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7岁的糖尿病患者在一家医院住院超过20天。西药用降糖片、胰岛素等药物治疗,而中医则采用消渴证、滋阴养金。 虽然口渴解渴,但身体异常消瘦困倦,虽然血糖降低,但也有起伏,排尿量是一般人最多的一倍。 其脉搏诊断很弱,舌苔中心脱落一片,并有干裂、饮食味、排尿能闻糖味和腐烂苹果味。 按脉证诊断为气虚下陷,处方为黄芪30g,压片6g,山药30g,地黄30g,玄参20g,蛇床子20g,山药15g,完全不服用。 我突然想到,那个人脾气暴躁,没有能力控制糖,因此,随着黄金的外流,黄芪的数量很难发挥。 此外,前医生还服用了大量滋阴金药,脾因湿水浸透而窒息,脾必须有血瘀、水湿和相互抵抗力,气不归,不能喝,所以口干不想喝,所以用黄芪调理脾气,活血化瘀,补肾健脾。 处方:黄芪90g,天麻6g,桃仁10g,红花10g,血液耗竭3g,郁金香10g,白术10g,盾叶薯蓣10g。 服用两剂,血糖降低,尿量也减少。每次诊断后,黄芪30g,其余药物保持不变,逐渐加入黄芪240 g/剂,排尿已接近常人,尿中无腐烂苹果味和糖气,试验尿无糖,血糖也恢复正常。 随后,他逐渐减少了黄芪的数量,然后采取了治疗措施。当药物降至90克时,一年后就不会再重复了。该疾病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并用5000克黄芪治疗。 (山西省固原市郭伯义,中国中医药杂志) 孟景春说:糖尿病现在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的原因,但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治疗应分为上、中、下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还应从全身症状进行辨证和综合调整。 糖尿病是由脾气虚血瘀所致,黄芪每剂量可重复使用240 g,疗效明显,可见不仅有症状,而且剂量非常重要,但黄芪的使用必须是气虚型,并非所有糖尿病都能用黄芪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