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村头那棵老树还在

 桃子的图书馆zt 2020-03-13


文:闲云谷主原创

老家门口有棵大树,一棵古老的核桃树。

爷爷说是他爷爷种的,本来有两棵,民国八年因为遮田砍了一棵。

苍老而孤独,犹如一本发黄的史书,树皮跟想象的年代一样黝黑褶皱。

爷爷走后,我去看望爷爷远嫁的妹子,我的姑奶。

九十多岁的姑奶已经认不出我,却记得家门口有棵大核桃树,就是这棵。

老枝横垂,仿佛一首无尽的乡愁。

爷爷的父亲生前最后的时光,就时常坐在这棵树下。

看老树春来花开,回忆一场场儿女佳期如歌;看中秋落果跳跃,如老树儿孙绕膝嬉闹。

老树的旁边是一条出村的大路,爷爷的小弟从这里走出去,参加了龙云的滇军。

顺着大路是源自大山的河水,汇集了后山的所有支流,奔向大江。

解放时,爷爷就是在这棵树下宣誓,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这棵老树高大耸立,枝繁叶茂。

活活一本家谱,记载了繁衍生息的脉络。

历代的大雪,重压的断枝口,刻印着古老的沧桑岁月。

遥想当年的艰难岁月,不知多少双饥饿的眼睛,等不得核桃脱青。

一年一度准时成熟的硕果,延续了流淌在我血管里的传承。

我想,我的基因里恐怕早已有了核桃的元素。

有一次,我站在老树下跟我哥说“这核桃树如果冬天不落叶多好”

我哥说“落叶树好,发芽、开花、结果、落叶,才有鲜明的四季”

“看冬季落叶的树,那叫赏骨”

从那以后,每到冬季,我就爱走到老树下,仰视这一树的傲骨。

凛冽的寒风吹来,那浑厚的歌声,是祖先的战歌。

鹅毛般的大雪里,那一树不屈的刚劲,羞得诗词里的翠竹都低下了头。

春天来了,老树也开花了。

花是淡绿色的,没有夸张的鲜艳,宛如军中迷彩巾帼,不是用来哗众取宠的。

老树一直屹立在那里,早已成了村子的象征。

放学的儿童,牧归的老人,回乡的游子,只要远远看到了它心里就踏实。

劳累一天的相邻,总爱坐在树下唠嗑。

他们说,“以前其它村子里这样的树还是多的。

只是这些年村民富裕了都新建房屋,养小车,所以建房修路砍伐完了”。

听着,心里就莫名的堵。

老树是一个村子的记忆,是祖先留下的活遗产。

那是沧桑的史书,是游子的乡愁,是落叶归根的坐标。

有人说“一个村的文化沉淀,看有几棵古树就明白了”

我赞成这种说法,你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