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因湿邪侵袭人体,或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至水湿潴留体内,所表现水湿停滞的病症,称为湿病。湿病还分为风湿、寒湿和湿热。而祛湿的中药和食物有很多,不同的湿病应该用不同的祛湿之物。很多人弄不清楚,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对湿病之药有非常系统的总结,可以收藏学习。 1风湿祛风湿的中草药包括: 羌独活、防风、细辛、麻黄、木贼、浮萍、川芎、蛇床子、黄精、葳蕤、秦艽、菖蒲、漏芦、菊花、马先蒿、白蒿、旋复花、苍耳、防己、茜根、忍冬、苏子、南星、土茯苓、龙常、葱白、薏苡仁、胡麻、大豆、秦椒、蔓椒、蜀椒红、柏实、松叶、沉香、龙脑、蔓荆、皂荚、枸杞、五加皮、桂枝、伏牛花等。另外还有磁石、白石英、蝎(风淫湿痹,炒研,入麝香,酒服。)、鳝鱼等都可以祛除风湿。 2寒湿 祛寒湿的中药主要包括: 苍术(除上中下三焦湿,发汗利小便,逐水功最大。湿气身重作痛,熬膏服。) 草乌头(除风湿,燥脾胃,同苍术制煮作丸服。)以及附子、乌头等。另外,还有葡萄酒、烧酒、豆黄、生姜、乾姜、芥子、蒜、吴茱萸、胡椒、莲实、桂心、丁香、樟脑、乌药、山茱萸等。 3湿热祛湿热的中药主要包括: 山茵陈、黄芩、黄连、防己、连翘、白术、柴胡、苦参、龙胆草、车前、泽泻、通草、白藓、莸草、半夏、海金沙、地黄、甘遂、大戟、萱草、牵牛、大黄、营实根、夏枯草。还包括赤小豆、大豆黄卷、薏苡仁、旱芹、乾姜、生姜、椿白皮、茯苓、猪苓、酸枣、柳叶、木槿、榆皮等。 身体湿气大,迟早会生病。'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这是《黄帝内经》对湿的描述,人有湿气,就会很难受,稍微祛除,就会舒服一点儿,这也许就是中医拔罐祛湿大行其道的原因。 湿性体质的人,平时也可以吃些祛湿的食物,上面李时珍总结的药物中很多都是药食同源之物,可以参考食用。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