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身难忘!清华第一位在线学位论文答辩博士生全票通过!

 陈燕书院 2020-03-12

来源:清华研读间(ID:qinghuayandujian)

    编辑:学妹



编者按

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和学习的道路上出现了泥泞,大大小小的挑战随之而来。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清华大学提出了「服从大局、精心指导、按时毕业」的毕业工作原则,为毕业生提供了在线答辩的方案。

「每临大事有静气」,解汶汶仍从容地推进自己的学术进度。2020年2月27日,解汶汶完成清华大学首次博士生在线学位论文答辩,成为清华首位采用在线方式答辩的毕业生。

一场「终身难忘」的线上答辩


答辩前,解汶汶才得知自己是清华首位在线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生,她感到「有点小紧张」


虽然受到了很多关注,但解汶汶觉得,只是因为自己「恰巧是第一个」,不是因为「做了什么石破天惊的工作」,所以心态很平和。

如果按照正常的时间流程,解汶汶的毕业时间是4月份。由于疫情的影响,2月下旬,她将所需答辩材料编辑后,提交了线上毕业答辩的申请。

得到同意答辩的回复后,她像往常一样悉心准备着,对这种特殊的答辩方式并「没有太多顾虑」

学生时代的最后一场答辩,即将在家中进行了。

疫情防控期间首场在线学位论文答辩现场

像大多数人一样,解汶汶回家前完全没有预料到,开学时回不了学校。她带回家的衣服,似乎都不适合答辩时穿。事情有些突然,好在家人做好了后勤保障,妈妈赶紧去帮她借了衬衣和外套,让这场答辩更有了一些仪式感

考虑到答辩时可能断网的情况,解汶汶需要提前做好答辩报告的有声PPT。航天航空学院的吴子牛老师提醒,如果用PPT自带的功能录制,由于版本不同,可能会没有声音。于是,解汶汶同时使用PPT自带功能和录屏软件进行了录制,并且自己演练了二十多遍

而此时,线上线下也都在紧张地忙碌着。

学校里,老师们布置好了蒙民伟科技大楼北楼的428会议室,调试了设备,准备了备用网络。

线上,解汶汶的导师任祝寅老师提前创建了腾讯会议室,邀请解汶汶、答辩委员会委员及各位参会老师及同学进入会议室。答辩前,学位分委员会主席试用视频会议,检查各项工作是否准备到位,并连线解汶汶了解准备情况。


万事俱备。2月27日当天,会议室里,一条横幅挂在最后面: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答辩在下午进行,除了北京大学的杨越老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韩省思老师,其他老师均在现场参加会议。李路明院长和杨斌副校长首先发表了讲话。

杨斌与师生在线上交流

答辩主席郑丽丽教授宣布答辩开始,录屏同时启动。之后答辩秘书介绍答辩人的基本情况。解汶汶用了35分钟在线汇报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在线提问与在线回答环节用了40分钟。


讨论答辩决议和投票时,答辩秘书请解汶汶和在线观看的同学离开了腾讯会议室。45分钟后,答辩秘书请解汶汶再次进入腾讯会议室,答辩主席宣布了评审结果。历时两个半小时,解汶汶顺利通过答辩。

答辩过程中没有出现断网和其他情况,视频和音频的效果也良好。


当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全票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其工学博士学位后,解汶汶动情地说:「很幸运成为疫情期间全校第一个进行在线答辩的博士生,这个特殊的经历将让我终生难忘!我们清华人的本色就是自强不息,在困难面前总会勇往直前!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答辩的背后


作为第一位线上答辩的同学,解汶汶分享了自己答辩中的「小经验」


答辩过程中,解汶汶在家录制屏幕,没想到,她的录屏软件满2小时就自动退出了,她当时正在答辩,并不知情。好在答辩秘书在现场也进行了屏幕录制,才将资料得以保存。

解汶汶提醒说,最好使用可以录屏的视频会议软件,或者提前确认录屏软件可以工作的时长。

在问答环节,解汶汶在向老师解释时,举着白纸放在镜头前,她觉得效果不是很好。

解汶汶建议,理工科专业会有比较多的公式,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最好提前准备小白板,能够更清晰地展示。

另外在答辩时,答辩人需要共享屏幕,不太容易看清老师的脸,而老师提问通常会提3到5个问题,最好准备纸笔,将问题记录下来,更方便回答

这场答辩也凝聚了学校与老师们的心血。

航天航空学院以及力学、航空宇航学位分委员会为答辩给出了完备的预案

答辩前几天,在学校的老师们进行了演练,对各个环节提前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如果断网,无法连线的委员播放有声PPT,临时连通后继续参加视频会议。如果断网持续到结束,可以通过电话提问等方式完成答辩全部环节。投票采用问卷星的方式,由答辩秘书提前准备并统计票数。

而研究生院为了保证在线学位论文答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经过认真论证后,制定出了符合要求的、周密的在线答辩和在线投票方案,悉心设计了答辩工作流程和应急保障措施,为毕业生按期顺利毕业提供了有效途径。

不曾停止的科研脚步


通过答辩,解汶汶即将拿到她的工学博士学位。

解汶汶是航天航空学院2015级的博士生,师从任祝寅教授,研究以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装置的设计和优化为背景,研究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因为它在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

在这些发动机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过程是两相燃烧,即液体燃料喷入后经过雾化、蒸发,与空气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为了开展高效、高精度的喷雾燃烧数值模拟,解汶汶在研究期间,主要开展了三部分的工作:

第一部分是针对稀疏喷雾对冲燃烧的火焰结构的研究,探究了低温化学对火焰结构的影响,发展了基于无量纲参数的燃烧相图;

第二部分是在输运概率密度函数方法进行喷雾燃烧数值模拟的体系中,发展了气液两相的双向耦合模型;

第三部分是发展了一系列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加速算法。

解汶汶所在的任祝寅老师课题组属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燃烧能源中心,团队自2015年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向发动机的湍流燃烧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的重点支持项目和集成项目,开展湍流预混燃烧反应标量小尺度混合规律基础研究、可控宽压力强湍流下点火及火焰传播机理研究、发动机湍流燃烧耦合作用机理和物理建模研究,旨在为我国发动机燃烧室数值仿真平台的构建提供关键的物理模型和高效算法的支撑。

2019年3月至8月,解汶汶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前往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访学。

在课题组,她感受到了极其紧张的科研节奏,组会前一晚熬夜准备PPT成为常态。在组会的讨论中,解汶汶和同事们思想碰撞,「发现问题,就去解决它」。向同事请教问题,她发现大家不仅对科研兴趣浓厚,而且基础相当扎实。

这段日子,解汶汶提升了课题的研究深度,感受了加州的阳光和文化氛围。解汶汶回国前夕,中美贸易较量逐渐升温,有挑战,更要背起行囊,勇往直前,「努力是永恒的号角」。

谈及未来,解汶汶打算出国读博后,继续深造。这也促成了她成为今年清华线上答辩的第一位博士生。

在这场特殊的论文答辩背后,是清华对于学术的严格要求和对于疫情的坚定信心。作为清华首位在线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生,解汶汶算是「赶上了」。而对于解汶汶的未来,学术的道路还很漫长。

人生拥有无限可能,也许路途中会遇到许多坎坷,但是认准了目标,从容地向前走,就能去到目的地,看到绝美的风景。接受平坦,就没有挑战,人生的乐趣或许就是强大的行动力。不断攀登学术高峰,也是清华学子的常态。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举办疫情防控期间首场在线学位论文答辩》 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平台

▷策划|航天航空学院研团总支 清华研读间

▷文字|彩虹金刚 空空

点击图片查看


考博经验、博士生活、博士感悟等相关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