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执行主编张黎明“作文心法”:如何有效地打通阅读与写作的通道

 创意写作指南 2020-03-12

如何有效地打通阅读与写作的通道

——运用“读、悟、写三步作文教学法”分析《散步》

(刊登在《读写月报》2017年第4期)

作者:张黎明

摘要:时下的中学语文课基本上以阅读为主,没有真正能打通阅读与写作的通道,造成作文教学效率普遍低下,学生写作水平得不到迅速提高。这篇论文介绍了“读、悟、写三步作文教学法”,即通过读、悟、写三个环环相扣、相互交融的步骤,将一篇课文或范文从写作的角度进行研读,从中得到重要而独特的启发,促进由读到写的真正转化,最后催生出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来。其中“悟”就是感悟、领悟、顿悟,是三步作文教学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读与写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在重点阐释了如何去“悟”的方法和途径之后,这篇论文运用该理论从学习写作方法的角度,分析了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散步》,具体说明了如何才能有效打通阅读与写作的通道,促使学生把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

正文(7947字):

阅读和写作是基础语文教学中的两项主要内容。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多读、多写,这是被人们普遍公认的根本性的方法。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两者应该是一种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无数事实证明,写作能力的提高的确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是要让写作与阅读真正结伴,形影不离,以读促写,从阅读中悟到写作的奥秘。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有能有效地将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单从学生的阅读量来看,不算课外阅读,只就初高中课文数量来说就已经不少了,但是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理解和鉴赏所需的能力,从阅读中吸收到的营养不够,由阅读向写作转化的效率不高,没有完全掌握构思谋篇的方法和技巧,因而,很多学生到头来仍然还是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能否切实提高阅读课的质量和效率,真正打通读与写的通道,将阅读能力有效转化为写作能力,是目前中学作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和写作实践中,逐渐摸索、体会出一条将阅读能力有效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基本思路和途径,现将其概括、总结和命名为“读、悟、写三步作文教学法”。

一、对“读、悟、写三步作文教学法”的简要阐述

笔者认为,要切实打通阅读与写作的通道,既要着眼于阅读,又要着眼于写作,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它们之间的契合点,让它们相互融合,将阅读中所获取的东西消化、吸收,并自然地运用到写作活动中。

所谓“读、悟、写三步作文教学法”,就是通过读、悟、写三个环环相扣、相互交融的步骤,将一篇课文或范文全面理解,挖掘出它的精彩和奥妙,从中受到重要而独特的启发,实现对阅读中所获养分的吸收,促进由读到写的真正转化,最后催生出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来。其中,“读”,就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应该从一篇范文中具体学什么。大多数情况下,老师主要是指导学生从理解课文或范文的角度去读。笔者在此强调,要实现由读到写的延伸和拓展,老师就一定要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作的角度去读,也就是既要做一个富有理解力的阅读者,同时又要做一个善于吸收的写作者。“悟”,就是感悟、领悟、顿悟,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认真琢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么写。“悟”是“三步作文教学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读与写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深入而透彻的“悟”,就无法真正实现由读到写的转化。“写”,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去写,即把读到的、经过思考、感悟而深刻领会的东西,自如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由于一线语文老师平时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基本上将“读”与“写”两个环节指导到位,因而为节约篇幅,本文在此只着重阐述一下“悟”的环节,也就是如何通过“悟”,才能有效地将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

“悟”是将读与写的通道打通的关键步骤,是将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催化剂,没有丰富、有效的思考,就没有深入、奇妙的感悟,感悟的效率和质量,决定读与写的能力和水平。学生只有在追根寻底的分析、思考中,才能切实感悟到文章的奥妙,在感悟中才能逐渐明白和掌握写作的方法。比如,一篇课文或范文之所以有特色、有亮点,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呢?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道理何在?我们该如何去把握作者立意、构思的基本思路?该学习和掌握哪些十分精妙的艺术手法?如果让我来写这样的文章,我又该如何去写呢?这些方面的特点,都需要通过“悟”才能真正体会到,写作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只有通过深入而透彻的“悟”,才能真正被学生所理解、所解决。

一般的读者去读书,不过是了解书上都写了些什么,不一定去刻意追究作者是如何写的,也不在意这样写而不那么写,其中包含了什么样的道理。但作为学生,要从中切实学到写作方法,除了要弄明白文章都写了些什么,还必须进一步了解作者是如何写的,为什么非得这样写,而不那么写,不这样写行不行?还有什么可能的写法?这其中包含着什么样的道理,否则就“悟”不到写作的诀窍,就达不到学习写作的目的。老师指导学生从课文或范文中学习写作方法,如果仅仅停留在阅读本身,不从学习写作的角度去研究文章的构思立意,去琢磨作者的艺术匠心,不把文章像认识一架机器一样地拆开,弄清楚它的内部结构和组成原理,就不会得到多少写作上的启发。因而,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悟”,从一篇文章中归纳和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真正将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

长期以来,一线语文老师在阅读与写作这两大块内容本身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最大、最突出、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能真正打通两者的阻隔,很好地解决两者相互转化的问题,即所谓“悟”的问题。不是说教学中没有“悟”,是“悟”这个环节被严重忽视,“悟”的能力过弱,“悟”的程度太浅,“悟”不到真正的奥妙,因而最后导致“悟”的效果不大。“悟”的能力的形成,需要基于较高的理解力、想象力和鉴赏力,尤其需要基于较高的阅读能力和丰富的写作经验,这就需要教学双方都要不断扩大阅读面,都要下功夫去练习写,在反复的读与写中提高“悟”的能力。

阅读环节面对的是一篇现成的课文或范文,写作环节面对的是一篇即将成形的作文,有实实在在的对象在那里,因而在操作上都容易把握。相比较而言,“悟”这个环节显得有些虚无缥缈,无所依托,因而很多老师和学生即使认识到“悟”的重要性,也往往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没有把功夫做足做实。本教学法之所以在读与写之间专门加进这样一个环节,就是强调要让老师引导学生,虚功实做,追本溯源,打破砂锅问到底,力求将文本榨干吃尽,以求得到范文的真谛,之后据此酝酿、构思和再造出自己的文章。当然,对于一篇课文或范文的感悟、领悟,有时候可能是立竿见影的,即所谓顿悟;也有时候需要一段时间发酵才会有结果的,即所谓渐悟。只要认真去“悟”,就会有结果;结果质量好坏、效率高低,又取决于“悟”者的思维能力。

另外,我们对于“悟”的环节和步骤的把握,也不只是将其机械地限制在读与写之间进行,而是从整体上将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学习写作的方式来把握,可以在阅读之后、写作之前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悟”,也可以随时将“悟”渗透到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总之,要在整个读写过程中体现“悟”的意识,加大“悟”的分量,让“悟”成为提高阅读效率、掌握写作奥妙的关键一步。

平时我们所看到的有关读与写的研究性文章,或者侧重于讲阅读,或者侧重于讲写作,当然也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也确实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强调需要打通读与写的通道,但鲜见明确而具体地提出在两者之间,特别需要加一个“悟”的环节和步骤的。因而可能有人一提到“悟”,或者一看到笔者对于有关“悟”的阐述,尤其是将“悟”作为三步教学法之至关重要的一步,会认为这是将学习写作神秘化、复杂化和抽象化。他们或许还认为,写作即使需要去“悟”,那也只是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才会有的事,中学生初学写作,不过就是练练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掌握一些基本的作文方法,将学习、升学和进入职场所需的各种考试,乃至将来生活和工作中各类实用性的写作应付过去即可,用不上花费脑筋去琢磨那些高大上的东西。而且,那样做还会导致教学内容和目的超标、超纲,脱离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理解水平,另外,即使要这样做,也只有一部分具备相当鉴赏和写作水平的老师才能做得到,大多数老师并没有这样的积累和能力。笔者认为,这种相对保守、处于低层次的认识,恰恰降低了作文在语文能力中的重要性,忽视了文章作为精神产品的创造性,尤其抹杀了“悟”在读与写之间所起的桥梁作用,导致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普遍干瘪无味,缺乏文章本身应有的意蕴和美感,是学生难以有效地将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的根本原因。

其实,只要仔细读一下有关文献资料就会发现,中国传统的写作理论十分强调写作依靠写作者的自我参悟,一些文章大家也是十分重视“悟”的作用的。例如,鲁迅先生在其《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①在此,鲁迅先生十分强调“领悟”的重要性,把“领悟”看为是能否掌握写作方法的关键。学习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了解和掌握文章的奥妙,就必须去琢磨,去“领悟”,只有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的道理,最后才能明白原来是“应该这么写”的。可见,领悟的能力,其实就是获取写作方法的关键能力。在另一篇文章《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中,鲁迅先生同样说道:“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②鲁迅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其实强调的,还是学习写作需要“悟”。

除了鲁迅先生之外,其他的一些文章大家或语文大家,也都强调“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性。例如,叶圣陶先生就说过:“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法,不能空讲知识。”③其中所谓“自悟其法”,就是格外重视“悟”的作用。

二、运用“读、悟、写三步作文教学法”分析《散步》

——(同时参见原文《一篇好文章究竟是怎样被写出来的》

【读】

先让学生将课文通读一遍,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要揭示的问题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进行细读、研读、悟读,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所写的散步,与我们平时的散步有哪些异同呢?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作者是如何来安排故事情节的呢?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2.散步中发生的“小路”与“大路”之争,你觉得仅仅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散起步来方便、顺利的问题吗?为什么爸爸为了照顾奶奶,本来选择了走大路,而奶奶在爸爸作出决定后,又忽然同意走小路呢?奶奶早点同意不是更让爸爸省事吗?

3.这篇文章在语言方面有些什么特点?你能找出文章中最让你感到写得好的句子吗?这些句子分别都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来说同样的意思,你会如何造句呢?

4.这篇课文究竟应该算是记叙文、还是应该算叙事散文、或者小小说呢?区分文体特点到底重要不重要?

5.这篇课文从篇幅上也就六七百字,但它似乎又装进去了更多的东西;它明明写的是散步,但是读了后又让人分明感觉到,它又不仅仅是写散步,似乎还写到了比散步更重要、更深刻的内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总之,教师根据实际需要,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还可以再提一些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感悟。

【悟】

在认真进行了通读、精读、悟读之后,下面对这篇课文的特点作出具体的分析,看看会给我们学习写作带来哪些重要的启示。

特点之一:于平常中出新奇。散步是每个人都有过的经历,由于散步这件事本身太平常,如果散步过程中没有特别的事发生,一般都难以写出新意、深意。大多数人写散步,不过只是写写途中所见所闻,最多再加上一点感想而已,除此之外,似乎就再难写出什么有分量的内容了。但是,好文章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于平常中出新奇,从老话题中翻出新意。如果写来写去都是老生常谈,那写出的文章就没有多大的价值。

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如何从平常的题材中挖掘出新意的呢?通过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与我们常见的写散步的文章相比,这篇课文最突出的一点,是散步过程中出现了“分歧”,并且这个分歧将“我”置于一时的两难之中。这个分歧的实质是什么呢?就是矛盾,就是问题,而这正好大有文章可作,也正是文章可以出彩的地方。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这样的矛盾,或者说作者看不到、抓不住这样的问题,就平铺直叙地写一次平常的散步过程,没有波澜,没有令人思考、回味的东西,这样的文章还会有什么值得去写的理由呢?所以,一篇好文章能不能诞生,关键是作者能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或问题,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能否做到见人之未见、想人之未想、写人之未写。本文作者正是敏锐地抓住了散步路上出现的矛盾,大肆渲染,层层铺陈,曲尽其妙,才繁衍出这样一篇锦绣文章来。

当然,作为七年级的同学练习写作,能把散步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地写出来,其实就已经达到了训练的基本要求。但要像本文作者那样,从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中,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东西,并且写得如此风生水起、九曲回肠,就不那么容易了,这不光需要一些艺术上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尤其需要善于捕捉题材、观察生活的眼光。虽然大多数同学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深度,但明白在写作上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这一点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今后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是十分重要的。

特点之二:情节发展一波三折。这篇课文篇幅虽短,却有着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不仅有开头、有发展,还有高潮、有结尾,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在散步中,究竟是大路还是走小路,祖孙之间产生了分歧。这是这段情节中的第一个波折。最后矛盾交到“我”手里,让“我”一时陷入了两难境地。由于意识到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不多了,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尊重母亲的意见走大路。这是这段情节中的第二个波折。文章写到此处,两难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似乎选择道路的情节就可以放过去了,但作者又进一步写出了母亲的反应。出人意料的是,母亲在“我”作出“抉择”之后,突然改变了主意,要满足小孙子的愿望走小路。这是这段情节中的第三个波折。虽然故事并不复杂,但是却写得摇曳多姿,读后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这样写便做到了平常我们所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使文章显得峰峦起伏,让观者赏心悦目。

故事情节中出现的波澜,其实是现实生活矛盾或问题的反映。矛盾的产生、发展、激化以至最后解决,一般都有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作者把这样的过程全面、细致地表现出来,就是文章。作为这篇课文来说,“分歧”出现后,故事的发展便到了高潮阶段,也就是最引人注目、扣人心弦的时刻,需要作者浓墨重彩地去描绘它。因而课文最大的一个自然段,就是写如何解决“分歧”的情节,假如把这一段抽掉或者说写得不到位,这篇文章就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了。而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文章的重点情节、高潮部分要精雕细刻,大肆渲染,这个关键环节写好了,文章的感染力就显示出来了。

特点之三:以小见大,寓意深刻。仔细、反复地品读这篇课文,表面上看写的是一次户外的散步活动,然而对其读得越细、越深,就越会让我们体会、感悟到,它又不仅仅是写散步,而是以散步为话题、为依托,写出了比其更广阔、更深刻、更博大的意义。究竟是走大路好、还是走小路好呢?这其中有多少令人纠结、令人烦恼、令人踌躇的问题,需要我反复考虑、反复权衡、反复掂量啊!这难道只是处理一次散步中的分歧吗?处理好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处理好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关系,难道不也是如此吗?我们读的是一篇写散步的文章,然而到最后却不自觉地联想到整个家庭的和谐,发现其中包含着亲情、责任和义务,有了超出散步本身的更多的丰富而深刻的东西。这不正是平常老师反复强调的,写文章要以小见大,要达到微言大义,要令人能够产生联想吗?就散步写散步,一般很难写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来,只有将散步过程、处理分歧的过程中所包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阐发出来,文章的主题才能得到深化、拓展和升华。

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学习写作文,常常需要从从点滴的生活细节、最平凡的小事入手,从中去体会真挚的感情、深刻的道理,表达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体验和感受,尤其要注意在有限的篇幅中、在最平常的故事中、在最不起眼的细节中,蕴含最重要、最深刻、最有深沉的思想和感情,这样才有可能把小事写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特点之四:语言生动,韵味十足。文章中的语言主要可分为两种: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人物的对话语言。

先看作者的叙述语言:“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表面上看,语言平实、朴素,似乎只是两句不痛不痒的俏皮话,细一品味却又不然,实际上道出了两代人由于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更替,角色、影响及责任都发生了根本的转换。“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说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迭用词语,并非重复啰嗦,而是强调春天令人等待得太久,表现出对于春天到来的热切期盼。严寒的冬天会遏制生命,因而让一些体弱的老人挺不住;“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熬”字,用得十分生动而传神,既有对母亲健康状况的无比担忧,又突出了我为母亲度过严冬最终安然无恙的欣慰之情。“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我”作为一家之长所担负的责任。“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使用“慢慢”“稳稳”“仔细”这些词语,十分准确、形象而贴切,表现出对老人、孩子的精心呵护;说他们背负的其实“就是整个世界”,仍然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对家庭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看人物的对话语言:“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儿子的话听起来奶声奶气,但反映的意思和惊奇的口气,完全是孩子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样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可以说完全采撷自实际生活,无需雕饰,如同草叶上的露水,清新自然,既表现出孩子的可爱、聪慧,又反映出一家人的亲密、和谐以及老少之间的义务,因而自有一种耐人寻味的魅力。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在语言方面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多么好的思想、感情,都要通过语言一句一句地传达,生动、简洁而又耐人寻味的句子,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特点之五:多种文体形式融为一体。这一篇课文究竟属于什么文体呢?大多数同学都会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没错,因为它包含了记叙文的六要素。但这只能算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吗?有的同学认为它是一篇散文,或者再说具体一些,是一篇叙事散文,因为它也符合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以写人、叙事为主。然而,还有的同学又可能会说,这是一篇小小说,因为这篇文章包含了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样的说法也十分有道理,因为文章中确实采用了小说的一些笔法。其实,文体认知上所产生的上述分歧,是由于不同的划分方法造成的,各文体之间有时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不同的角度去划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文章这方面的特点给我们的启示是,好文章一般都不会单纯采用一种文体,而是广泛吸收各种文体的长处,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各种表现手法,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写】

经过前面“读”与“悟”两个重要环节的学习和感悟,现在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到“写”的阶段了。请同学们借鉴本文在写作方面的特点,以散步、跑步或郊游为内容写一篇作文。写作基础较弱的同学,可以模仿本文去写;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在模仿基础上进行原创,力争写出自己的特色。散步或郊游本身都是很平常的活动,一般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情节,但作为文章需要注意避免平铺直叙,写出亮点、写出波澜来。因而一定要有很好的构思立意,想方设法找到其中的矛盾或问题,并把解决这个矛盾或问题的过程写出来,这样文章自然就不会单调乏味了。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发现隐藏在平常背后的问题,从而找到构思一篇好文章的关键点。作为七年级学生来说,最低的要求是,要如实地写出自己在散步或郊游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挖掘平常事物背后的新意、深意。

注释: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77页。

②鲁迅,《二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67页。

③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39页。

-END -


【作者简介】

张黎明,生于1963年,甘肃省泾川县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先后在甘肃平凉师范学校任语文教师、在甘肃省平凉市教育局教研室任中学语文教研员共10多年;2003年起,先后在《新课程报》社担任教研室主任、编辑部主任等职务共10多年。现为《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执行主编。

主要经历和成就:

1.长期从事基础语文教学工作,任教期间以辅导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著称,编写出校本教材《时文赏析》,所辅导的学生多人多次在全国性作文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若干奖项;

2.长期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尤其是中高考研究和辅导工作,先后在《甘肃教育》《西北师范学院学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阅读与写作》《读写月报》《写作》《语文教学之友》《教育时报》等相关报刊上发表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近百篇;

3.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几十年来坚持在工作之余进行写作,累计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飞天》《散文》《散文百家》《读者》《博览群书》《台港文学选刊》等国内100多家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各类文学作品700多篇,先后出版散文集《瞬间的灿烂》、励志类读物《做个知本家》、长篇小说《前途无量》等著作。近年来致力于《红楼梦》等古典名著研究;

4.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教研、辅导、编辑、写作以及读书实践中,针对学生尽管读了不少书,到头来仍然写不好作文这一突出问题,逐渐摸索、体悟、总结、研发出一套可以有效解决由读向写顺利转化的教学模式,即“读、悟、写三步作文教学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