费的收益,为会展公司、搭建公司带去直接收入,还能够拉动住宿、交通、旅游、餐饮等相关行业的消费。 也难怪早在2015年时,国家便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展览业的改革发展。他们说,要“更好发挥其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 2019年,在一个特别的契机下,我有机会走进一个展会即将开始前的搭建现场,记录下一些画面。 照片里的人们,他们都在为这个国内知名的展会进行着最后的筹备。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有清洁工、有搭建工,也有搬运工。 他们也是无名者。在把工作做完之后,他们就从这个工作场地离去,去往下一处工作地。 而在这里,即将迎来干净、清洁、明亮的展会与眼花缭乱的展位、展品。这与准备时的嘈杂和弥漫展馆的粉尘构成极大的反差。 有人说:纪念无名者比纪念知名者更困难。如果有人问,我会说这就是我拍摄的目的。这个目的之外的,就是自己的自娱自乐,这没必要撒谎。 展会将至,展馆外的幕墙清洁之后,就将贴上大大的广告。小孩子看见了,大概会称他们为“空中飞人”。 摆放花盆的阿姨。之后这里将成为往来人士的打卡地。如果把视线阔宽一些,我们城市里的其他花草,也是这样被装点起来的。 展馆内。在这块大空地上,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会搭建起一座座“房子”。然后这些临时的建筑物,将在几天之后展会结束时又被弃置,成为一堆废品。 为了建筑物搭建过程中的安全,工友们都被要求头戴安全帽。 梯子上作业的工友。 其中一个展位上,已经搭好了一面木质墙板。工友们正在刷墙。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刷墙会产生较大的粉尘,但是鲜有工友佩戴着口罩。 虽然展馆方明令工友们作业时需要佩戴安全帽,但对于较为隐性的劳动保护却不曾注意。即使国家有关部门在19年7月便印发《关于印发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但是方案落到实处、落到细微处,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正在石墩上刷漆的工友。这位工友应该是四川人,他和同伴都操着一口川音。 那位四川工友和他的同伴。 电梯也需要擦拭。 应该是位搞搭建的工友。 ![]() 哪里都有收废品的。 ![]() ![]() 中午吃饭。到了饭点时,手拿着盒饭,随便找个地方,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饭。很多人可能不太能把高大上的会展与这样的情境联系起来。 ![]() 饭后的沉思。 - - - ![]() 傍晚的升旗手。 ![]() |
|
来自: 昵称39188644 > 《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