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自古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曾诞生过著名的河姆渡文化,产生过四明学派、姚江学派和浙东学派,孕育了黄宗羲、王守仁、万斯同、全祖望、蒋中正等名家名人,地上、地下文物都非常丰富。在这样一个地方搞建筑工程,时不时都能挖出点宝贝来。 别人多喜欢瓷器、玉器、青铜器,苑贵珉却单单喜欢没人要的汉魏六朝古砖。那上面丰富而又古朴的画像、图案、铭文,让他从一个“半路出家”的建筑设计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苑贵珉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专注于汉魏六朝古砖的收藏家之一,所藏古砖数以万计。由藏砖到琢砚,他称得上是中国砖砚艺术的传承者与创造者。 45岁,在嘲笑中独自坚守 当时,古砖收藏是冷门中的冷门,全国也没几个人研究它。老苑像着了魔一样,工地上挖出来的古砖没人捡,连文物部门都不要,他却一块一块地往家搬。实在忙不过来了,出钱请人帮着捡。 连文物部门都不要的古砖,在老苑这里都是宝物。丰富而又古朴的画像、图案、铭文,让他为之着迷。 他的家弄得跟古墓似的,还有人出言相讥,叫他“砖头老板”。老苑不管这些:讥笑也好、挖苦也好、讽刺也好,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没有同路人,我就自己单干! 一边搬砖,他还一边四处查找资料,研究古砖的图案、文字、形制。汉魏六朝古砖上,很多铭文都是当时的民间俗字,看着跟天书似的。为了弄清楚那些铭文,老苑整天泡在图书馆,还向内行请教,反反复复地推敲、琢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攻克。 2015年,当老苑将工作室从绍兴迁往山海关的时候,带走的汉魏六朝古砖有35吨之多。这个数字,连国内的博物馆都望尘莫及。 50岁,在骂声中功成名就 这么多珍贵、稀奇的古砖,就这样放着太浪费了,于是老苑想到了用古砖雕刻砚台。不走寻常路的老苑,不愿意简单照搬前人的作品。他甚至要反其道而行之,捣鼓出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来。人家说古砖质地粗,不能雕刻太过精细的图案,应该走简约、古拙的路子,挖个砚池,打磨打磨就好。老苑偏不信这个邪,他要证明给人看:“别人不行的我行!” 仿西周觥形砚,取材于西周酒器——青铜觥,采用高浮雕与浅浮雕相结合的办法,将西周青铜礼器的神秘、威严再现于砖砚之上。 老苑的第一方砖砚是车马砚,在一块汉代砖面上,以浅浮雕手法,仿汉代画像,雕刻车马出行图案,并在车轮处巧妙地挖出砚池。作品完工后,老苑拍了几张照片,去古玩论坛发了个帖子,没想到引来一片骂声。 很多人骂他损坏文物、画蛇添足:“这么好的汉代画像砖,你居然在上面挖坑磨墨,简直是暴殄天物。”原来,他们都以为车马图案是汉画,只有砚池是老苑挖的。这一骂,可把老苑高兴坏了:“这说明我手艺好,能以假乱真。”人家在那头骂,他就在这头笑。 仿汉代西王母铜镜砚,取材于汉代西王母神兽铭文镜,巧妙地将铜镜的两面分解开来,呈现在同一个面上。 后来,他又创作了青铜镜砚,以战汉青铜镜为蓝本,借用铜镜背面纹饰,并以铜镜正面为砚池。发到论坛后,人家以为砖砚上的纹饰是把铜镜掰开了镶嵌的,又骂,老苑又笑。那段时间,论坛里的骂声几乎成了老苑的创作动力,成天琢磨着怎么弄个东西出来让人骂,稍微有几天不挨骂,心里就痒痒。于是,一件又一件砖砚精品从他的手里诞生。老苑的名声也越传越远,越来越响,大家都说他是中国砖砚第一高手。 老苑却说,迄今为止,能让他完全满意的作品一件也没有。总是会有些遗憾和欠缺,让他无法停下探索的脚步。哪怕好不容易做出了满意的作品,也只够他高兴两天,之后又开始挑毛病了。“我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不敢妄称第一。很多朋友说我的砖砚以假乱真,其实,我并没有完全照搬古代图案,其中加入了很多设计,还有我自己的一些理解。” 比如他的汉代画像砖砚,其中的车马图案就融合了多种元素:车马原型来自汉画,马头来自老苑收藏的汉代陶马,人物头部来自秦始皇兵马俑。不同时代的元素叠加在一起,却毫无违和感,反让人误以为真,骂声不断。当然,这跟他深厚的美学素养和出神入化的雕刻技艺分不开。 铜镜砚也是如此。老苑说:他的镜砚没有一件是完全照搬战汉铜镜图案的,每一件作品的纹饰,往往都包含了多件铜镜的元素。图案来自这个,铭文来自那个,甚至一件作品中,有四五种铜镜的影子。这些元素,在老苑的刻刀下完美呈现,无缝对接,诞生出全新的作品。它们继承而不抄袭,创新而不出格。 55岁,在山海关扬帆启航 2015年,老苑把工作室从热闹的绍兴搬到了渤海之滨山海关。这一年,老苑已55岁“高龄”。远离了经营多年的江南和长三角市场,也远离了好不容易打下的一片“江山”,老苑想定下心来回望这些年走过的路,总结功过得失,再蹚出一条新路来。 老苑的工作室在山海关,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四合院。 位于山海关古城的苑园,是一座新修葺的仿古四合院,雕梁画栋,青砖碧瓦,蓝天白云。“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时间不长,已有多位政府官员在这里吃了闭门羹:无论你怎么砸门,老苑就是不开。 老苑的砖砚作品,不是被收藏家买走,就是赠送给了朋友,他自己一件都没留。 大门紧闭的老苑教徒弟认铭文,打拓片,练书法,忙得不亦乐乎。他自己则静下心来,仔细回望这些年走过的路,审视那些让自己成名成家的作品,思索今后的发展方向。闲暇时,在院子里种种菜,逗逗兔子,养养八哥。他还打算养两只小狗,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偶尔老苑也呼朋唤友,品茶论道,烤肉喝酒,相谈甚欢。 雕刻砖砚不只是门手艺活,也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是老苑收徒的标准。 最近老苑正忙着和著名书法家童晏方合作,把书法与篆刻巧妙结合。以砖为载体,承载起深刻的文化内容,是老苑一直的坚持。他做砖砚有两大法则,第一是别人提供的砖不刻,第二是自己的下一个砖砚必须比上一个好。 诗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可太适合老苑了。他就是这样的一位君子,每日埋头于古砖和砖砚的世界里,无暇他顾。“你等着,过段时间,我会让你看到完全不一样的砖砚!”这是老苑的口头禅。艺无止境,在发展砖砚文化的路上,他走得义无反顾,甘之如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