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栽培技术在该领域已经非常普及,但容器基质栽培技术相对缺乏,还不成熟,有的还处于试验阶段。由于生长空间、根系生长和养分供应的限制等因素,容器栽培的单位产量将相对较低,将主要由家庭园丁和盆栽果蔬爱好者种植。集装箱养殖的重点不在于产量,而在于观赏价值、可维护性和食品安全等绿色理念。 一、容器基质栽培技术 容器基质栽培是以无土基质(营养土)为培养基,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及其它自动浇灌方式栽培的无土栽培形式。基质栽培可以减少土壤病害的积累和盐的破坏,避免土壤结构的退化,实现水肥管理的规范化。可更美观、清洁、绿色有机休闲采摘。 一种培养基的选择和比例 草莓生长基质应疏松、肥沃,不硬,并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有一定的孔隙度,良好的透气性,但保持水肥的能力也不差。草莓根系叶密度浅,水分蒸发对水肥需求强烈。一个好的基质能吸收足够的水分来保持植物的水分。 基质可选用多种原料,如国产泥炭土(东北泥炭)、进口泥炭与椰糠、珍珠岩与蛭石混合配比。泥炭具有很强的保水保肥能力。椰糠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疏松的渗透性,是可再生的;珍珠岩能增加通风透水率,改善通风排水,常用的是混合比。 推荐配比:泥炭40%、椰糠40%、珍珠岩20%、控释肥3kg/M 3。以上配方的泥炭和椰糠可根据不同地区和温度进行调整。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先对种子进行检测,混合基质的pH值为5.5-6.5,是最好的。 制备的混合矩阵,混合肥料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获得持续的草莓植物营养来源,促进草莓的健康成长,确保所需的营养草莓植物营养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和减少水和肥料管理的难度在后期。 2. 栽培后的水、肥管理 草莓根浅,怕涝,但苗期要有足够的供水;在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过程中需要适当的水分控制。水果生长时需要更多的水。总含水量不宜过多,以免根系生长不良,品质差,果实易腐烂。所用水的pH值约为6-7。 在草莓生长过程中,氮、磷、钾、钙是主要的营养需求,且磷含量较低。生长初期以氮肥为主,生长后需要钙、钾等微量肥料。在基质混合物中添加高氮、高钾、高磷控释肥料,如19-6-13,保证植株生长。后期根据植物生长发育和不同时期使用20-20-20、15-15-30等不同配方的水溶性肥料。 3.容器培养的光和温度 (1)光 草莓是一种喜光的植物,比较耐阴。在栽培设施方面,应在新建的模温室中进行草莓栽培,以保证草莓的光照。新塑料薄膜的透光率为85%-97%。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草莓的生长,使其枝干粗壮,叶片丰满,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和品质。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原因,冬季对温室的保温要求比较高,并且覆盖了1-3层的保温层,有的还覆盖了保温层的棉花,这样会大大降低透光率和照度。在一些地区,冬季多雨天气频繁,导致光照不足,草莓品质下降。因此,一些生产商将使用人造光补充剂。 (2)温度 草莓对温度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最适温度为12-26℃。当根系高于5℃时,就会开始移动。当温度在8℃左右时,会促进新根的生长。当温度低于-5℃时,会造成冻害。当温度低于7℃、高于33℃时,会阻碍授粉。因此,5℃以下的低温和33℃以上的高温都会抑制草莓的生长。温室内基质温度将比温室内空气温度高2℃左右,因此温度应尽量不低于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