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师开讲啦 | 水彩画与水墨画的诗性想象(一)

 思音图书馆 2020-03-12

         LLM'S WORKS        



公元前7世纪,自希腊取道埃及艺术范式而归后,奠定了西方的哲学与艺术体系

图中《阿格斯的波利米德斯》是希腊艺术家在研究并模仿埃及雕塑的样板仔细看其膝盖会发现艺术家开始更加关注膝盖真实的样子,所以加强了其形状刻画而一旦人们开始信赖自己看到的情况,一场真正的思想巨变也就爆发了

埃及壁画

伊西斯sis与已故哥哥

                      阿格斯的波利米德斯 公元前600年
 背负苍穹的赫丘利  公元前470年

‘和谐与理性’是最根本的古希腊哲学思想,如《荷马史诗》与《变形记》中的神亦和人一样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充满现实感的“人性”,全然不同于中国神话的玄幻离奇

哲学家柏拉图非常强调“物”的理念,他强调绘画努力去模仿“物”,以此有了西方对真实和真理的追求与模仿说在这个基础上才又衍生了欧洲的思想运动和科学世界,所以“真实”也一直影响着西方艺术的发展,古往今来西方艺术家不停的反思与探索他们观察到的“真实

直至照相机的发明,世界进入了图像时代,打破了“真实”艺术的维度和地位西方传统艺术开始重新思考绘画的意义,水彩画亦同样也在重新思考

油画   弗朗索瓦·勒穆瓦纳    赫拉克勒斯杀死卡库斯  

油画  于贝尔·罗贝尔  里佩达港

水彩  托马斯·吉尔丁 古希腊遗迹


Think

思考


当代水彩画是有很强即时性的,从早期的图像信息传达到即兴的创作草稿,以及写意风景画,都是以最快与最便携的方式即时表达艺术和记录想法

李利民  上海的早晨

水彩画也有很强的表现性,水具有丰富的性情和特性,这意味着可以制造很多的水趣、水情和视觉感观

李利民  上海·岁月如歌

基于以上两点,可以发现水彩画具有很强的本土性,似乎和中国的水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媒介、材料还是表现性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李利民 五渔村


吴冠中笔下的建筑


左:水彩画笔   右:毛笔

然后水墨画却与水彩画的发展有所不同 

水墨画讲求“意、力、韵、趣”四字,意排在了第一位而“意”的由来,早在道家老子的大象、虚静,《易传》的“意”与“象”,还有庄子的象外之象、“游心说“这些诗学思想中就可以看到意境的迹象,直到唐《诗格》正式提出“意境”一词,才正式确立了中国的艺术哲学观,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则又代表了“意境”美学理论的逐渐成熟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雄浑品味


二十四品



“雄浑”是二十四种诗歌风格的其中一种,寥寥几句诗中,把雄厚气魄的意境表现到了极致,气势已然跃于脑海中

因此中国画是意在笔先古人画景是移步画景,山行海宿于天地间,将自然的景色咀嚼于心后,意境与情绪到了再出笔

北宋范宽 雪景寒林图

《雪景寒林图》是范宽为寻求艺术突破,踏寻深山师法自然的代表作,他长时间观赏北方气势雄厚的山水,有感而发,对景造意,把心中的北方冬日山川雪后的壮美景象表现在了纸上画家通过纵向交错、密点攒簇的笔法表现了磅礴的山峦寒林,使画面充满了浑厚和典雅

在东晋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就道出了这种应目会心”的观察方式,这种方法是与西方求真的绘画方式全然不同的,更加注重于观察、记忆,而非对象写实和真实

因此在东西方的整个哲学和思想体系不同的情境下,造就了中西方观察事物的方式和美学思想的不同,也因此导致了水墨画与水彩画发展的不同

中国人与身俱来就有这种古典的基因,虽然我是用水彩画的方式去表现对象,但“应目会心”的观察方式才是我的主体观念画自己心中的感受,而不为客观的景物所束缚,象由意往,意随心动

在作品《忆龙泉山·雾起炉岙》中,我笔下预留天位,纵锋远景,横摆近岭,亦是要表现诗品中“旷达”的意境,其中的构图和用笔方式都是心中有预感和构置的
 

李利民  忆龙泉山·雾起炉岙

这背后的细思考究都是一场水彩和水墨的围炉对谈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历史契机让水彩画与水墨画能够走到了一起对话呢?

500年后

现代关系

倪瓒 寒林山水图

      1349年,倪云林握笔著墨《寒林山水图》,那种恬退潇散、气温骤降二十度的画作,想到的肯定不仅仅是笔墨的问题

同样现代主义之父—塞尚用水彩画上下求索,试图打破传统艺术的困境时,肯定也不仅仅想到的是工具上的问题 

他们没想到500多年后,西方通过水彩画的表现性与中国水墨中的意境建立了精神对话,在这个契机中,我们与世界共知同在,并相互催发着艺术的各种生机和生趣

这也是维新变法后水彩画迅速在中国推广开来的原因之一,通过这个画种中国也加速了对西方艺术文化的认识与交流,并同时反哺了中国的现代水墨

吴冠中、李可染先生早期就画了非常多的淡彩性的写生作品,最后海纳百川,促成了他的水墨画成就

水彩  李可染  甘肃炳灵寺

水墨  李可染 长征

所以当我们理解了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的不同点和共同点的深层关系后,也就了悟了只有双方通过诗性达成共鸣时才会迸发相互的理解合流与生生不息,绘画才能更达融
自然也就明白了:“一切艺术趋于诗,同样也趋于音乐和文学”

下一期我将举例细说一些水彩中不同的意境与诗性内涵的绘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