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西北地区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2020-03-12 | 阅:  转:  |  分享 
  
西北地区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66WEN收集整理来源:www.66wen.com更新时间:2006年11月07日

二、污染成因分析

1.西北地区污染负荷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从2000年全国各大流域排污量与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对比(见表1)可以看出,西北黄河流域的污染负荷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5倍,排污量大是西北地区黄河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2.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西北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城市废水处理率不足10%,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工业废水排放量大

根据2000年环境统计资料,西北地区共有日排水100m3以上的工业企业4044家,年用水量为183.59亿m3,新鲜水用量为21.3亿t,汞排放量为0.6t,镉排放量为16t,六价铬排放量为7.3t,铅排放量为65t,砷排放量为93.3t,挥发酚排放量为417.0t,氰化物排放量为49.8t,COD排放量为33.0万t,石油类排放量为0.6万t。

西北黄河流域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和各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都远高于西北内陆河地区。

4.农业面源污染

在西北地区大部分省份中,农业仍然是地区发展的主要产业。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氨氮是西北地区水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之一。氨氮污染不仅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农业面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西北地区土壤结构、施肥方式、灌溉方式基本相似,农业污染对水域中含氮污染物的影响很大,是西北地区氮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西北地区污染控制分区

1.严重污染区

黄河干流、渭河干流、石羊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等21个城市(地区)的主要河段,已经受到严重污染,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用水标准要求,有的已经成为黑臭河段,水质已属于Ⅴ类或劣于Ⅴ类。污染严重河流的流域面积虽只占西北地区总面积的13.0%,但这些地区是城镇工矿集中、人口稠密区域,也是今后城镇发展的主要区域,目前受影响人口已经达到西北地区总人口的55.2%。

2.中度污染区

新疆的乌鲁木齐市、甘肃的白银市以及陕西的铜川市等的14个城市(地区),主要河流水质多属于Ⅳ类,污染河流的流域面积约占西北地区总面积的27.2%,受影响的人口约占西北地区总人口的23.9%。此类污染区域的地表水尚可满足工农业生产要求,但已经不能作为饮用水源。若不能有效控制城镇和工矿企业的污染排放,将很快成为严重污染区域。

3.尚未明显污染的地区

西北地区尚有27个地市的主要河流水质基本保持在Ⅱ~Ⅲ类,尚未受到明显污染。虽然水质良好区域面积占西北地区的59.8%,但大部分属于荒漠地带,其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0.9%。

四、对西北地区水污染防治的战略对策建议

为防止西北地区水污染的扩大和加重,减轻和消除水污染带来的危害,建议在西北实施以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1.采取紧急而切实的行动,对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的渭河和黄河干流进行水污染综合防治

造成渭河和黄河干流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还在走只顾发展,不顾环境,或者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这条道路急功近利,破坏性利用资源,污染环境,不仅危害子孙后代,而且已经危害到了当代人类,因此是十分错误的。

克服这一危机的根本途径是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来说,为了救活渭河,保护黄河,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严格控制沿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从末段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第一步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对于新上的开发项目,必须加强对发展规划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坚决不上资源消耗多、污染排放量大的工业企业项目,并要坚决淘汰已有的污染严重项目,要坚决杜绝东部地区淘汰的污染企业西迁。

2.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防止水污染处于中等水平和尚未受到明显污染的地区的水污染态势加重

如果从工业化的起步时就开始注意把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西北地区就能健康发展。

具体地说,新疆的乌鲁木齐市、甘肃的白银市以及陕西的铜川市等城市和地区,应在对原有污染源尽快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的同时,严格把住新建项目关,做到在还清老账的同时确保不欠新账,使目前大多数属于Ⅵ类水质的河流得到改善。对于人烟稀少、河流水质保持在Ⅱ和Ⅲ类的城市和地区,则应一步到位,跨越传统发展的模式,直接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实现发展经济的目标。

3.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争取实现工业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的零增长和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零排放

工业污染的控制是水污染防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中应提出实现废水排放量零增长的要求。国内外的实践包括西北地区一些先进企业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

在黄河流域除了发现有机污染和氨氮外,还发现了有毒、有害的酚、石油及汞等污染物,其中酚的主要排放户是化工行业、造纸行业和冶炼行业,石油类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矿山开采、化工行业和冶炼行业,汞则主要排自冶炼行业和矿山开采。这些行业必须迅速革新工艺,改进管理,彻底消除上述有毒有害物质排放。

4.加大城市废水处理力度,提高污水回收利用率,为西北地区开发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的需要

城市废水经过妥善处理后完全可以回收利用于工业、农业、市政等,应该在严重缺水的西北地区加快城市废水处理的速度,使受到严重污染的地区尽快摆脱污染的局面,尽快提高处理后废水的利用率。

城市废水处理厂的建设必须与城市废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同步进行,以免重复东部地区很多城市犯过的错误,即由于管网系统建设的滞后而使废水处理厂的功能得不到发挥。

城市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的选择十分重要,不应照抄、照搬东部地区甚至国外的所谓先进工艺技术,而应特别注重采用适合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的废水天然净化系统,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例如各种类型的土地处理系统和氧化塘系统。

5.加强面源污染控制,规范农药、化肥使用

西北地区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9.3%。农牧业带来的污染不容忽视。国家应出台政策规范和限制农牧业农药、化肥的使用种类及使用量,大力扶植生态农业。这不仅关系到西北地区水污染的控制,也关系到西北农产品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1.

2.国家环保总局编.中国环境年鉴.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3~1998.

3.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共9卷).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2001.

4.张忠祥钱易著.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注:“防污减灾”课题全称“西北地区防污减灾对策研究”。课题组组长:钱易(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课题组副组长:汤鸿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根据汤鸿霄院士2003年4月11日在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论坛上代表“防污减灾”课题组所作的报告整理而成。

























4









献花(0)
+1
(本文系涛儿—taoe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