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分拆上市“主板拆创业板”首单现身 联美控股分拆旗下兆迅传媒尝鲜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3月10日晚间拟分拆旗下子公司上市的上市公司再添一家,联美控股发布公告称,拟将其控股子公司兆讯传媒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联美控股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兆讯传媒的控制权。2019年12月13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境内分拆上市政策通道正式打开。 上市公司方面也积极反馈,根据不完全统计显示,自2019年12月分拆上市规则落地以来,截至3月8日,共6家公司公布分拆预案,计划分拆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的有:中国铁建、上海电气、紫江企业、生益科技4家,计划分拆至A股主板的有上海建工,计划分拆至创业板的有中小板公司东山精密。 若此次分拆计划成功实施,联美控股将成为“A拆A”案例“主板拆创业板”的第一股,境内分拆上市的案例越发丰富。 首单主板拆创业板 根据联美控股发布的预案显示,联美控股拟将其控股子公司兆讯传媒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联美控股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兆讯传媒的控制权。 而在预案中,联美控股认为,本次分拆以后,兆讯传媒作为高铁数字媒体广告运营商将实现独立上市,通过创业板融资增强资金实力,借助资本市场强化在高铁数字媒体广告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字媒体广告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分拆完成后,上市公司将聚焦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做大做强清洁供热业务。 难么,兆迅传媒对于联美控股来说意味着什么,分拆是否会对公司主业造成影响?事实上,因为18年联美控股收购了兆讯传媒,联美控股变成了类双主业的情形,上市公司方面成为清洁能源+广告传媒的收入格局。 但细致分析来看,分拆兆讯传媒对联美控股的业绩贡献率以及对真正主业的影响来说都不会有太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分拆反而有利于兆讯传媒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预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年报联美控股清洁供热业务净利润在公司业绩中占比约88%,广告收入净利润占比12%左右,这种情况下无论从兆讯传媒业务业绩贡献率,还是从业务自身独立性来说,分拆都非常符合政策鼓励方向。 北京地区一位投行人士则表示:“如果本次分拆顺利实施,兆讯传媒作为高铁数字媒体广告运营商将实现独立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强化在高铁数字媒体广告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字媒体广告业务的品牌价值和综合竞争力。而联美控股将聚焦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做大做强清洁供热业务。” 而根据记者梳理的数据显示,2018年联美控股通过收购纳入兆讯传媒之时,兆讯传媒的业绩承诺便不低,2019年和2020年的业绩承诺也分别达到1.87亿元和2.34亿元左右,而2018年实际净利润达到1.59亿,超过当年业绩承诺要求的1.5亿元。从利润层面来看,兆讯传媒的分拆是上市公司和子公司利益最大化的一项选择。 分拆后的价值重估 事实上,境内分拆上市规则落地后,一些上市公司积极响应,除了让旗下子公司能够尽快证登陆资本市场外,分拆对上市公司估值的重估也是不可忽视的。 申万宏源分析师林瑾便表示:“理性辩证看待分拆上市。分拆上市若实施得当,是能够实现母子公司双赢的制度安排。对于子公司而言,分拆上市能够拓展其融资渠道,又能使其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合理的估值,也能对其管理者实施独立有效的股权激励,从而助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对母公司而言,有望通过子公司的分拆实现业务聚焦和价值重估。” 她进一步分析,分拆上市带来的投资机会,首先是短期的股价提升效应。我们以可得数据的14 家A 股分拆H 股上市的案例为代表,统计A 股母公司在首次公告分拆上市公告当日以及其后的5 个交易日内的股价表现,还是有比较强的短期投资效应。 其次是分拆后因母子公司业务更加聚焦带来的经营效率提升所带来的估值提升效应,而这种效应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体现。从A 股分拆子公司H 股上市已满三年的8 个标的在分拆上市之后三年股价累计涨幅来看,8 家母公司中有7 家母公司股价均实现超过30%的涨幅,但分拆子公司H 股的股价表现则更加分化。 同时,她也提出建议关注旗下子公司实力较强且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区别明显的混合型分拆、或者子公司在某一细分领域占据独特优势的横向分拆,对于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分拆,建议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谨慎选择投资标的。 而广证恒生分析师赵巧敏也认为,“实践中分拆上市的价值重估明显,分拆上市首次公告前后二十天内母公司平均超额收益率可达18.70%。投资者可关注具有分拆上市意向的A股上市公司的估值修复的机会。建议投资者在遴选投资标的时,把握以业务聚焦、独立发展为导向的分拆交易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DF5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