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纤伊 | 电话那头的亲人

 创意写作指南 2020-03-12


  今天无意中听到一个女同事讲自己的孩子,同事的孩子有三四岁左右,听她常常讲挺可爱,也挺懂事的。我听多了,也习惯了。

  

  无聊时想起那个孩子,于是变便问:“你多常时间没回家了吧?没想到这简单的一提,勾起了她对孩子的种种思念,于是滔滔不绝的讲起来了。

  

  “孩子喜欢怎么吃东西,怎么玩耍,怎么惹的大人开怀大笑……”听着她津津有味的讲着,我记忆最深的是她说前两天的事。

  

  当时她讲到:“这孩子我难得回家一次,他躲的远远的。唉……从小我就留他在家,隔生了不少。当人们问他妈妈呢?你猜他怎么着?”这么一问当然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所有人都抬起头望着她。

  

  这位年轻的妈妈突然变得格外柔和起来,眼睛有些朦胧,强忍着眼泪略带颤音说:“听奶奶说,每次有人问他妈妈呢!他就跑去抱电话……妈妈在这里。”孩子年幼抱电话,可想而知,这位妈妈在孩子的心里已经留在电话里,即使做妈妈的天天打电话,但宝宝心里只有那么一个声音伴随着他成长,就有了后面见到妈妈时的不认识。

  

  多么让人心酸的故事,是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女性走上了工作岗位,她们的孩子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妈妈们也是无奈,为了生存,不得不留下家里得幼子老人出来拼博,导致留守儿童也是越来越多的原因。以我一个自己是孩子的人的想法来看。我想孩子是生命的延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不妨在小的时候多带几年,等大一点在工作。如果不允许的话,就近工作,时常回家看看。或时常带孩子做些亲子活动,让你的孩子知道亲情的存在。别让孩子以为他们的亲人就在电话里,活在没有亲情的世界里,不利孩子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