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人如何度过一生,才不会辜负生命? 面对人生的终极问题 你对现在的自己的状态还满意吗? 努力学习得到学历、按部就班地工作、未来顺利结婚生子…… 谈不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也一直比较努力。 只是好像始终不够痛快、随心,差了一股劲儿。 生活中总有许多如祥林嫂一般的人,遭受到不幸就恨不得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最终让人避而不及。 生活实苦,可让我们成长的,也正是那些深夜痛哭的时刻。 每一个人的人生,注定单枪匹马。 当你诉苦、抱怨得多了,就难免会陷入一种自怜自哀的境地,最终麻痹了自身,更毁了人生。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生命将在几小时后消失在这个世界,你会作何反应? 是不相信? 是惊恐万分? 是瘫倒在地臣服于命运? 还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和命运做抗争? 我们在大部分的时刻,都很难体会那种终极好的巅峰体验,有了这种终极的巅峰体验之后,你才知道你要做出什么样的人生选择。 “做减法”就变得不再是一个努力的结果,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你不再想将就。 我们可以身陷囹圄,但必须看到一点光亮,这点光亮会让我们相信,自己是能走出囹圄的。 否则,我们会被望不见底的深渊所吞没。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条件自尊”,是指依赖他人的肯定和表扬而产生的自尊。 建立在外部条件上的自尊,意味着个体作为人的价值在较大程度上受他人或外部事件的控制。 这种受控制的信念会增加压力和焦虑,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增加自尊的不稳定性,而不稳定的自尊是与抑郁和自恋相联系的。 将自尊建立在内部条件上似乎比建立在外部条件上更健康。 因为旁人的一句“不靠谱”,你就放弃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选择了那个“稳定”工作,又忍不住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 不可否认,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临诸多选择,小到穿衣吃饭、交友旅行,大到择校就业、恋爱婚姻…… 而作为群居动物的我们,也免不了要征求他人意见。 曾有人问刘若英:一个人要怎样做,才算没有背叛自己? 刘若英说:最好的人生,也许就9个字:不将就、先悦己,再悦人。 出道这些年,刘若英经历了从歌手到演员,从作家到导演,从单身到妻子再到母亲的蜕变。 经历过事业的沉浮,感情的蹉跎,可她仍然保留了那份率真与真实。 生而为人,所以活着,就得至少有个人样。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要尽可能地优雅和精致。 优雅和精致不是做给谁看,而是一种自尊和自重。 凡是觉得辛苦的都是强求。 勉强来并非真心,自然不会长久。 爱他人之前,先学会爱自己。 别勉强自己,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人活一辈子,搞得自己都不开心,那还有什么盼头。 规规矩矩四四方方的过了大半辈子,勉强自己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偶尔也“放纵一下”,让真实的自己透透气。 用莎士比亚的话说就是:“倾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己之判断。” 世人贪婪,总想寻找两全,但这世间难有什么两全之策。 人生百年,不过是教人如何取舍 纵然繁华三千,看淡即是云烟,任凭烦恼无数,想开便是晴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然若处,冷暖自尝。 精致生活,驰恒于行,不将就,过成诗。 有态度的人生,才是有品质的人生。 往后余生,愿你有忠于内心的勇气和抵御嘈杂的底气。 去做最想做的事、成为最想成为的人、过上最期待的生活。 你来人间一趟 不是来受苦和将就 你值得拥有真正美好的一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