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性格,与先天生成的因素有关,也与后天所经历的人生有关。不同的人生,可能会让天生性格相似的人,发生不一样的变化,走向不同的结局。图片文字识别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就是一位前后性格变化非常大的女人。曾经,刘姥姥提起这位王家的二小姐时,满口都是赞叹之词:“……想当初我和我女儿还去过一遭,他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的,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惜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 从刘姥姥的这番话中,我们认识了多年前的王家二小姐。她曾经是一位“着实响快,会待人,不拿大”的千金小姐。这样的性格,给刘姥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她敢在二十年后依然敢找上门去的重要原因。 如果王夫人当时就是一副高高在上、冷漠无情的贵族小姐姿态,想必刘姥姥再难,也不敢求告到荣国府的门上。二十年前的王二小姐,是刘姥姥亲眼见到的;二十年后的王夫人,却是刘姥姥听见别人提起的,“怜贫惜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 “眼见为真,耳听为虚”,这句话在《红楼梦》中,再一次得到了验证。二十年后的王夫人,根本就不是刘姥姥所听闻的那样,而是变得冷漠无情。 当刘姥姥拉下老脸,找到荣国府求告的时候,王夫人根本就没有见她,而是让周瑞家的说自己在忙。事实上,此时的王夫人也没有在忙,只不过是到梨香院和薛姨妈说话去了。不管怎么说,王夫人还是转告王熙凤,刘姥姥“便是有什么说的,叫二奶奶裁度着就是了”。 王夫人对刘姥姥的态度,还算勉强能说得过去,但对于贾府中的下人,王夫人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服侍了她十几年的丫头金钏儿,因为和贾宝玉说了几句过激的话,王夫人就一耳刮子招呼到脸上,并且立刻撵了出去,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金钏儿投井而亡。 在后面的故事情节中,王夫人的冷酷无情,愈演愈烈。因为听说怡红院中有一个名叫晴雯的丫头,“妖妖乔乔,大不成个体统”,便立刻叫来骂了一顿,几天之后,又带着人强行撵走了病得奄奄一息的晴雯,还特意教导:“只许把她贴身的衣服撂出去,馀者好衣服给好丫头们穿”。晴雯死后,王夫人又命她的哥哥嫂子,“立刻送到外面焚化了吧,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 一个娇弱的闺中女儿,因为王夫人的冷酷无情,白白地葬送了性命。王夫人的人生,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她的性格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从爽利的王家二小姐,到冷酷无情的贾府二夫人,王夫人的人生,发生了一个重大变故——她最疼爱的儿子,她那个最有出息的儿子贾珠,因病而亡。关于贾珠的病故,《红楼梦》中只有一句很简单的话,“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在后文留下了很多疑点。 贾元春在宫中的时候,屡屡带出信来,嘱咐父母对幼弟贾宝玉,“千万好生抚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至父母之忧”;贾政打贾宝玉的时候,王夫人慌得顾不上书房里有人,一头就撞了进来,看见贾宝玉挨打,立刻就想起了贾珠,哭得肝肠寸断。 贾元春为什么怕父母管教贾宝玉太严?王夫人为什么那么怕贾政打贾宝玉?这一个一个的疑点,都隐隐透漏出来,贾府中曾经有一个前车之鉴,贾珠很有可能就是因为父母管教太严,挨了一顿打之后,才一病而亡的。 贾宝玉为什么挨打?是因为贾环在贾政面前告状,说贾宝玉“淫辱母婢”。这也隐隐透漏出来,贾珠的死,很有可能也与这件事有关。而且,鸳鸯在提起自己的小伙伴时,偏偏将死去的金钏儿和一个名叫可人的丫头,放在了一起。这个可人,很有可能就是导致贾珠挨打的原因。否则,作者没有必要忽然拉出来一个丫头,和金钏儿放到一起。 因为贾珠有了这样的经历,而被贾政打成了一场重病,直至青年夭亡。所以,这件事在王夫人心中,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使得她从此开始变得冷酷无情,尤其是对那些长得略有几分姿色的丫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